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5日。
安徽合肥长江电影院。
地心历险记3D。
影院的3D电影?
40块大洋,当时电影院刚从低迷的环境慢慢升温中,但是40块钱的票在我们这基本属于天价,虽然是3D,但是没人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3D电影,大家的对3D电影的印象停留在那种免费送给学生票的3D电影非常小任务3(就是免费送电影票,家长带孩子到了电影院,再欺骗家长和学生买15元一幅的纸质红蓝眼镜,其实效果很差,属于一种骗钱的手段)抱着好奇的心理,去看了人生第一部影院3D电影(说的是在电影院看3D,香港迪士尼的米奇幻想曲虽然也看过……),第一部剧情其实也满简单,但是在3D的加持下,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接连看了闪电狗,飞屋环球历险记等高价3D电影。
其实后2部迪士尼的动画大作以现在来看都算伪3D影片了。
怎么也找不到地心历险记那种感觉(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不算什么强片)。
地心历险记当时在我心中播了一颗种子。
直到阿凡达……全国人民犹如排队买盐一般“疯了”,就想现在买IPHONE4一样,看阿凡达那叫时尚。
什么?
没看过阿凡达,3D你都没看过?
你OUT了?
当时赶热闹的人把真正想看电影的人挤的没处躲。
于是3D火了,管你什么片,动作的科幻的动画的真人的通通3D,连苏乞儿这种2D片,都要夹杂5分钟的3D场面……不可否认,阿凡达和3D把中国的电影产业带上一个新的高峰。
言归正传,带着上面所说那一份情感,2012年2月10日,地心历险记2,万达IMAX3D(2008本地还没有IMAX厅,甚至到阿凡达的时候也没有IMAX厅,本地第一部IMAX厅所放的影片已经是变形金刚3了)。
从布兰登费舍到巨石强森,这2人个人觉得半斤八两。
影片本身的类型谁来演问题都不大。
但是身为续作,在IMAX的光环下,甚至还不如第一集,剧本?
OH,SHIT,更烂!
很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比如亚特兰提斯,说几十年沉没,几十年又浮上来……那岛上的生物沉入海底难道不是死绝了,难道再次浮上来直接就有生物了?
还是它们都能在深海存活?
关于那些生物的大小也没有说明。
巨石为什么怕蜥蜴?
按照剧情所说亚特兰提斯沉没和浮起很多次了,既然每次城市都完好无损,这一次凭啥就整个亚特兰提斯就彻底毁灭了。
有一句话说的好,和商业片较真,你就输了……我承认我彻底输给这部片子了。
回来说特效好了,纵观整个影片,不知道是近年来3D大片看多了还是此片特效真的不咋的。
那种架空式的仙境场景我甚至觉得和《画壁》里的场景不相上下,有一处那种黄色螺旋式的植物,明显就是纸扎的。
而且电脑CG和真人之间融入感很差,回头看看《金刚》和《猩球崛起》都比此片强。
优点?
还是有的,带个胆小的“美眉”片中还是有3-4次怪物忽然出现的场景,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懂的。
吐槽了半天,都是源自于心中的第一部3D。
但是这一部剧情充满了矛盾,完全没有逻辑的儿童片实在是烂的掉渣。
续作整体不如前作又没有新意本身就是杯具。
很难想象如果不是IMAX……它就是一坨……片子最后告诉我们第三部是:从地球到月球。
穆罕默德释迦摩尼耶稣一起保佑第三部永远不会面世吧。
真主保佑阿弥陀佛……阿门。
上一部是地心游记,这部是神秘岛外加海底两万里。
估计导演是个凡尔纳迷吧。
这是部适合全家一起去观看的电影,瑰丽的热带风光,华丽的特效,略微带点幽默的情节对话,生动的人物形象,趣味的冒险,小刺激小紧张,就是为全家总动员而拍的电影。
熊孩子肖恩收到密电,再次踏上探险之旅。
雇佣直升机通过风暴进入了壮观的神秘岛(金银岛)。
这里违反了正常的生物概念,昆虫、爬行动物巨大无比,大象则成了渺小的弱势群体。
先躲过巨型蜥蜴的追杀,再通过遗失的亚特兰蒂斯,骑着蜜蜂躲过雨燕的袭击,找到尼莫船长的鹦鹉螺号,逃离金火山喷发导致的陆沉。
12年的特效已经发展的不错了,瀑布火山的远景看起来还是挺似模似样的,最后的陆沉岩石有点粗糙。
适合带着孩子的家长或者凡尔纳迷观看,喜欢重口味的可能不适合。
毕竟这是部合家欢的电影。
2023年3月3日18:37:58精彩好剧,美国人也许就是沉浸在游戏,影视娱乐,饮食的快乐之中!
真是精彩非凡,沉闷烦躁的心情顿时消失了!
《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Journey 2:The Mysterious Island)是布拉德·佩顿执导的动作冒险电影,为2008年电影《地心历险记》的续集,影片改编自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的经典小说《神秘岛》,由道恩·强森、乔什·哈切森联袂主演,于2012年2月10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肖恩接收到来自神秘岛屿的求救信号,这个信号与他失踪的祖父息息相关。
肖恩决定去神秘岛一探究竟,但母亲的男友竭力阻止他,因为传说神秘岛有许多未知的危险。
肖恩一意孤行,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母亲的男友只好陪同他前往,与他们一起去的还有飞行员父女。
凡尔纳迷什么意思?
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
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还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1] ”。
[2]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751种 [3]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法语作家 [4] 。
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5]影片的观看体验十分愉快,但是也几乎可以立即被观众抛之脑后。
(《娱乐周刊》评)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合家欢影片,不需要期待什么深刻的内涵,只要享受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以及巨石强森和迈克尔·凯恩之间的插科打诨就好。
(《今日美国》评)该片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电影,但是确实可以令观众享受到充分的愉快,而且两位主演也十分令人喜爱。
(《芝加哥太阳报》评)影片虽然没有任何精巧的设计,但得益于演员们的化学反应,还是比前作有趣了许多。
(《帝国》杂志评)类影片从来都只需要关注其视觉效果:影片开场十分精彩,但是随着影片的发展就越来越显得业余了。
(《纽约时报》评)该片那种将剧情塑造成加强版《幸存者》真人秀的手法让人不能不觉得浪费了凡尔纳的创意。
(《好莱坞记者报》评)该片中所有的动作场面都用得是令人痛苦的慢镜头。
(《华尔街日报》评) [12] 电影《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情节热闹,但是故事不够扣人心弦;创意新鲜,但是画面不能过目不忘。
它只是一部典型的快餐电影,即使有3D助阵,也不会大热。
该片没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拼接痕迹明显,只能顺着影片安排的线索看下去,而一旦对某处衔接多加思考,对故事的怀疑就会打断情节的顺畅。
该片在画面上也不能超越3D新时代中的其他伟大作品,把凡尔纳先生的作品拍成了一块鸡肋。
(《国际在线》评) [14]
很久前看的,之前抄写过一些语录,顺便写上来 想把妹 你必须学会三件事 第一:不要听从你的直觉 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可以 直觉会帮你 唯独把妹时不行。
所以要完全背道而驰第二:你要开诚布公,贴心温柔 女人不要男人高大威猛 像我这样的腹肌 她们要有思想有感情 又能了解她们的男人 女人要一个有灵性的男人第三:抖胸式爱协奏曲
我是以成人的角度来给这部电影打分的,所以不敢说客观,只能提前表明很主观。
如果以八岁年龄以下孩子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可以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相媲美,没错,是媲美。
孩子喜欢看剧情简单粗暴一些的电影,成人由于成长经历复杂一些,说话都绕个弯弯,自然不喜欢一根筋到头的电影。
悲剧的是,这部电影就是一根筋,你看开头如果想不到结尾,估计得去医院检查一下脑子是否健康。
神秘岛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竟然一点不神秘。
那里有一个漂亮的树屋,一座古老的城,还有几只放大版的动物,然后就是强森抖动的肌肉,以及铁汉柔情一把的自弹自唱。
本片与成人开了一个玩笑,它告诉这部电影是一部有关神秘的电影,所以,当你从中找不到神秘的时候,它笑了:看,被骗了吧?
这时,你会会心一笑,确实很神秘,不然,怎么会买票进场,与小屁孩们争座位呢。
电影基本没啥剧情,所有的一切都直来直去,它无时无刻都在给你智商上的优越感,让你不时地生出即使换我拍,也不会这么差的强烈感觉。
台词生硬,角色无趣,3D也不惊艳,连怪物都那么没创意。
可是孩子们会这样感觉么?
他们会不会感觉比人还大的怪物好有型,能够骑着飞的蜜蜂好有爱,那神秘岛真的存在么?
孩子的世界是狭小的,再多的童话故事也填不满他们那块未经开发的内心。
一切有色彩的幻想的画面都会给他们带来新奇,比如无料的这部电影。
换了我们则不同,我们看了太多的动画片,太多的动作片,太多的科幻片,太多的3D片,太多的卡梅隆。
电影里的一切,有心人甚至都可以八出它来自哪部电影,与哪部电影相像,借鉴了哪些场景,等等。
我们的内心已经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各种各样的新奇或无趣填满了,成了一座金字塔。
除非有更新奇的东西出现,不然,很难再往金字塔上添一块砖。
话又说回来,一部电影的主演是道恩·强森,一般人都应该提高警惕,这部电影不用看也估计好不到哪里去。
一个三流演员担纲主演的电影,在卡司阵容上就先输了一阵,至于整体就更难说了。
所以,看片有风险,买票须谨慎。
如若不如意,千万别客气。
地心历险记的第一集一直听说还算不错,但到现在还没看过,倒是这部第二集先找来看了,主要就是冲着“巨石”强森去的,一直都比较喜欢看他演的电影,从刚出道的时候演的“蝎子王"的两部电影,然后就是《丛林奇兵》、《以暴易暴》等一连串以展现其强壮肌肉为主的简单粗暴的电影,其后虽然这位WWE出身的职业摔跤巨星,虽说还是以出演动作电影为主但是他的戏路也逐渐的拓展到了喜剧领域,相继出现了《超级奶爸》和《牙仙》之类的作品,然后就是这部冒险、奇幻题材的电影。
在一座只存在于奇幻小说中的"神秘岛"上,面对着层出不穷的惊喜,强壮如牛的强森也显得相当的无力,在这里有一只手就能拿在手中戏耍的大象,噩梦般犹如恐龙般凶残而庞大的蜥蜴,当几位演员骑上蜜蜂的后背享受飞行的快感,但很快便又陷入被战斗机般大小的鸟类追杀的亡魂直冒的绝望中。
导演布拉德·佩顿所呈现的画面,以及他利用各种技术和布景所呈现的神秘岛的场景,让我感觉越来越像吕克·贝松的《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中的景象,只不过是把动画人物换成了几位真人演员而已。
故事中的几位演员,一路有惊无险的通过了重重考验完成了一次美妙的探险历程,几个演员也各自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圆满情感,皆大欢喜的结局唯独的遗憾就是没能将岛上遍地的黄金带出来多少。
还算不错的电影。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饥饿游戏》中的那个算是男主角的小子:乔什·哈切森在本片中也担当了比较重要的角色,看来这小子今后的星路一片坦途啊。
3D电影于我一直以来是一日三餐中任何一餐,一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好的故事结构与情节,巧妙的镜头语言,亦或是新技术的应用 ,像是IMAX与3D技术,一部好的电影采用3D摄像及拍摄及后期制作,会增强视听语言和观众互动的机会,但现实告诉我,有时并不是这样。
我之前没有听过《地心历险记》这部系列的影片,巧合的是,前两天在网上淘电影看时下载了这部电影的第一部,带留下时日慢慢观看。
两天之后的几天,和两位兄弟就巧合地看了这部电影的第二部地心历险记之神秘岛。
恰逢又一个情人节的临近,院线里充实着爱的味道,纯爱电影恰逢时机抢占位置,而我们三个好基友在一番抉择后还是奔着3D而来。
可能是新鲜感,在这部片子开演前,还幻想着像詹姆斯卡梅伦那样带着我们畅游奇幻世界,94分钟之后,剧院里回响着多时像这样的评论:“真TM的坑爹,还不如去看谍中谍4呢,这65花的真冤啊!
”大家这么想,也许是给这部片子最好的观后感了吧。
像流水账一样的剧情,几乎看不见这部影片的高潮点究竟在何处,而且3D技术也屡有出彩之处,故事更是平淡得像一碗白水。
说实在话,科幻,冒险类的电影,既然你打着3D电影的旗号,那你自然要给观众一个交代,不然你拿什么去保证你的票房。
这部片子的确烂点太多,我已无力吐槽,实为一部不折不扣的烂片,电影想要Hold住观众,还是要在故事创作上下足功夫,但是今天的这部3D作品,如果我是一位评审,这部片子绝对是不合格的,如果视其为大学里的一张考卷,那这位同学早就挂科了,如果换成时髦的话说:“亲,这门课您要重修哦,不包重修费哦,亲!
”奉劝那些做电影的人,不要紧跟时代潮流,有时候少了特色,少了踏实的内容,有时间那,多在本子创作上下功夫吧!
《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是部坑爹的电影。
我是说它的名字,片名里的Journey直译过来是旅行、旅程,这个系列的第一部确实讲的是地心历险记, 这第二部却跟地心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以至于出现了两种人导致票房缺失:一类人以为这不过是上一部的狗尾续貂而兴趣乏乏,第二类人就是冲着续集去的,却在看完电影后到处大呼上当,又给这部本就评分不高的电影增加了坏口碑。
不过对于25岁以下的目标观众来讲,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有迪士尼的优质偶像、《歌舞青春》的女主角瓦妮莎·哈金斯和从《勇敢者游戏2》一路演上来的乔什·哈切森搭档,再加上3D冒险电影的因素,进影院的理由已经足够了。
老戏骨迈克尔·凯恩的加盟并没有给这部电影增加更多分量,这不是《沉静的美国人》(2002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更不是《双雄智斗》(1972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这不过是部青春肥皂剧而已,迈克尔·凯恩在片中的位置着实有些尴尬,演得太严肃显得滑稽,太过轻佻呢又有损自身的形象。
倒还不如饰演瓦妮莎·哈金斯父亲的路易斯·古兹曼,本来就是坏蛋和丑角专业户,在影片中自然是无可厚非地担当起了搞笑的角色,还时不时恰到好处地温情一把,十分讨人喜欢。
克里斯汀·戴维斯的出现是一个惊喜。
我们对《欲望都市》里那个总是绷着一根经,一把年纪还满脑子幻想的夏绿蒂·约克实在是印象太深刻了,这个形象从1998年《欲望都市》的剧集开播以来一直陪伴我们直到现在。
但这一次,克里斯汀·戴维斯很务实地把自己拉回到47岁的真实年龄段,不再刻意装嫩,而是安心地演一个17岁孩子的母亲。
虽然戏份不重,但本真的演出让人觉得她还是那么美,而且是从一个美丽的花瓶式的形象升华到了一个四十多岁女人应该有的内在的气质美。
其实“巨石”道恩·强森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他一概以往的硬汉形象,在这部电影里努力扮演一个不那么刻板的继父形象。
但他并没有放弃一身腱子肉的身体优势,以至于在教授继子肖恩求爱术时加入了抖胸肌的桥段。
尽管他和迈克尔·凯恩之间的插科打诨显得有那么些矫揉造作,但这并不能抹杀强森自身的喜剧天赋。
尤其是在树林里宿营的那一晚,他弹起了尤克里里琴(一种尺寸极小的夏威夷四弦吉他),即兴演唱了一曲改编了歌词的爵士名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
一句“大手弹小琴”的自嘲,几句调侃迈克尔·凯恩的歌词,加上有些促狭的表情。
完全和《速度与激情5》里那个FBI资深特工联系不到一起。
导演佩顿能让强森在影片里发挥地如此淋漓尽致,确实对他是十分了解的,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说道:“他一个人光凭动作就能挑起整部电影,更别说加上他无可挑剔的喜剧表演和无穷无尽的个人魅力。
我想借这部影片让观众彻底体验道恩·强森的方方面面,因为他的表演面面俱到。
”至于影片本身,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
虽然第二部无论从美术设计上还是从视觉效果上,都要比第一部好上太多倍。
但就跟美国《娱乐周刊》所说的那样,“本片的观看体验十分愉快,但是也几乎可以立即被观众拋之脑后”。
玩深度玩内涵显然不是片方想要努力的方向,于是他们把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了营造感官刺激上,于是观众们看到肖恩一行五人穿越丛林甩掉巨蜥,深入海底智斗电鳗,骑驾大黄蜂躲避雨燕的袭击……这些有如电子游戏通关的情节设计,加上亚特兰蒂斯遗址、喷射黄金的火山等等令人震撼的场景,恰如其分地打造出一部合家欢似的电影。
如果某个休息天你和你的男女朋友无事可做,或者孩子吵着要出去玩的话,去看看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选择,千万记得买爆米花套餐,没有比这部影片更适合边看边吃些垃圾食品的了。
对了,去之前请把你的大脑留在家里,带脑去看这部电影,一定会看得很痛苦。
最后再说说影片的名字。
看这部电影最后留的扣,貌似第三部要改编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
按照现在的翻译思路,可以预测一下第三部的片名《地心历险记3:从地球到月球》。
这将会是一件多么令人分裂的事情啊!
完全没有理解故事的主题或者什么,基本上变成了一部儿童动画片一般,3D效果几乎没有感觉到,周围全是小孩子唧唧喳喳的声音,毫无主题的结束了全篇电影,令人失望啊
一直很喜欢神秘岛这部科幻小说,对孤岛求生这种套路的作品一直情有独钟。
觉得主人公克服各种困难,历尽艰险逃出生天的过程让我心驰神往。
这部电影的开头说真的挺有趣的,先是为了美女上了一架破烂不堪的直升机(一看就是为了冒险做好铺垫),接着遇到了龙卷风到达了神秘岛,岛上的风景说真的挺美的,说是多年以前沉没的亚特兰蒂斯遗址,为这部分风景也算没白看这部电影了,毕竟这是整部片里最出彩的地方了。
这个岛的生物都特别大,连蜜蜂都可以当马来骑,当然这都无所谓,因为可以感觉的到制片方的敷衍,很多地方一笔带过,在无聊的小鸟追逐战中浓墨重彩的描写了半天~最后找到尼莫船长的潜水艇鹦鹉螺号逃出正在沉没崩塌的神秘岛~讲真~全片除了岛上的风景没啥记忆点,剧情全是水~没干货~打发下时间可以看看~
甚至不比第一部,从始至终都毫无紧张感的“冒险片”。
大怪物都没出现就完了!还搞那么史诗的配乐!吓唬谁啊。
不错。
整体来说还算不错,亮点是海中的飞机——鹦鹉螺。
属于儿童片,对于15岁一下足够了,标准的探险片,情节一平到底,景色美轮美奂,人物搞笑可爱,看完就完。
场景蛮不错
完全是小孩片子。。太幼稚了。。唉。。画面很漂亮
比第一部差很多,片子漏洞百出,内容乏善可陈,
第一次在IMAX厅看3D电影,四星全是给特效的,非常敬业,几乎没有可以摘下眼镜看的镜头……剧情就算了,概括起来就是“快快快我们去下一个场景!”
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精彩,似乎情节也平淡了许多,也许是期望值太高吧,还好没去电影院看3D版。
假,太假了!拍摄也找好点的地方啊。 儿童片,3D效果还不错
无限向往
完全为3D观影而拍的影片,大蜈蚣和电鳗两段,真是非洲老汉跳高——黑(吓)老子一跳。集合了幼时钟爱的三部名著《神秘岛》、《金银岛》和《格列佛游记》的精华,难道单部的改编无法满足观众的节奏需要么?
高于期望 笑点颇多 光殿翻译也各种亮"我要hold不住了" 抖奶強森太雷人 剧情也是各种穿 KFC爷爷你之前确定没演过夺宝奇兵么 拉仇恨妥妥的 大光明居然有45块的3D电影票 又重温了一下第一部觉得2的画面上去了但剧情确实弱爆 卡机2秒也只能凑到90分钟片长
除了特效,真的很一般。
本来就没指望过剧情,不过这电影有剧情吗?各种胡扯有木有?还是老版的地心游记好看啊!这一部实在闲的无聊了可以看看的,毕竟颜色很鲜艳明亮,3D的效果会很好,如果不是3D就没太大意思。
蛮好,就喜欢热热闹闹看风景
2222222222222222222222!!!100多年一沉,怎么会有那么多植物动物!上次沉没怎么没毁掉亚特兰提斯!!!扯!!
好看,虽然有很多不合理
下一部看来要去月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