花吃了那女孩

花吃了那女孩,爱情糖果雨,Candy Rain

主演:陈泱瑾,辛乐儿,张榕容,魏如萱,吴立琪,高伊玲,莫子仪,林嘉欣,王心凌,路嘉欣,许安安,陈绮贞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花吃了那女孩》剧照

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1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2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3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4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5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6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13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14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15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16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17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18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19花吃了那女孩 剧照 NO.20

《花吃了那女孩》剧情介绍

花吃了那女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由四段感情故事“在一起很快乐”“不在一起很快乐”“不在一起不快乐”“在一起也不快乐”独立交错的演绎爱情的味道。《如果南国冰封了》中刚分手的小捷(辛佳颖饰)独自去台北疗伤,与高中就暗恋她的小Pon(陈泱瑾饰)重新开始,两个女孩在生活琐事中既有甜蜜也有争吵;《看不见攻击的城市》讲述完美主义的女料理师U(张榕容饰)被成熟女编辑(魏如萱饰)勾引,最终又回归一个人生活的故事;《梦见相反的梦》里执着爱情却要完成结婚生子社会责任的Summer(高伊玲饰)与痴情一片的女友Spancer(吴立琪饰)相约十年后再见,三年后Summer带着孩子终与Spancer重逢;《像花吃了那女孩》花心的Ricky(林嘉欣饰)周旋在前女友与现任女友(王心凌饰)之间,状况连连。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都会收到寄给Candy Rain的无名包裹,打开后又是什么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恋爱先生天罚我有特殊沟通技巧电视拍手者公开赛魅影天使艾美丽与马克·容森探索声音奥秘拼命三郎火龙对决二龙湖爱情故事无法拥抱的你波兰国度希尔达与山怪王心归何处持续可能的恋爱?~父亲与女儿的结婚进行曲~热血时代谜案童子护宝兄弟之仇热血勇士成真战神韩信无物申报奔腾年代第二季苍天之拳REGENESIS第二季太阳之子识骨寻踪第十二季黑塔利亚第5季一枝梅卧底

《花吃了那女孩》长篇影评

 1 ) 如果爱

爱情存在的形式有哪几种?

男欢女爱才是这个世界的永恒么?

我不是一个同性恋者,但我时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有时看到同性恋的话题,也会拿来和朋友讨论。

并不是为了刻意来评判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这个世界,我们都活在社会经验的阴霾中,无时无刻不被这个大染缸一遍又一遍的洗脑。

从小,我们便被告知,同性恋是不可以被接受的。

就像婚外情一样,不能提及,也不可触碰。

可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理念,是传统,还是社会制定的潜规则。

难道社会的潜规则便是我们必须奉行的准则么?

爱情无关男女,无关其他人,爱情只是爱情,爱情没有目的,也没有结果。

如果爱,就放手去爱,不要在乎那些是非对错。

无论男女,无论男男,女女,只要此刻你是幸福的,抛开那些清规戒律,只要你相信爱,如果你爱,哪怕只是此刻的幸福,也终究会化作永恒。。。

 2 ) 我好希望你也被美丽的鲜花吞噬掉

我更愿意你是以这种美丽的方式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消逝并不算是一个悲伤的词吧,我觉得我的心里坦然好多了,以为我总是想像着这个美丽的场景.我有看到了你的笑脸,但突然觉得有些许的陌生了.我正在接受你的离去.因为你那里也没有去,你只是被那朵美丽的鲜花吃掉了而已,你现在就是它了.你和他一样的美丽了,而且这种美丽一直可以保持在那里.我更愿意你是以这种美丽的方式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看到的好大好大的一朵红色向日葵,那是我买给你的吧,不是它还要大些, 红得一点一恶不刺眼,反而很安详,让人看了好安静,好想走进摸摸它哟,我们看着它,我们就会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我看着它我突然明白,世间最最珍贵的感受不是高兴,不是欣喜,而是从你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宁静, 再也没有任何焦虑,没有任何牵挂.躺着,就是躺着,坐着,就是坐着,奔跑,就是简单的奔跑.那种超脱真的是从未有过的愉悦,此时在这多大花前,伴着它的气息,我们感受到了,我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全身就只有心脏在缓缓的跳动,我的眼睛半睁半闭, 我的肌肉完全的舒展了.亲爱的,我们是不是到了天国?我希望你走进它去,你不是想走进它去吗?去吧,这不叫分离.我看在你穿这你最喜欢的小碎花裙子,拖着你的小拖鞋,蹦蹦跳跳的跑向它去. 亲爱的,不要回头,不要道别,这不是分离.我的眼前模糊了,全是向日葵那拥有麻醉力的红色, 连你的小碎花裙子也看不清了,我本能的想伸伸手试着拉拉你,但是没有用的,我的身体也不属于我自己了.我看着你, 你被花吃掉了吧, 它伸出看上去很柔软的花瓣,放到你可以跨上去的高度, 是不是很有弹性,踩上去肯定好舒服,你可以在那上面好好的睡个觉,再也没有任何的烦恼来打扰你了,亲爱的.连我也不会来打扰你了.不会了.在那里,你是不是会看到你妈妈呢? 她也被这花花吃掉了吧.花瓣在我的眼前慢慢的合上了,连同你模糊的笑脸, 你最后的一次真实的笑容了,全都模糊了, 模糊了, 尽管有你的照片,一切的一切都还是模糊了, 就是不要太真实了,太真实了我会伤心的.最好就是我晓得你已经在花花里了,但是我看到你是又觉得是那么的不真切, 这样最好了.那团火红包裹了你, 我知道你会在里面幸福的, 因为那花瓣好美好美,和你一样美丽, 和你的人生一样的美丽,里面有你的朋友,有妈妈,有一切你想要我却没能给到你的东西.花瓣合上了.就永远不会再对我打开了,但是我不会哭的.它接纳了好多好多女孩子,你不会孤独的,你也不怕孤独,因为那里很宁静很宁静,你不会再想到孤独这个词的.花瓣合上后,它有很很安静的站在那里, 等着下一个去向她求助的孩子.它的帮助是无私的, 你尽可以去寻求他的帮助,唯一的代价仅仅是离开这个令你伤心得世界而已.花吃了那女孩,但是也帮助它得到了真正的安静的世界.我看到这一切好高兴好高兴,我希望它不只是梦,我希望这火红火红的花朵是真实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打起行囊,奔向你.可爱的向日葵,你到底在哪里,是不是要我们丢到自己的性命来寻你呢?

 3 ) 看见自己的影子...

4个故事里面,喜欢第二个和第三个。

因为那个白羊座的小孩有些像自己,因为佩服那个叫Spancer的TT面对爱情的勇气。

也许,仅仅只是觉得这两个故事让我感觉特别真实吧…… 城市没有童话,真爱总是生不逢时。

我不是完美主义者,这点与U不同。

看着她一一整齐摆放成排的小勺和小刀,计算泡面泡开时间的自然,认真工作时的一丝不苟…… 看着U把5个吸管插进一排酸奶里吮吸然后自娱自乐,镜片后面眯起的双眼在思索,也许她也知道自己不知道到底该怎么面对以后和眼前这份爱情;看到小U对林铭冷冷地说[去抢银行啊,换我包养你]时,心有触动。

没看完这个故事就下意识已经明白了她们的感情结尾,注定走不了多远。

那条手机短信发出去了,U疲惫地摘下眼镜,像个婴儿一样蜷缩着身体睡去…… 有点心疼小U,她有骄傲的自尊心,但可以为爱的人暂时放下它,只是只是暂时。

白羊很容易被骗却也不好欺负。

她们从来都学不会伤害身边的任何人,如果真要这样做了,会比对方心里更难受更难过。

时刻保护自己,只是因为生存的迫不得已。

可爱的U,好茫然啊,世间那么多的爱情,要怎么样才能分辨出最完美又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呢?

两个镜头里两杯同样的饮料,沦为了物是人非的标签。

在人生里头,最困难的是选择。

上帝一定是把Spancer那份幸福给忘记了,她爱Summer,她对Summer百依百顺到甚至可以忍受所谓的十年后再继续相爱的约定。

爱的忘了自己,忘了自己其实也是普通的脆弱的人,忘了自己也离不开Summer的爱情滋润…… 她独自生活了3年,忍着对Summer的思念过了3年,带着3年的相爱回忆寂寞的活了3年。

她们曾那样疯狂热烈地爱着彼此,一起唱歌跳舞开心大笑,然后彼此分离…… Summer,没有Spancer的3年,你快乐吗?

又在同样的KTV房间里一起唱那首《约定》,不同的是Summer身边多了一个像Summer的小女孩…… 爱情没有死,只是让久未见面的爱人更加地思念对方。

可是,Summer已经不是Spancer一个人的爱人了…… Spancer,我感觉得到你那种痛苦,爱还是不爱呢?

Summer的丈夫同样深爱着Spancer深爱着的女人,三个人的人生有了共同的交点,共同的难题…… Spancer,请你坚强。

乱七八糟的事情那么多。

活着的人,好累啊;爱着的人,珍惜当下吧…… 这该死的爱情。

 4 ) 爱情是香格里拉的幻境。

电影放完了,我却想听《花样年华》,也许是因为吴立琪,但我并不喜欢Spancer。

陈绮贞的旁白,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列车外的风景,女孩飘散的长发,嘴角的笑,眼角的泪,错过的终点,这是我承受不起的曾经。

某个讨论,问喜欢的顺序,3124,原本期待林嘉欣的表现,却被我安排在最末。

NO.1 〈如果南国冰封了〉 小PON暗恋小捷,并且对她说,让我来照顾你吧。

“我的世界只有你,而你有的不只我一个,所以,我想依赖你。

”这是我为小捷加的心声,她知道PON是真的爱她,却不知道自己只是想找个人依赖,她可以像吻世间任何一个男人一样吻PON,却不自觉的排斥两人在公共场合的亲密关系。

她不是爱的懦弱,而是不敢直面不爱的真相。

她害怕寂寞,她发小脾气,她怪她照顾不周,她享用她取之不尽的爱。

PON想做小捷的那个她,而不是一根救命稻草。

如果他回来找你,你还会不会在我身边?

NO.2 〈看不见攻击的城市〉 任何人在拥有其诱人或充满人格魅力的面具背后,也都会隐瞒着他自己的阴影。

“是不是我太主动了”,林铭说。

不是,是因为U只喜欢触摸不到的爱情,就像那个啃苹果的女人,在电梯上把玩苹果、靠在广告牌边上、逛商店看东西,她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与U无关。

U低头含笑,一个思索之后,那个女人消失了。

她坐在咖啡店,发送了一条短信,一切便结束了。

整齐的排列硬币,放好椅子,就如她内心向往的洁癖的爱情一般。

碰触到空气的爱情,就已经开始腐烂。

U,你想去哪里寻找真空的爱情?

NO.3 〈梦见相反的梦〉 “Spancer,带我走好不好?

”第一眼看见SUMMER,我就喜欢上她了。

穿着黑色长裙,伴着音乐在昏暗的房间里肆意摇摆,她对她唱着约定,她对她说着约定。

只是三年,无法忍受的想念就被连根拔起,散播在KTV的空气中,她拿起话筒,她一句,她接着一句。

小孩在沙发上吃着糖果,Spancer的泪光突然让我感动,我是这个时候肯定这部电影的。

虽然不爱Spancer的形象,但不能抹灭她对Summer的意义。

她的快乐只有你才能给,这是Summer姐姐和丈夫的共识。

Please?

NO.4 〈像花吃了女生那样〉 Ricky的爱情世界总是充满暴力,像烟火又悲壮又美丽,这一定是报应,Ricky总是这么想。

寓意很好,表达不够。

单调的情节配不上深刻的言论。

爱情的暴力不只是这个女孩给你一拳,那个女孩给你一脚,而是充斥着自我伤害,你不断的在心上划了一刀又一刀。

甜甜的,苦苦的,酸酸的,辣辣的,涩涩的,麻麻的,刺刺的,凉凉的,冰冰的,傻傻的,痛痛的,开心的,悲伤的……太甜的糖会腻,苦苦的糖才对味?

林铭说U是被虐者,倒不如说Ricky有被虐倾向,她不爱甜,只爱苦,仿佛只有苦才能品尝到爱的美妙。

没有伤痛便不构成爱情,她是真正的重口味。

是不是我爱你,就要对你狠一点?

每个人都在追寻奇形怪状的爱情,每个人都在Candy Rain里挑花了眼。

你是为了充饥还是纯粹想赏味?

你是倾心糖的颜色还是糖的味道?

你是喜欢那张糖纸还是喜欢那颗糖?

你是忠于触摸的手感还是入口的口感?

 5 ) 花痴了那女孩——赤裸裸的反同片!

云一部不知所云的电影,就好比用这篇评的题目——这个骂骂咧咧的名字,去诠释电影本身那个神鬼莫测玄之又玄的名字。

牛头对马嘴,刚刚好。

电影分四段,据说很多人看完以后都不知道最后一段云的是啥,我恰恰相反,到最后一段我才恍然回过味来,敢情我还在看电影,不是在专心吃冰棍。

本着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我就从第四段开始倒着说吧,决不能让大家跟我一起一开始就不知所云。

四这一段的基调就是……不着调。

荒诞剧手法玩得半生不熟,但总算意思是说明白了。

两个女主角在整个段落里俨然就是两个拳击手,噼里啪啦互殴并打遍余下各龙套。

其实,拳击代表伤害。

爱情里除了天堂,还有地狱,两个人互相折磨兼折磨另外跟着瞎掺和的人。

两个女主角都是正儿八经在干架,一记左勾拳右勾拳还有漂亮的回旋踢,其实这都是爱情当中两个人互相折磨各自内伤的实体化表现。

即便是遍体鳞伤,最后还是要说我爱你,炼狱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刑法有多么严酷,而是这些痛苦折磨反反复复,无休无止——只要你还爱,只要你还心有不舍,互殴就会继续。

导演这么表现,相当于是用一种彪悍的方式琼瑶了一把。

用这种表现形式,一是确实好过讲些不温不火催人昏睡的故事——譬如这部电影的前三段。

二则这也是个拿奖的好手段,越悬乎的,越显得曲高和寡,就越让人想“和”,和了,你就是高人了。

据说这片果然拿奖了,第四段真是功不可没。

下面把四段合起来说,我为啥认为这片是个反同片。

这四个故事从一到四递进式地向我们宣传了反对同志的思想,首先第1.“女人不能靠男人养,女人更不能靠女人养,靠男人养有婚姻保证,不过就是面对漫漫孤寂生活,靠女人养,那你完了,你连未来保证都没有,对方随时可以扫你出门。

”从开始就先打击了部分找不到男人养,于是另辟蹊径的女人,使本就严重不均衡的TP市场更加失调,从而迫使更多的T没有对象,也就做不成同志,用告诫方式反对了同性恋。

第二段就厉害了,深入挖掘了同性恋的一个致命问题,就是性。

这段当中的T,是一个在家看心理书籍,在街上跟踪各色美女的色女,又无法享受女女XXOO,实在是纠结。

女同当中,特别是T,怎么满足自身作为一个正常女人的性欲,这是个大问题。

性欲得不到满足的人生是不健康的,由此证得,做T是不健康的。

这是个教育段落,教育大家不要做T。

第三个故事就更进一步告诉我们,即便是同志之间有很好的XXOO,但也不表示你们可以得到社会承认。

和男人结婚生孩子,是社会责任,就好比母鸡天生就该下鸡蛋,不下鸡蛋的母鸡就没有完成它作为母鸡的社会责任。

吓人不吓人?

你敢做同志不生孩子,那你就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那你就是世界的敌人!

先软语劝诫,再循循善诱,实在不行就恐吓!

导演真是用心良苦啊!

到了第四段,导演已经被自己的良苦用心逼到走火入魔了,欧阳锋一样经脉逆行,用正常人无法理解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了同志就是荒诞的根本主题。

题目的意思也相当明了,“花吃了那女孩”,花代表同性感情,看似很美很诱人,实则是吃人的东西。

意味着你一旦尝试同性爱,那你就完了,你这辈子就交代了。

以上过度阐释,完全是出自于愤懑。

一是我实在不明白,电影有那么多主题,为什么偏偏用同志主题来拍烂片,拍得同志看了不是滋味,非同看了误以为同志都这么变态,既毁人不倦又误人子弟。

那既然这样,你非要用同志主题拍烂片,我只好说你反同。

_______时光荏苒的分割线——————————2013年7月19日——没想到这篇影评到现在都还有童鞋在回复,甚至在下面吵得不可开交,有很多点赞的童鞋,LZ先谢过。

也有很多砸鸡蛋的童鞋一直没有得到回复,这好比一拳打空,臭鸡蛋没砸到我脸上,想必多少会有失落,作为事故始发地,我来回应一下诸位的鸡蛋。

其实09年有位童鞋和我探讨过这篇激愤的影评,以下复制粘贴,基本还是能代表我的观点,相对于分割线上的观点,虽观点一致,却更平和。

愿有缘人一观。

2009-01-26 16:02:16 书尺 (平生不堕青云志,一腔襟抱待时开)  2009-01-26 12:54:23 夜间飞行  所谓电影就是导演想法的表达,至于拍什么怎么拍都是他个人的事。

要所有涉及同志题材的电影都弄成反应同志生活,寻求理解,鼓励同志走下去的片子,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

就像《断背山》其实讲的是隐秘,在我理解《花》讲的是爱情,通过写意分段叙述让我们看到爱情的美好与荒诞,蒙昧与残酷。

陈丹青评《断背山》说的隐秘难写,我们远远不了解人性。

我想这部电影就像许多部电影一样只是导演关于人性的个人答卷吧。

         至于想看扫盲励志片的,请转朝廷台6套。

     ————————————————         to 夜      你说电影就是表现导演想法的东西,说得没错,不过我想,一切展露于大庭广众之下的表达都是从交流和展示出发,否则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私有化,譬如私人日记。

既然是交流和展示,它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了。

就像一本书,当作者在写它的时候,它只属于作者本人,可当它面向所有读者时,它就不再仅仅只是作者一个人的事。

     我并不要求所有以同志题材为蓝本的电影都“鼓励同志走下去”,相反,正如同你提到的,我也很喜欢的《断背山》,它压根就没有要“同志走下去”的意思,但是我们为什么依然乐于称它为同志题材电影的代表作呢?

因为它是言之有物的,是发人深省的,而不像《花》这样不知所云,惺惺作态。

     你说《花》表现了爱情的美好与荒诞,蒙昧与残酷。

我并不能说它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但我认为它确实没有很好地表达出这些深邃的思考,相反,它只是为了这个姿态。

表达美好与残酷和做出看似美好与残酷的姿态,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我之所以唾弃这部片子,一是从电影角度出发,因为它太过矫揉造作的姿态,实实在在是一部烂片;二是它以同志形式矫揉造作,故作深沉,让我不能接受,就好比假如导游拍了一部农村题材电影,而我恰好是一个农民,并且我深以为导游在胡说八道我们农民,那么我只能忍无可忍表示反对。

     谢谢你的留言,很高兴能和你交流,希望你能看到我的回复。

新年快乐。

 6 ) 告诉我你需要什么,然后我告诉你没有它你怎么活下去

昨天临时会议,几乎没什么准备,因为最近都在忙Overseas的报价和年终的各种报表,汇报Agents的时候,临场发挥了一下,居然被表扬“准备充分”,我脸皮虽厚,但是还是觉得脸上发烫;如果领导有看见,会以为是空调吹的也说不定。

老大说我和Candy:市场已经这样了,我希望你们要动起来,动起来知道吗?

散会后,Candy对我说:Livia,我这就把冰箱门打开,我自己先冻起来。

我先寒一个。

去年快到年底的某天早上一上班,给Wilson打电话:哥,我要看花吃了那女孩。

Wil说:台湾文艺片,看介绍是挺不错的,不过还没演,帮你留意。

前几天在QQ留言上收到Wilson发来的UU Bird链接。

很喜欢前三个故事,第四个故事实在太扯太矫情了,居然还有拙劣的特效就像恋爱地图About Love,为什么最后一个故事总是让整个片子显得虎头蛇尾。

相对于这两部片子,巴黎我爱你Paris, je t'aime ,就要显得格调统一格局合理。

最好的故事是用来收尾的,这个我想大部分人都同意吧。

就像你写字,做结的那句话一定要让读到的人觉得意味深长——即使大家都可能看不太懂包括你自己。

看了拉拉的故事,晚上做了很Sexy的梦,不过对象是一个没见过也看不清楚的男人。

小的时候对这样的梦,会很紧张。

现在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我有极其敏感的身体,梦境只是自我需要的潜意识层检视,就像男人打手枪一样。

身体总是容易被蒙骗的。

相对的。

对爱情的要求就太苛刻了。

但是这场命运对我的所有要求都很苛刻,我为什么不能只对这一件事苛刻。

这个问题的进退,一直是一场感性与理性寸土不让的地盘分割。

在电影介绍页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爱情存在的形式有哪几种?

  在一起很快乐。

  在一起不快乐。

  不在一起很快乐。

  不在一起不快乐。

  以上皆是。

单选还是复选还是无可选?

曾经经历过一段很长的恋情,比照来看,答案是全选。

好比一场精神厮杀,以及身体上互相的吸引。

完全掉进轰轰烈烈里面,好像全世界只有我们两个人相爱。

痛苦的不是因为参与了这场战争,而是其实把自身变成了战场。

昨天他说回来后中学的同学要见面,很多女生,问我你没关系吧?

我说你没关系我就没关系,我可以把你借给他们,但是你是我的。

笑。

还记得在关于Norman的文字里我大声喊着:谁也不是谁的谁!

如果我能早点明白,爱情不是用来被证明,被占有,被炫耀的,我是否可以少一些困扰。

又或者我不是误入歧途,只是必经之路。

年少的时候读到一句话:当诗人在舞台上大声的呼唤“啊,我的爱”的时候,真正的爱情却在台下拥着,默不作声。

我在MSN的签名栏写道:全世界都在比赛幸福的时候,我只要你默默的想念。

今天早上醒来,听到海的声音,拉开窗帘,高渺的无云的天空以及湛蓝的海面,浓稠的阳光厚厚的浇在对面的白屋顶,晃得睁不开眼,小白船水鸟般优雅的滑过水面,心情好晴朗。

如果还有什么奢侈的想法,就是想向后倚在他身上,和他一起看见这样的天空,这样的阳光,这样的港湾。

看完Candy Rain返回去看影评的时候,广州豆瓣: 瓜。

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有一句话说:如果现在还在等Mr.right的人,我建议你从身边做起,找一个Mr.no wrong。

多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即使我很想粘着,即使我很想你的心和你的身体都是我的根本不是别的任何人的,我会开始放弃霸道的爱情,做一颗柔软而温暖的棉花糖,透明闪亮的糖果纸,甜美的诱人的绽放。

这到底有多难,我想试试,我想知道。

 7 ) 《花吃了那女孩》导演陈宏一专访

《花吃了那女孩》导演陈宏一专访 来自:网络整理 |提要:从知名广告公司「意识型态」出身的广告导演陈宏一,拍过一系列司迪麦口香糖广告、五月天MTV等,其颜色浓烈的画面与充满概念的意象构图让人印象十分深刻,更是国内外广告大奖的常胜军。

从广告界跨界成功的电影导演不在少数,台湾有《医生》、《停车》导演钟孟宏,日本有影痴耳熟能详的岩井俊二,而陈宏一导演交出这部转战电影圈的作品,究竟会在影迷心中投下一颗怎样的炸弹呢?

一栋公寓、女同性恋的四种温柔缠绕 《花吃了那女孩》导演陈宏一专访 从知名广告公司「意识型态」出身的广告导演陈宏一,拍过一系列司迪麦口香糖广告、五月天MTV等,其颜色浓烈的画面与充满概念的意象构图让人印象十分深刻,更是国内外广告大奖的常胜军。

从广告界跨界成功的电影导演不在少数,台湾有《医生》、《停车》导演钟孟宏,日本有影痴耳熟能详的岩井俊二,而陈宏一导演交出这部转战电影圈的作品,究竟会在影迷心中投下一颗怎样的炸弹呢?

几年前的台北电影节播放了陈宏一的首部电影作品《不爱—情歌》,零碎的情节造成部分观众中途离席,致使陈宏一深深反省了自己的创作,并成为完成《花吃了那女孩》更接近大众、好看易懂的使命。

然而,这个剧本在申请辅导金之际并未获得评审青睐,值得反省的是,我们对电影应该是什 样子,似乎有了一些固定的想法,例如完整合理的故事、写实的场景等等。

但是,电影应该有固定的模样或功能吗?

应该遵循「说故事」的线性逻辑吗?

申请辅导金的标准好坏界线是什 ?

而电影,最初不就是一连串画面和声音的组合实验吗?

陈宏一对於电影应该如何带出意义、让人感动,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说:「我想让大家知道电影也可以是这样的。

」 2007年底,中国沙尘暴缓缓飘洋过海进入台湾,一个个甜蜜纠缠的爱情故事,关於两个女孩在一起的四种可能的形式。

此片延续导演以往视觉风格强烈的画面、以及对女性演员的喜爱,讲述四个在不同时间内发生於同一栋台北公寓的女孩爱情故事,她们都收到一个寄给「Candy Rain」的包裹,把爱情和甜美小巧的糖果在画面上温柔结合。

陈宏一原本的构想相当庞大,甚至出人意料地饱含政治意义,是台湾与中国的四种可能形式,全挤在台湾这块拥挤小岛上的隐喻。

这次的电影除了极吸引人的唯美背部全裸海报,更有台湾许多独立音乐女歌手跨界献唱、偶像演员林嘉欣与王心凌的加码演出,再加上网路作家原著小说的贩卖、和品牌服饰「I Prefer」合作,可谓开启了一条不同行销通路,更足见广告导演丰富的人脉。

从广告短片到电影剧情长片,这两种形式对於陈宏一来说有什 不同?

拍摄电影的目的,是快乐创作?

还是背负著沉重的社会使命?

陈宏一似乎可以是一个彻底摆脱八零年代新电影框架、九零年代国片低迷枷锁、甚至跳脱目前国片明显「说好故事」倾向的绝佳例子,用自己的资金,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本期《放映周报》专访由红色制作摄制发行的《花吃了那女孩》导演陈宏一,畅谈从风格发想到映演发行等创作历程,以及导演本身对於电影的独特看法。

导演在拍摄广告时曾经说过,画面设计是以「概念」来构想。

这部电影里有些蛮有趣的概念,譬如说匿名包裹、台北的同一栋公寓,这些概念是怎 来的?

陈宏一导演(以下简称陈):一开始拍这个片时,因为我们没有资金,要自己出钱去拍,所以工作时间就会在正常拍广告之中去找空档,因此它会是一段一段的。

前一年,已经做了一部段落式的电影,这次呈现出来则想把部份特质加强,所以让这些段落有一个比较强的共通性或是主轴在里面。

这一阵子,不管国内或国外都很多段落式的片子,我最喜欢的应该是奇士劳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它有一个很完整的关联性,中间就是有蓝白红、每个角色都在另外一段不经意地出现等等的设定。

那我在想,怎 样可以去突破这个东西?

既有一段一段拍的限制、又要让它很关联,有些人物不能串在一起,所以才想到一个房子,刚好这个房子跟最早的概念是有一个可以解读的意义。

最早的想法是,这两个女生是台湾跟中国之间的一个隐喻。

台湾跟中国彼此有一些民族或是文化的同质性,可是又分隔两地,彼此又可能互相有些爱恋、有些争执,好像两个女生,感觉他们是相爱的。

我觉得台湾跟中国就很像女同志一样,她们其实是有爱情在,可是在法律上却是不被允许在一起的,台湾跟中国在目前也是这种状况,虽然很多人想要让他们在一起,可是法律上还是不行。

是这个想法,发展到一个房间、四段故事,我们是租了一层公寓在那边拍。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四种可能,就是在一起很快乐、在一起不快乐、不在一起快乐、不在一起不快乐。

这几种关系本来想隐喻台湾跟中国的关系有四种可能。

我觉得这四种同时都是发生在台湾这个地方,因为在台湾里面的人,并不是百分之百大家都想要统一,或是百分之百大家都想要独立。

实际上这四种可能都存在於这个地方,所以想将这个状况呈现出来,所以用了一个公寓,在这个公寓里面,存在著这四种关系的四组恋人。

另外用了一个东西去让这四组人贯穿整部片,就是那个包裹。

一个包裹,只要送到这个房子给一个叫「Candy Rain」的人,可是这个人到底是谁?

并不知道,到最后第四段才揭晓。

实际上这跟我们拍片的方式会有关系,每一段的发展都按照顺序环环相扣,所以在构想第四段的时候,林嘉欣扮演的邮差把这个包裹交给她在路上看到的男人,他就辗转送到这个房子,用这样的方式把它们串起来。

这些都是我们在拍摄时觉得很好玩的东西,可是片子呈现出来,那些东西都是藏在里面,不见得会看得见。

最后呈现出来的好像政治讯息比较薄弱?

陈:政治化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要讲很大声,这样子才可以突显。

但是我觉得那样子整个片子的气质就毁掉了。

我们只希望让台湾跟中国的一些关系当作整部片子在2007年的一个环境,譬如说用了沙尘暴,因为沙尘暴是从中国大陆过来的,它会影响台湾的气候。

2007年香港回归十年了,所以用了酒,这个东西是有价值的,目前香港跟中国的关系,就是用一些物件把「2007年台湾到底是甚 状况」呈现出来。

导演从明确的概念,到具体的视觉呈现,中间有许多美术、后制的部份,这方面是怎 沟通进行的?

陈:我们实际上蛮取巧的。

我觉得一部电影还是蛮庞大的,要怎 让一部电影处处都很精彩,目前是我觉得比较难的部份。

可是,让四分之一部电影很精彩,是我们比较可以掌握,所以我们是一段一段去执行。

我们拍完这段实际上并没有想下一段会怎 样,我们只是把故事先做出来,执行之后我们会开始讨论。

依据先前的经验,构思下一段这个角色应该赋予她怎 样的画面?

怎 让观众看到第一段之后,得到一个怎样的情绪?

再给它一个怎 样的不同视觉感受?

这样一段一段做下去,我们一直在try一些不同的东西。

这样分段独立的方式,最后的呈现差别好像蛮大的,例如第一段整体来讲似乎比较写实,可是在第二段的时候,场景就非常的强烈(比如说黑白的房间、空气弹簧床),到第三段以后,又会有一些描写内心状态的镜头,而第四段感觉非常逗趣,比如演员直接转过头来对镜头说话。

这也是导演实验影像的一部份吗?

陈:我觉得应该是我们都还蛮开心的,就是都想玩很多东西,我们也不care到底一部片应该被定位成怎样。

我们觉得这段故事可以这样,到下一段希望变那样,一直在颠覆前面的东西。

在选定故事、决定顺序的时候,就已经先把那个感觉抓出来了。

第一段〈如果南国冰封了〉是先试图去碰触女同志那种乾净的、清纯的爱情,所以希望拍出像水一样的感觉,因此会呈现生活的切片和一些细节、以及感情微妙的东西,先把观众带进去。

可是,就大多数的人来看,他们觉得很没有故事、很琐碎。

第一段是很暧昧感情刚刚要开始的时候,第二段就开始往前进。

第二段〈看不见攻击的城市〉这个故事就是两个人想要在一起,可是一个人步调很快、另一个人却很慢,张榕容那个角色是一个很洁癖、很怪的一个角色。

所以他们在一起往前进的时候突然就不行了,於是分开。

至於空间就是要反应她的状态,因此是一个绝对的黑跟白、加上一张很怪异的床,她对於自己的感情是别人无法猜透的。

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是觉得想怎样就怎样,很少像张榕容这个样子,所以就以那张空气弹簧床做代表。

到了第三段〈梦见相反的梦〉的时候,觉得感情应该开始胶著,所以希望拍得像酒一样,感觉是很浓烈的。

到第四段,因为已经浓烈了,接著怎 办?

所以我们想拍一种很像烟火爆炸的感觉,那个感觉是「碰!

」爆开的。

这个故事、这个角色就已经很暴力、性格很强烈了,我们希望颜色是很浓烈的,有一些革命的气息,所以把毛泽东红卫兵、切格瓦拉的海报放进去。

我们觉得这一段应该要很有革命的感觉,包含拍摄手法,它就不需要写实,她可以对镜头讲话、工作人员可以穿帮,就是都可以。

工作人员扮演的那两个骂脏话的流氓妹妹也是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实际上有很多东西是原来剧本是没有的。

所以也有很多即兴的部份?

陈:我们拍片会有一个简单的剧本,可是在每天拍完之后会跟摄影师、工作人员、副导一起讨论,演员表现跟我们设定的到底有什 差距?

我们每天会修正,如果感觉到这个角色好像少了什 ,下次就想办法再加一些新的东西,隔天再去拍。

应该是拍片的时候拍太快,下一个时间还没到,想著该怎 办?

是不是要玩些什 ?

然后就开始就玩。

也有一些后来没有用到的片段,就把它放进部落格里面,实际上还是蛮多这种状况的。

导演刚才提到一开始的概念是把两个女生之间的感情作为台湾跟中国大陆之间的隐喻,可是最后呈现出来的时候有一个包装,就是用「在一起快不快乐」这几种可能的方式区别开来,好像会引起观众去投射自己的经验或是认同,甚至去选择。

可否谈谈这部份?

还是这是导演原本没有预期的?

陈:其实我们原本没有预想到太多,我们原本想的就是我们要去拍一个片,我们要在2007年把这片子拍出来,然后提出这个台湾跟中国的概念,内容就用女同志的这个故事。

一开始就是这样子,也没有想说要包装,但拍完之后放给一些人看,就会很自然问他们「到底你喜欢哪一段?

」每个人讲法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第一段、有的喜欢第三段。

每个人因为他自己对电影的喜好会有不同的回答,蛮有趣的。

同时每个人也会对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看法是出乎意料的。

经过讨论之后,想了一个叫做「爱情pH值」,可以突显每个人的个性和选择。

两个人因为某种原因在一起,我们可以去分析不同的个性有不同的爱情pH值,可能一个是酸性的、一个是碱性的,当你们可以调和的时候就可以在一起;可是如果是偏酸性,就会产生其他的后果。

用这种方式去激发观众的好奇,譬如当他做过心理测验之后,他可以去分析自己的感情、可以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印证他跟片子里面的角色是不是有某种类似的东西。

我们希望在片子之外,去产生一种有趣的活动,而不只是片子本身。

这些故事是以导演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作为剧本的原型,也请了一个作家专门写电影小说,又特别是作为台湾跟中国之间的隐喻,这样女女之间的关系,就导演的观察跟一般的男女异性恋有什 不一样吗?

陈:我不是女同志,所以我不太完全了解。

就我观察到的,第一是女女感觉起来非常美,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她们的感情是很强烈的,甚至比异性恋还要更强烈,这让我一直想要找出原因,藉著拍这部片子去了解、去认识的一些事情。

拍完呈现出来,问过一些看过的人,他们觉得女女跟异性恋实际上都一样,就是爱情。

所有异性恋会发生的,女女也会发生。

比较有趣的是,第三段的故事在探讨为甚 一个女生会想要离开她的女友去结婚?

结婚十年后她还要回来跟她在一起,到底是什 样的原因,让她愿意再回到女女的关系?

我觉得女女之间的情欲和男女之间是不同的,是男女无法呈现、无法达到的。

在第三段,我们试图呈现女女的性爱,这故事是说(当然不是全部)性爱是让这个女生经历过双性的关系之后,她会选择跟前女友在一起。

不只是情感上的,也包含欲望,女女可以是满足两个人的。

身为一个男性导演来拍女同志的故事,您怎 看待自己在一般观众与女同志之间的中介角色?

陈:我觉得这个很好玩,为甚 我周遭有这 多女同志?

为甚 我喜欢合作的工作人员都是女生?

我自己去分析,我觉得可能每个人身上都有男性跟女性的成份,而我刚好内在女性的成份还蛮大的,所以我觉得女同志很好沟通,算是朋友。

我会想去拍这样的女性、这样的题材,会想看很美的女生,我觉得一般观众应该跟我一样,他们如果说内在里面有男性的成份、也有女性的成份,应该都有可能会喜欢这样的题材。

您拍的女同性恋外表也很特别,除了第三段有比较明显的T婆之分,在其他的几个段落里面,比如林嘉欣,她虽然演T,可是也是一个比较偏女性的T,或是不分,第一段和第二段也都是不分,为什 会这样安排?

陈:实际上我们在工作、在找演员的时候,就在思考为什 一对女同志一定要是一个T、另一个长头发很漂亮的?

为甚 一定要这样?

周遭的朋友实际上有很多对,两人都很漂亮,而且在一起。

再回到最早我们对关系的定义,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当其中一个人对你释放出爱意或是关怀,另外一个人一定会接收到,不管是两个女生或者是异性恋,你自然会有爱的东西回报给他。

所以我觉得那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对把她分成T跟婆。

讲到选角的部份,为什 后来会选择林嘉欣跟王心凌这样的组合?

陈:在前一部片,就是《结婚》那一系列的时候,有放给林嘉欣看,她就跟我们说如果以后有类似这样短片的机会可以找她合作。

就是说不那 商业,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的机会,她觉得还蛮想做的。

我们拍完第二段的时候就打电话找她,说我们想要拍一对女同志,你要演个T,有三个女生都爱你,然后她一口就答应了!

有了林嘉欣之后我就想说,该有什 样的人去搭配她?

这个人的个性应该是很强烈,就是强酸性的。

另外,我觉得观众都很想看到一些演员的不同面向,所以我们故意颠覆林嘉欣清纯美女的形象,就是把她扮成一个T。

所以我们就想说,现有的偶像明星,哪些可能会有这样子的机会可以去打扮她?

跟工作人员讨论时,大家就是提到王心凌,然后刚好因为一些工作人员的关系,她有在看我们拍片,因此选了王心凌跟林嘉欣。

其他角色的部份呢?

比如,张榕容激情戏的那个镜头是特写,而她也是您从小就拍过的演员。

陈:张榕容接到剧本的时候,她就问我说那一场自慰戏会拍到什 程度,她要裸露到什 程度?

她care的只有那一场。

我说我也不知道,要看你要到什 程度,我只觉得整部片子应该要有一场戏去呈现她心里的欲望。

后来因为这样,我决定不要裸露,但要很强烈,有点像王家卫的《堕落天使》,有一场戏是李嘉欣躺在床上抽菸和自慰,镜头在她的腿附近,只看见她的手在动,没有裸露,可是感觉到自己在挑逗自己的欲望,表情、肢体都要有那种感觉。

她知道不裸露后就很放心。

我们还讨论到到底女同志在自慰的时候会不会叫出来,尤其是她比较像一个T,T在自慰的时候会不会叫出来?

或是说,T会不会自慰?

这样的问题我们问了很多人,有人说T绝对不可能自慰,因为T不太认同自己的女性器官;可是有些人又说,T还是可以自慰,还是可以有高潮,兴奋时还是会发出声音。

这个问题一直被讨论,我觉得这还蛮有趣的。

魏如萱的音乐给人的印象是个很甜美的女生,为甚 会想把她塑造成一个寂寞OL的形象?

陈:因为我觉得这个角色不应该太美,她也不应该只有干练而已,她应该还是有一些奇特迷人的地方。

这迷人的地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声音,讲话的时候可以把一个小她十岁的女生吃住,所以声音很重要。

魏如萱就有这样的特质,她的声音很特别、讲话很好听,之前我们常常找她做广告的配唱,她每次来就化了一个妆,但讲话又是那种娃娃音,最主要是被她声音吸引。

另外在配乐和旁白的部份,都请了相当知名的独立音乐圈女歌手,旁白甚至请了陈绮贞。

音乐这部份,导演想要追求什 样的气氛或是感觉?

陈:我觉得应该就是很爱玩。

电影是一个视觉跟听觉综合,就过去的理论,听觉这部份实际上可以独立,我在思考的是如何让音乐变成一个很独立的、又可以让你玩味的东西,所以我在音乐就下很多功夫。

这又要回到我上一部片子《不爱—情歌》,那是六段故事,我一直想把做唱片的方式转化成一个电影,因为唱片有所谓概念式唱片,用几条歌去串成一个概念。

我想电影也可以这样做,用几个短片串成一个概念,然后用这几个短片跟概念唱片结合。

《不爱—情歌》是一部这样的电影,但一般观众会觉得这跟他们理解的电影很不同,所以在《花吃了那女孩》这部片里我要再去证明一些事情,即如何把这样的概念包装得再商业一点点,可以让大众觉得电影实际上也可以是这样,就是故事跟音乐结合。

所以,每一段会有一首歌,但是到第四个故事〈像花吃了那女孩〉时一首歌已经没办法代表那种爆炸的感觉,才用了大概七八首中港台不同乐手的音乐放到这里面。

您刚才提到放映给其他观众看的时候,有些观众会觉得不像电影?

这部电影虽然是长片,可是它其实也是四个短片的组合。

这和导演之前的MV、广告经验,然后跨界到拍电影有关吗?

比较大的差别是在哪里?

是说故事吗?

陈:我觉得之前拍广告跟MV银幕就是这 大,可是电影出来是那~ 大,这个是很不一样的。

譬如说我们后来在做后制的时候,在银幕上看到很多穿帮,但是平常在这 小的萤幕里面是看不到的,在大银幕却都看得一清二楚,我觉得这是很大的不一样。

可是,拍摄过程是一样的;在内容上,我觉得电影说故事真的不是很重要。

我觉得电影是怎 样去打动看的人内心的东西,你要有什 样的故事、什 样的安排让观众进去看了之后,可以碰触最内在的一些东西,我觉得这个是最难的。

如果是说故事,我觉得很简单,可是看完就没了。

我想让大家看到电影也可以是这样,当然说故事还是很重要,但那是要你拉进电影的,我想做的是在声音上、剪接上、视觉上,这样拼凑是不是跟平常看电视的经验不太一样?

我觉得如果达到这一点就还不错。

在台湾的市场和环境之下拍片、加上观众对国片的既定印象,您有面临很多困难吗?

陈:我不知道,因为我就是自己出资。

另外,其实我们一直不循著正常的方式去做。

我们原本也想说,拍完就是找人家看,有机会就上片,可是真的碰到很多的钉子,最后我们就自己发。

我们现在做的很多行销方式,都不是一般发行公司会做的。

比如说,办音乐会、摄影展,搞什 爱情ph值、在You Tube上放预告片,都不是一般的方式。

我觉得拍这部片没有什 困难,是拍完之后才有很多困难。

片子拍完之后才发现,我们之前有一些东西没有搞得很清楚,所以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比如说发行的时候,因为我们对电影圈不熟,所以也碰到了很多陷阱、浪费了很多时间。

上一部片《不爱—情歌》,因为是在台北电影节,我想观众应该有一定的接受度,可是实际上大家对於一些比较实验的东西、比较个人的、比较不讲故事的,有部份的观众是不能接受的。

后来才拍了这部片想去解决这个问题。

我希望能拍一部片,让所有的人坐在观众席里面,可以从头看到尾,就是这个使命让我完成了这部片子。

虽然那个故事还是有些复杂,可是怎 样在二十几分钟里面,把一个故事用还算有点风格的方式讲清楚,然后让人看得蛮开心的,不会觉得沉闷。

您本来跟电影圈比较有距离,现在进入电影圈之后,对於台湾电影圈目前的状况有什 看法吗?

陈:我觉得为甚 会自己出钱拍……。

广告训练让我们很容易掌控资金,有多少钱就用这些钱在时间内拍完,所以虽然我们自己出钱,可是并没有到负债。

我觉得台湾电影像是个圈圈吧,还蛮封闭的,譬如说我曾经去投辅导金,然后面谈的时候自我介绍,那些评审就说他们听过我的名字。

他们问我:你知道为甚 广告导演都拍不好电影吗?

他们认为广告导演是没办法把电影拍好的。

还问说:你有什 方式可以去拍电影?

我说我觉得影像创作是训练你利用工具让观众想看,而广告跟MV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可是很不幸就是,他们不认同广告导演可以拍电影,所以就没有拿到辅导金。

一个片子一定要做到一个程度才可能有一定的票房,或者是几十万几百万人会去看。

平常一支MV一定要吸引到几万人,可是你一部电影,票房好的话,可能一两万人,或者更少。

电影有一两万张票就已经算是很好的票房(笑)。

我也想自己证明一下,我有没有能力拍好一部电影。

可是,现在好像越来越多不一样的人开始在拍电影,像周杰伦,也有好几个广告导演也拍了电影,像钟孟宏。

我觉得这会让台湾的电影有越来越不一样的面向。

已经有下一部片子的拍片计画了吗?

陈:因为这部片是讲台湾跟中国,下一部片我想处理台湾未来会怎 样(笑)。

虽然目前都是想法而已,但已经在弄剧本,有四个女生,其中一个贯穿另外三个,另外三个是代表未来。

一个是对未来没有希望、一个是对未来充满希望、一个是对未来不知道怎 办,就这样原地徘徊,不过这四个女生就不限於是同性恋,她们可能是异性恋。

因为我还是觉得女生很美,还是想谈女生,还有真实故事那种很真实的、活生生的题材是。

这样的模式我还想延续下去,所以我找了一样是真人真事,找了四个女生,我要谈她们的未来。

最后,请导演推荐放映周报的读者一个非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不可的理由。

陈:女生的话,应该从小到大多少都会接触过女女的,不管你看过、接触过,周遭的朋友应该都会有女女的经验。

如果想对这个有深刻的接触的话,你可以来看。

对男生的话,你想看美女的话,就可以来看,想看美女都应该来看这部片!

(完)

 8 ) 我不知道的【爱情】

两个人之间,感情没有变,只是被时间搁浅了的话,就会习惯于现有的生活,害怕做出改变,被家庭羁绊。

等,抑或约定,全是遗憾。

这是我知道的爱情,或者是不知道的爱情。

我最悲悯的是summer的感情。

我只是喜欢那种恋恋的感觉,可是却又怕了分离。

summer说,她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结婚生子,十年后再相见。

可是不一样了。

每天的鱼儿是要固定地待在每天的透明杯里的。

或许她们在一起,不快乐。

或许同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一直欣赏着,并隐隐地觉得有些心悸,看到她们的感情,居然可以像看男女爱情篇一样痛哭流涕。

有测试说我是双性恋。

或许是吧。

我只是已经习惯了他,我从来没有过她。

或许在一起真的是快乐的。

或许是不快乐的。

我其实就是想要你在身边,或者妳。

【她每天那么忙,都没有空陪我】这是她的话;【他每天那么忙,都没有空陪我】这是我的话。

其实我真的无所谓,只是想要有个人陪。

无论同性还是异性的爱情,不过都是这么回事吧。

于是我说我爱你我爱妳别为我浪费掉了所有的糖果因为我本身只不过是一张漂亮的糖果纸而已用完就丢掉了

 9 ) 少些精彩多些遗憾 之 花吃了那女孩

四个故事我喜欢第一个最不喜欢最后一个拍的太乱了只有视觉上的冲击不像前面那样有情感去品味整部影片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

 10 ) 女人就是花和糖

我是颗糖果想要给你吃 甜甜的酸酸的 如果你吃了就会爱上我 不会辣不会苦 ——魏如萱四段小故事,都发生在台北一座老旧公寓里如果要按喜好度排个顺序那就是三二一四iso还是不去踩里面演员的演技和故事情节了太多人作过品论女生之间的爱情描绘出来本来就不免失真受点质疑是理所当然iso反倒觉得如果你没有对这种爱情心存偏见就不必把这部电影的题材看作是另类编剧导演都年轻都很唯美电影华而不实就随它吧怎么也图得个视觉享受有人很为林嘉欣惋惜说剧本真的会毁了一个人iso就觉得是王心凌这种搭档才毁了林同学哎!

电影的企宣还用她们做噱头连个海报都是她们两个人独占不过原本就不应让该她们演的iso倒是喜欢里面的U和小pon一个闷骚 一个阳光但都是那种忍不住要亲近和依靠的人除了画面还有讨好iso的配乐演出旁白是陳綺贞,完全对味的声音演绎配乐有張懸 何欣穗 王菲 魏如萱 黃小楨 陳珊妮 彭靖惠 五月天 Tizzybac 青峰 甜梅號 草莓救星...哦,还有my little airport!片头片尾的mv其实也很棒的电影原声有iso喜欢的对白“我就是你要的那一颗糖果 有一天 你会发现 除了我 再也没有别人 就算你再拆开多少糖果纸 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真的还比电影本身耐人寻味。

《花吃了那女孩》短评

有道理,不深刻

3分钟前
  • 不爱吃甜品女士
  • 还行

音乐不错 有些镜头很来感

6分钟前
  • 阿佘
  • 还行

口区!

11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很差

小资,自恋,对拉拉无爱

14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推荐

女孩子和女孩子的爱。

18分钟前
  • 竹生
  • 还行

台湾有那么多LES?

19分钟前
  • 申正经
  • 较差

本来觉得名字有趣才看得,光开头字幕就让人心头凉了一半,从画面到字幕,简直就是MV啊。。至于电影更是少女漫画,配乐独白,娘啊,受不了了。台湾电影特别会制造噱头,然后拍得超烂,连电影都算不上

2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很差

“去抢银行啊,换我包养你。”

25分钟前
  • 知名灯厂厂花
  • 推荐

还不错

29分钟前
  • yangya
  • 推荐

花痴了那女孩…这也算电影?超长版MV吧…不知所云…多给一颗心给林嘉欣,还是比较喜欢她的外形…

30分钟前
  • YvonneSSM
  • 较差

2.8星 拍的很小清新啊...其實前三段的故事裡都有不錯的點跟鏡頭,台灣拍起來還是很美。只可惜,為甚么最後一段顯得無比做作呢?為了林嘉欣看了這片之後有點小後悔。

31分钟前
  • 大佑
  • 较差

一群喜欢的音乐人,一部不那么喜欢的电影。

34分钟前
  • 圈圈
  • 较差

花很美.

35分钟前
  • n.
  • 推荐

第三段還算ok。。。。

36分钟前
  • 三七
  • 较差

第三段很不错,可以单独拍片

37分钟前
  • UYDE'eo
  • 推荐

垃圾

40分钟前
  • 眠去
  • 很差

啊啊啊啊正妹啊正妹啊好多正妹啊!!!棒脸蛋+好身材+萌衣裳=我爱台妹!(泪目)点名表扬张榕容,混血娘T太有爱了!我是来看MV的,丢掉情节不管单看气氛情调还是很nice的,搞的就是小布尔乔亚,就是矫情了,怎么着吧!

42分钟前
  • 竹或子
  • 较差

最后一个故事不太喜欢 ~商业化恩

44分钟前
  • 墨迹的小蘑菇
  • 推荐

第四段真的是败笔,不然至少有9分

47分钟前
  • 树洞没有回音
  • 还行

至少你能看的下去

51分钟前
  • hysteric_blu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