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自豪与荣耀

Pride and Glory,非法警戒(港/台),光荣战警,光荣与骄傲

主演:科林·法瑞尔,爱德华·诺顿,乔恩·沃伊特,诺亚·艾默里奇,詹妮弗·艾莉,约翰·奥提兹,弗兰克·格里罗,谢伊·惠格姆,蕾克·贝尔,卡门·艾乔戈,曼尼·佩雷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8

《自豪与荣耀》剧照

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1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2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3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4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5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6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13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14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15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16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17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18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19自豪与荣耀 剧照 NO.20

《自豪与荣耀》剧情介绍

自豪与荣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纽约警署,泰尔尼家族声名赫赫。老弗朗西斯·泰尔尼(强·沃特 Jon Voight 饰)创下无数丰功伟绩,在黑白两道皆有很高声望,他的儿子小弗朗西斯(诺亚·艾默里奇 Noah Emmerich 饰)、雷(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以及女婿吉米·伊根(柯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 饰)也同样在警察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某晚,正在参加橄榄球比赛的吉米突然得到噩耗,他所负责的辖区发生枪战,数名警员中弹身亡。在父亲的鼓励下,雷加入特别行动小组,开始追捕相关疑犯。 在调查过程中,雷发现越来越多疑点,进而察觉吉米、小弗朗西斯甚至敬爱的父亲都可能牵涉其中。正义在这一刻染上污点,雷的调查之路也充满曲折和危险……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健康全裸系游泳部冷风吹过流浪猫鲍勃消消气第二季电锯少女血肉之华盗走达芬奇怪兽联邦调查局:通缉要犯第二季工作细胞BLACK阿比盖尔之谜爱久弥新12勇士古宅棒棒的幸福生活怪奇物语第四季饼干老师星星糖鬼视频勇往直前诡替身肖邦:爱的渴望狩猎游戏车在囧途富翁的诞生谜案追凶华泽尔·古米治第一季等锅开巴黎皇帝贼胆儿雄心本地人拉查西

《自豪与荣耀》长篇影评

 1 ) 以他者的眼光去看待电影

电影中的人物就好像所有的影评一样,分成两派,一派如同egan一样,认为这个电影夸夸其谈,很装,因为他们很实际,如同egan认为他一年的薪水才6万5千美元,而tezo一天就能弄到这么多,他觉得这不公平;另一派如ray,对荣誉看的则更重,因为信封正义、秉公执法让他获得的荣誉使他感到自豪,虽然egan和tezo都相信一些东西,但一点不等同。

有些人活着是为了看到自己的内心,而有些人活着只是为了看见自己的双手。

然而荣誉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尽相同。

ray的父亲作为一个声名显赫的老警察,他对荣誉的理解则是对于家庭的保护,对于警察界的名声的保护,而ray,对于荣誉的理解则是立足于自身,为的是让自己获得真实的自豪。

 2 ) Pride and Glory

据说Edward Norton的这部《自豪与荣耀》从很久以前就开始筹拍,筹着筹着就遇上了911。

因为本拉丹,美国人民都愿意相信美国警察拥有优良的品质,这和如今的他们把奥巴马当成大仙来拜是一个道理。

当然愿意相信是一回事,究竟是不是又是另一回事,我婶就是一个警察。

不过尽管我婶是个警察,毕竟还是我婶,如果是叔可能就有点危险。

偶尔家里人聚在一块的时候就能听一些新警察故事,大人们一边劝我入党一边说这些新警察故事。

这种讨论本身就很不符合逻辑,因为警察局就是我们党开的,而他们说的警察故事又不是成龙演的那些锄强扶弱。

当然上海的警察们犯不着和《自》里说的一般黑,因为扶持他们的党也可能在背后捞钱。

听说《自》的剧本在911以前还要黑,乌漆么黑。

但是这些写电影的又要靠观众吃饭,说得太黑还怕濒临奔溃的人民大众不买账。

所以我也知道《自》很难,一方面说的是警察不好,一方面又想着不能把警察说的太不好。

我一直相信Norton是个有本事的人,那是因为我老看人好的一面。

观影者大多是从一名演员最好的作品入手,像Norton的《美国X档案》、《搏击俱乐部》、《一级恐惧》,但他也接了许多不让人称心的作品来养家糊口,这样说总好于说Norton的事业已经走了下坡路。

Norton在《自》中的表现无愧中规中矩四字,也是因为被阉割的剧本无法发挥Norton的能力,回头再看前面列着的三部大作,无论哪部都能把Norton衬得掷地有声。

尽管整体够呛,但还是有几场戏让人印象深刻的。

一是Jimmy拿电熨斗烫孩子那场,那时候他要是真烫下去我也会信,但是下一秒他放下孩子说这仔很靓的时候我又回过神来说这是一个有家室的警察。

二是Jimmy最后被Norton绳之以法,路遇暴民,被乱棍打死的场景。

觉得那场暴动的效力发挥的再大一点更好,不一定要乱到什么程度,只不过觉得场面上的渲染没做到家,最后只落到Jimmy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处上。

或者说纽约毕竟是个治安水平一流的连飞机都不敢撞的城市,在这件事上,国防总统布什先生功不可没。

想被突出的警察世家的挣扎也好,没落也罢,都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为整支警察队伍都是这样,谁还在乎这个小家。

打小老师就教导我们要舍小家,为大家来着。

在影片末端,Norton和Jimmy放下警徽和佩枪,在酒馆里结结实实地干了一架,像男孩子们小时候的厮打。

男孩子后来都长大了,有人当强盗,有人当土匪,当上强盗本来就想到自己可能是个坏人,当上警察没想到自己竟一不小心也成坏人。

相关作品

美国X档案 (1998)8.51998 / 美国 / 剧情 犯罪 / 托尼·凯耶 / 爱德华·诺顿 爱德华·福隆

搏击俱乐部8.7[美] 恰克·帕拉尼克 / 2009 /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一级恐惧 (1996)8.51996 / 美国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格里高利·霍布里特 / 理查·基尔 爱德华·诺顿

 3 ) 如此

挺搞笑的那种不平,本来这里都是因为你我他而堆积起来的圈子。

所以何必呢?

基本上我认为这是一个跟无间道一样的环境素材。

本来是以为在金球奖典礼上柯林·法瑞尔获奖的那个片子,才看这个的,电影的手法很好,故事也不错,整体还算精彩。

 4 ) 自豪与荣耀

看完电影后让我终于明白派X所和X局百思不得其解的无耻行为是在干嘛。

就我所看的电影里,这部是揭露警察内部最直接和负面的一部电影,而且并没有太多的说教和批判态度,因为大家都是一家人,自豪与荣耀才是始终的主题。

其实不只是警察这个应该执行法律和正义的职业,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自己的自豪与荣耀,不然落得Jimmy的下场也是自然而然的。

 5 ) 自豪与荣耀,差一口气

自豪与荣耀是个选择题,放在爱德华-诺顿面前,A是正义的使命和职责带来的自豪感,B是警察家族立在悬崖边上的荣耀,他们都是那么必要,于是这个选择成为一个残忍的游戏,非A即B,没有两全其美,没有中间路线。

看片像做爱,时间久了,G点会变得麻痹,眼看着故事由前戏到高潮,循规蹈矩,中间换了几个熟门熟路的体位,没找到刺激,反而感到无趣,假装出来的几下呻吟,听起来像是敷衍的叹气,没有兴奋,只有疲惫。

《自豪与荣誉》,是一部令人疲惫的电影。

本该折磨得人撕心裂肺的选择,其实无非是编剧教材里冷冰冰的一二三四,如此如此,无论爱德华-诺顿怎样的做出苦大仇深的便秘表情,无论一干警察与匪徒怎样狂飙脏话,都无法令人兴奋,我只是无动于衷地躺在沙发上,看着时间流走,泡了杯茶回来,哦,该到高潮了,两警察的绑架戏和爱德华-诺顿与科林-法瑞尔的逮捕戏,热闹的两条线合拢,以坏警察科林-法瑞尔之死做了句号。

boks说这片儿怎么看都是一普通美剧的水准,而我觉着这是一稀释到两个钟头的美剧,疲惫无趣的编剧无辜地用了无数个FUCK来填充时间,假装亢奋。

他们甚至不惜做出煽情的表情,一副“你看,谁都有苦衷不是”的样子,尽量的让故事周折,尽量的让人物立体,而周折不是跌宕,立体不是饱满,架势对了,功力不到,功力到了,敌手的功力更强,到头来,还是差了口气。

怎么说呢,不给劲,扁塌塌,软绵绵,提不起,立不住。

问题不是循规蹈矩,而是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你看,《摔跤王》不也就是一比琼瑶高十段的煽情戏么,做得熟练到没什么刻意使然的痕迹了,照样感动人。

《自豪与荣耀》其实不赖,只是看起来太规矩,规矩到呆板,连导演自己都打趣说“本片和《洛城机密》的差别是故事发生在纽约”。

看了不嫌多,不看不遗憾,大概是这么回事儿。

 6 ) Pride and glory非剧透随便写写观后感(上)

1.在一个不懂规则的人眼里,橄榄球比赛就是打群架。

2.现在相信了,会西班牙语确实可以方便找工作--在美国。

3.Ray这西班牙语说的…第一句问好/自我介绍,第二句直接就是Do you speak English?唯一的不同是他的警察身份更镇的住人,不会有人跟他抢话说,羡慕。

Hablo un poco...4.收回上一条,Ray西语说得不错。

Ray和目击者兑着英语说了半天,我就听懂了一句--不过是最关键的一句:Si。

瞬间案情急转直下。

5.综合之前看片经验,貌似被“赶出来的”男主经常会搬到船上,老爹都会心怀鬼胎的来慰问一下,在某种程度上坚定其想法,以推动剧情发展。

CD1看完,CD2待续。

P.S.演Fran的演员身高有195?

目测比185的Norton高不少。

 7 ) 一般的警匪片。

一般的剧情,一般的套路,一般的结局。

如此多一般的元素构成一部很很很一般的警匪片。

或许曾经的training day,血溅13警署等电影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了,这部思路套路跟这些电影很接近的影片不能带给我什么感受。

爱德华诺顿本身是个很有特点的演员,我个人认为适合演一些沉默,低调但又惊人力量的角色。

这部Pride and Glory把他塑造成一个警察,我觉得太没意思了,还是从前的搏击会和面纱这样的觉得适合他。

一言而尽,这片不行。

 8 ) 真实的好电影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是自春节长假以来这么多天里,自己第一次在电脑前花去两个小时,而觉得物有所值,不至于后悔当初为什么选择电影而非睡觉来打发时间。

真实的故事,到位的表演,不错的内涵,拥有这些,对我来说已经是好电影足够的条件了。

关于评论就不多写了,只是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理由就是非常真实。

两场戏让人印象深刻。

其一是快结尾处退休老局长与Ray的争吵,为维护家庭的地位与完整,坚持了一辈子职业道德的老警察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荣耀与尊严,反过来劝儿子以家族利益为重,和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一个退休警察局长不会为了利益、金钱、名誉而去毁了自己一世的英明,但为了家人,他却会不顾正义、名誉、所有一切,只是想着怎么把自己的每个孩子都保护好,怎么把他们捅出的娄子给一一补好。

殊不知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他们有自己的善恶判断、他们也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其二是最后,两名警察在超市中抢劫,结果引起天怒人怨,被平时受尽欺压的黑人们团团围住攻击的镜头。

看这段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去年一度非常流行的“俯卧撑”一词。

这就不多谈了,影片毕竟是影片,无法做到高于生活,所以最后总是要拨云见青天的圆满。

当然据说还有另外一个结尾,我想导演不妨也可考虑考虑我们有中国特色的“俯卧撑”式幽默,加上这个结局成了皆大欢喜的喜剧岂不更有意思?

爱德华·诺顿在剧中的表演也是亮点。

自《格斗俱乐部》就有的低调孤独气质与内敛风格,外加一点智慧与幽默,与这个在家族中排行最小、最有天赋,被爸爸宠坏而又有些理想主义的警察Ray形象非常相合。

略显细腻单薄的外部形象,也让他在一堆硬汉警察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反而映衬出了作为独行者、少数派强硬的一面。

当然,影片也并非全无缺点。

比如反面角色塑造的过于疯狂,几个涉黑警察有些脸谱化。

脏话连篇、行为夸张不说。

好歹也是地方上的老江湖了,还和黑道素有往来,居然需要费这么大力气,这么多人开着车在街头乱撞,甚至不惜队长出马用婴儿做要挟,才问出了凶手所在。

而几年都没好好工作的Ray,居然轻轻松松就从一个街头小混混那里同样搞到了地址。

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不管这么说,这是一部真实风格的电影,瑕不掩瑜,值得细看。

 9 ) 杂感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部容易让人接受的电影。

130分钟的片长,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间部分西班牙对话翻译的缺失,以及纪录片一样冷静的叙事方式。

如果不是为了看糯顿,我想我肯定撑不到结尾。

影片开始是一场激烈的橄榄球赛,两个警局之间的较量,冠军是Jimmy。

大家为胜利欢呼呐喊,全场高喊着Jimmy的名字,他就是英雄一样的存在。

突然一个电话打来,画面切换到了枪杀案的现场。

毒贩枪杀了四个警察。

叹了口气,又是一部平淡无奇宣扬警察光辉形象的主旋律电影,接下来一定是经过各种艰难险阻最终抓到毒贩正义战胜邪恶的老掉牙套路。

看完给了五颗星,所以当然是打脸了。

鉴于一不留神就会嘴贱剧透全部,考虑再三,决定还是选择尽量避开剧情主线,来谈谈感受。

喜欢这部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嗯,很喜欢。

把赤裸裸的生活暴露在你面前,你没的逃避。

人们习惯性地去粉饰黑暗、肮脏和罪恶,避开那些污糟、那些所谓的登不上台面,只留下纯粹的正义、纯粹的光明和希望,遇到恶的时候,一句“我可以的”“让我们为正义而战”,就可以一路开挂畅通无阻地过完一生。

突然想起了我最爱的抗战片,我的团长我的团。

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群“炮灰”,甚至连最后最最重要的南天门战役都败得一塌糊涂。

What the fucking life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做的好一些电影里枪战发生,毒贩逃走,警方急需证人,一个小孩儿目睹了一切。

Ray去交涉,被小孩父亲怒吼着阻止。

大声地吼着我听不懂的西班牙语,不过我想也无非是怕年幼的孩子受到二次伤害吧。

没见到小孩之前,在我的假象里,一定是一个哆哆嗦嗦说不出几个字受到惊吓的可怜孩子。

但我又错了。

“枪战发生的时候你站在爸爸的店门口吗?

”“嗯。

”“有人逃走吗?

”“嗯。

”“那个人受伤了吗?

”“嗯,他的腿在流血,还有肚子…”难以想象的镇定。

初看觉得太不合理,一个孩子怎么能做到这么冷静,后来再仔细想想也慢慢理解了。

幼儿园的时候,被同学抢走玩具还被掐,还手之后结果被恶人先告状,老师罚站了一下午;小学四年级,亲眼看到宿舍两个女生扭打在一起,互相扯头发踢肚子,站在旁边一声不敢吭;小学五年级,同桌男同学抽屉里塞满了黄片,下课一帮男生围过来讨论,姑且算是我的性教育启蒙。

最近热映的《湄公河行动》,看到知乎上很多人在讨论,小孩子怎么可以做到开枪杀人不眨眼,我想说这就是人。

一直坚信人性本恶。

哪怕家长再费劲心思的给你营造一个无比美好的环境,只要你走出去一步,世界的丑陋就会毫无预警地向你袭来。

所以多看看恶,看看人到底能坏成什么样,看看这世界到底多么让人反胃,把心理预期降到最低。

再重新审视一切,才能让自己真正明白,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What kind of man I want to be.警察也会为了诱惑出卖警徽跟人贩毒,也会为了销赃捅烂知情人的喉咙,也会为了逼供拿熨斗威胁烫伤别人的孩子,也会为了抢钱拿枪指着超市营业员的脑袋,当然还有杀人灭口嫁祸自己的亲人。

老美总是善于让沉重复杂的主题,偶尔带点轻松愉快的气息。

Ray知道Jimmy栽赃嫁祸自己之后去酒吧当面对质,本以为会气氛紧张到拿枪互爆,结果两个人居然默契地脱衣服扔掉证件扔掉枪,一本正经地抱团打架。

配着一阵鼓点欢快的爱尔兰手风琴配乐(我瞎说的),简直神来之笔。

最后的结局,老头带着Jimmy和Francis去内务部说明真相,庄重地一步一步踏上台阶,推开旋转门走进大楼,外面的天空很蓝,映出大门玻璃上里面人的倒影,握手交谈一行人往里走去,一切又恢复了从前的晴朗。

如同烈日灼心最后的沙滩大海一样,让人舒了口气,生活依旧美好。

PS:表白影片中所有配乐,给剪辑师加100个鸡腿(๑ ˙˘˙)」(对比之下,同样是糯顿的一级恐惧,配乐简直不知所云orz…)继续刷糯顿去了(๑'ᴗ')ゞ

 10 ) 不仅仅是《自豪与荣誉》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其实是蛮真实的,很多时候你跟着镜头走就发现那些事情就在你身边发生一样,所以看的深入的时候会有许多恐惧感在里面。

就是对警察的一种恐惧,而这种恐惧恐怕就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当你害怕那些能给你带来安全和稳定的东西的时候,世界上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当警察也开始胡作非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对这个世界失望?

当然最后的结局事满意的结局,那就是世界事美好的,正义永远存在。

感觉这部电影有点《训练日》的意思,也有点《无间道》的意思。

说穿了,就是综合了这两部的效果吧。

反正自己看这部电影是冲着诺顿去的,但看了豆瓣比较低的评星,刚开始看的时候,心里很是没底。

但越往后看,越有劲。

人物的对白,人物的塑造都很到位。

感觉诺顿在里面把这个角色演的很好,他其实就是作为一个揭黑的英雄来表现的,但是,这样的英雄最不好当,尤其是你要揭露的是关系到你敬爱的职业——警察的黑幕,而且揭露的人关系到你的家人,你的生活,你的信仰,你的荣誉,还有自豪,都很复杂,所以诺顿演起来难免带有许多犹豫在里面,所以在这部电影里,几乎没看到诺顿笑。

而他这个角色其实又带有一些懦弱的,而这也是他不能很勇敢很坚强的去面对JIMMY的一些坏事。

并且在一些紧要关头没有坚定自己的立场,而这也是最难去拿捏和把握的戏份。

从诺顿的出场就看见他脸上的那道疤,一直到影片最后也有,是不是也预示着诺顿的一些宿命,也许他的坚定总要受到许多挫折。

在看他们老大,一直在试图保护着他的手下,一直在用最好的办法来收场,但总是处处碰壁。

还有他即将死去的妻子,生活的压力对他来说很大。

当他在面对JIMMY的“贿赂”时,坚定的拒绝了。

其实,他这个立场也很不好拿捏,但他没有显露出懦弱,一直在坚强的面对,包括他老爸局长在最后的看似包庇的行为都被他否决掉,并且说诺顿不会按你的方式行事。

其实他最了解诺顿,在那一刻,他也帮组诺顿了解了自己,了解到警察的尊严,了解到一些东西不去做,不去揭露,不管将来生活如何,总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就是在最后的关头,他也在保护他最后一个手下,让他安全的离开了那个超市。

再说说JIMMY,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貌似不会悔改的坏警察。

当他在贿赂那位老大的时候,说了一些话,什么不要说什么荣誉与尊严,不要说什么悔改,当面对这些的时候,当面对黑暗的时候,哪些都是狗屁。

并且他们就是生活在下水道的观光客,他们的一年的收入在那些毒贩手中可以一天就花掉。

而最后,他在那些墨西哥裔痞子的围堵下放弃了抵抗,可以看作是他最后的一种赎罪,而这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总之,影片很出彩,人物很棒,要展现的内容也很多。

不仅仅关乎自豪与荣誉,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对一种无可奈何的解释,人生面对这样那样的立场问题,坚持问题,还有黑暗问题的时候,多少人能够很好的处理,恐怕没有,而这就是人生戏剧的地方,也正是这种戏剧才带来了不那么枯燥的人生。

这部影片感觉还比较暴力,一些镜头的处理上都很低调,但还是让人觉得一丝暴力,一丝恐惧。

所以推荐你去看,也许你会得到更多的感想。

《自豪与荣耀》短评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6分钟前
  • LesleySimon
  • 推荐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10分钟前
  • Hello孟.
  • 还行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11分钟前
  • 过桥米线🍜
  • 推荐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13分钟前
  • 蓝吉米鼠
  • 推荐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15分钟前
  • s.o.e.
  • 还行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20分钟前
  • 又勿
  • 推荐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22分钟前
  • 维涅尔
  • 推荐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25分钟前
  • M
  • 较差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26分钟前
  • 许英浩
  • 还行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27分钟前
  • 睡个好觉
  • 还行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32分钟前
  • 隐约的梦
  • 较差

车子来到海边停下,我在想,你最好不是来撒骨灰的

36分钟前
  • mojoEl
  • 还行

开头的两个旋转镜头就给我干晕了。中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背景音,我想到导师说我的论文:要用白话文把专业术语说清楚,让即使不做这个方向的人也可以看懂你写的论文。(´-ω-`)最后,我真的害怕看文艺片,漫长的铺垫,短暂的高潮。

38分钟前
  • Antonian
  • 还行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42分钟前
  • AnJan
  • 推荐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43分钟前
  • 风雨人生
  • 还行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44分钟前
  • sradicare
  • 推荐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47分钟前
  • 月色摇晃树影
  • 还行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48分钟前
  • 仙鹤妮卡
  • 还行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52分钟前
  • 寒堂
  • 推荐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57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