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揪心,更有期盼,一个坚强的女人,一个宽宏的男人。
在这个社会,有很多类似的受害者,可是哪些能够真正从过去走出来。
这部片子无疑给如今的社会带来一些积极的东西。
李保全用他男人的刚强、执著和包容感动了海灵,海灵用她的孝顺与坚持感动了她的婆婆,也感动了我。
三年,照顾截瘫的丈夫,三年啊。
希望生活中存在这种不离不弃,这种大爱,你能做得到吗?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没人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只有时间知道。
故事还讲述了两代人观念的巨大差别,不要去指责谁,这是时代不同造成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伦理观。
我们要从时代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不得不承认,80后和90后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存在着差异,有时甚至是巨大的,不能理解的。
但是我们要坚信,时代是在发展。
生活中有肮脏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美好,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希望。
有时在绝望中也能寻找到希望,就在你我身边。
不要看不起身边的任何人,因为你不能保证和她/他有同样遭遇时,会活得比他/她更好。
第一,关于最后说海灵跟了郭浩东,这似乎不一定,个人觉得,这只是导演给结尾故意添加的迷惑感,是一种有意设计的不明朗状态。
按照片中那个辩方律师的“精神”,我们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海灵和郭在一起了,最后的结尾只是他们在一起很开心的样子,按照郭浩东和海灵他们家的关系,这种其乐融融的表现很可以理解,毕竟最主要的是,孩子太喜欢郭了,而且常常一起玩,所以,当那个孩子在和郭一起玩的时候,海灵不可能不被这种气氛感染而参与其中。
按照海灵的个性,她是一个爱帮助朋友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对人生积极向上的人,所以,面对郭单独照顾一个洗车场,并且单身一人,海灵不可能不在生活中给予一些帮助,比如,偶尔帮忙送个饭,比如闲暇时帮助打理他的洗车房,毕竟这里曾经也有她的回忆,但按照海灵的性格,这种界限她是能够掌握的,并且是会去划分的。
其次她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不会让她永远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的,心中留一方天空给保全,但生活还是要看向明天,带给活着的人快乐,这是海灵的本性,所以,最后的画面,那个其乐融融的结局,并不能说明海灵和郭浩东在一起了。
第二点,有人认为公诉案件由海灵去自己控告,是导演的一个错误的硬伤。
本人认为这里不存在这点所谓的硬伤。
对于一个强奸案,警方的确应该主动介入,而不是由被害人自诉。
但是,海灵的告诉并不代表这是她的自诉。
一个强奸案,被害人不说,警方又怎么会知道呢?
警方不知道又怎么能立案?
其次,强奸案不由检察院管,而由公安管,所以,月寒检察官虽然知道,对立案与否没关系,月寒介于个人感情,在案外知道情况而不插手此事(例如不去报告给公安机关),是可以理解的。
而人们不明白的关于为什么强奸案要由本人控告而警察没有主动立案的问题,我认为,是因为警察不知道强奸案的发生,因为海灵并没有报案,警察自然不知情,其次,海灵自己积极找证据,并控告,并不能证明,公安机关没有主动审查,只是警察的调查过程对电视剧的进程没有什么意思,不值得去交代出来,以免影响整体电视剧的效果。
而刘多贵被拘留就已经表明了警方的确介入了。
因为一个案件的过程应当是这样:警察接到报案,初步审查犯罪案件的客观存在,然后立案,然后才进行调查。
海灵所谓的去告刘多贵,其实只是进行报案的行为,但报案也是要审查初步证据的,即证明犯罪行为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的确有犯罪发生过。
所以海灵要寻找证据。
而海灵在整个过程中都在积极寻找证据的行为是海灵的个人行为,不能证明警察就在袖手旁观,只不过是没必要介绍警方活动而已。
所以,并不存在有些人所说的:强奸是公诉案件,怎么让海灵自己“告诉”去了的硬伤问题,只是电视剧没有必要介绍警方的介入和主动调查过程。
不过,之前海灵哥哥被抓时,海灵报的那次案,而警察没有深入调查、没有过分追究,的确说不过去,只能说明是警察的问题(疏忽、没在意),而不能说导演对法律的无知,所以,所谓的硬伤其实不存在。
还想说一点,最后的结尾虽少了一些波澜,但也算有始有终,至于谁死了谁没死的,个人觉得这种结局没什么不好之处。
看了霍思燕的爱要有你才有完美,才看这部她的作品。
没想到也是如此出色。
刚看了2集,感觉虽然比那部剧压抑,但是非常的。。。。
看完了再总结。
之所以选了三颗星是因为剧情有很多情节不是很流畅,不自然,但仍然要说,这么一个像山一样的男人真得让人很震撼!
并不是像很多人一样看过17岁不哭,但也偶尔在电视上瞟过李晨的身影,没有特别的印象,而孽缘中这么一个深沉执着宽容有着大爱的一个男人,却让我选择去认真地看一次17岁不哭。
影片中的好多镜头感觉特别温暖,它道出了生活中的真谛,幸福就在一点一滴中。
当海灵问他他喜欢她什么这个所有女人都会问的问题的时候,他脸上的那一丝害羞让人觉得超可爱的,幸福就是这样,当他对海灵说他已经有喜欢的人的时候,那是同样的一种表情,隐藏在背后却是深沉的爱,他像大山一样可以包容海灵的全部,就在他喜欢上他的那一刻。
当他们早上起来对对方相互说着早安的时候,特别的感动,外语片的镜头里面亲吻的镜头不乏少数,但这个镜头却是那么温暖,那么让人回味。
最后一个镜头是保全拔掉管子的前一段,那么一份深沉的爱,却要选择结束,对他来说是多么残忍,一句“看不够”听得真是让人心疼,那一刻,我想到了放弃与成全,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肚子里的墨水不够我更好地表达,但依旧喜欢这么一个像山一样的男人!
再加一句,这海灵的电话呀,她一接电话我就着急,明明就是个110嘛!
本来以为这部剧会很狗血,洋洋洒洒40多集,但它剧情紧凑,一咏三叹,而且让人很感动也有很多思考。
刘多贵就是一句话——人至贱则无敌。
就这么贱的人,还有不少美女对他心心念念的,真是想不通。
当然他有一句话说对了——上流社会的人和混混的区别就在于混混是对别人狠,而上流社会的人是对自己狠。
保全真的是大大大好人,如果不是因为海灵,他不会被车撞,不会昏迷三年,不会无奈的选择自己拔掉呼吸管道来成全海灵的幸福。
他的爱始终都是付出和守护。
当最后一集,海灵在法庭上恍惚看见保全时,我忍不住哭了。
玉梅很可怜也很可恶,为了自己的爱情,昧着良心做了假证,难道女人间的友情真的禁不起爱情的考验?
男人会为了手足情放弃女人,女人却总是为了男人和自己最好的姐妹反目成仇。
可怜的玉梅什么眼光啊,爱上了这么贱的一个男人,守了那么多年活寡,活活把自己逼成了精神分裂,最后还被逼死了。
当刘多贵强奸海灵的事发生时,她就应该看清这个男人的丑恶嘴脸了,这么多年还执迷不悟,还曾想过杀害可可。
也算是自作孽不可活了,海灵真的很对的起她了。
还有海灵,虽然霍思燕已经没有那么水灵了,犹记得当初《少年天子》中乌云珠的惊鸿一瞥,只是天涯上把她八烂了,说她虽然出生书香门第,在夜场表现的犹如高级应召,和各色各样肮脏猥琐的男人周旋,拿到投资。
虽然这部戏中她的配音很难听,显得很粗,不够秀气。
但不得不说,海灵,这个坚强的姑娘让人心疼让人忍不住对她泪出了微笑。
喜欢她说过的两句话——第一,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第二,要善良要去爱。
尽管中国的司法现状,律师实在不是一个良善的职业。
律师更多时候是为有钱人和权贵辩护的,也只有他们才请得起律师。
尽管律师自己偶尔也会有负罪感,可在丰厚的酬劳面前这点小小的负罪感似乎也不重要了。
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为虎作伥,转身却以社会精英成功人士的姿态接受世人的羡慕和膜拜。
尽管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侯律师,这个为刘多贵辩护的知名律师很反感,可是渐渐的我觉得他在步步紧逼的反驳中,其实是在引导海灵一方找到更直接更有力的证据,让刘多贵没法翻案,也让更多人的更深刻的看清事实。
其实他也是有良知的,他根本不想为一个强奸犯,一个作奸犯科却大言不惭的说什么法律是公正的人辩护,这样的人只会毁了侯律师的清誉。
我想起曾看过了一篇文,那个大名鼎鼎的律师之所以会为一个恶人辩护,是因为他知道这个恶人很有权势,就算他不辩护,也会有没良心的律师接手。
而只有这个案子在他手中,他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巧妙地引导案子,成全正义。
最后,刘多贵被判强奸罪成立,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
可是,可是那么多人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刘多贵只被判了五年并罚款五万,这是不是太轻了?
那个什么赵作海轻易就被判了十年呐。
强奸案真的很难胜诉。
首先,绝大多数女性是不愿意站出来报案的,就像海灵的父母那样,他们认为出了这样的事已经够有辱家门了,还要说出去,那就更不知羞耻了,似乎出了这样的事女性就该以死谢罪,而事实上有罪的根本不是女性。
其次,强奸很难取证。
你就算有那个人的精液毛发,也只能证明你们曾有性关系,不能直接证明是强奸。
就算有录影带什么的,要么说没有脸部特写,不能确定就是你们本人,可以是合成或者伪造的。
要么有脸部特写,又说是有预谋的讹诈,是摆拍。
最后,很难定性。
他可以说是你勾引的他,是自愿的性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嫖娼。
我以前看过报道,有个官员强奸了一个姑娘,可是在法庭上他坚持说他只是嫖娼,他一直以为那个姑娘是个性工作者。
因为强奸是判五年,如果坐实了罪名,大家会很鄙视你。
而嫖娼只判三年,甚至在很多地方嫖娼招妓根本不构成罪名,就算坐实了你嫖娼大家也只是开开你玩笑罢了。
反正,说来说去,受伤了都是女人。
我不知道是在小说中看到了,还是确有其事。
有一个国家,强奸是唯一的死刑。
李晨从《十七岁不哭》开始我就喜欢他那种涓涓不止的沉默,背后总有一种喷薄而出的能量。
一切内敛有故事男人的角色都适合他。
现在他开始苦情,我反复的想,反复的想。
曾经因为做字幕,总是认为剪辑中的效果和花样字幕是一个节目最牛的地方。
后来因为学习了非线性剪辑又认为剪辑是一个剧组最牛的地方。
再后来终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认为一个电影没有节奏是不行的。
我知道这里的不是电影,是1个电视剧,可是电视剧电影总有相通的地方。
一个好作品的问世,离不开导演的汗水,演员的强大,编剧的真实,镜头的震慑,音乐的感人。
这一切都在用1个非常高的标准衡量1个好的制片人,也只有1个完美有战略眼光的人才可以挑到这样完美无瑕的好作品。
我被这个电视剧深深感动着,联系冲关到14集,实在无法停下。
这样的作品,浇灌了编剧费力的真情流露又哲理异常的好故事,李晨霍思燕活脱脱的精湛配上郭浩东这个经典仿制梁朝伟,镜头居然会有好莱坞电影中才有的音乐过场,而音乐头一次让我发现三国类型的音乐照样可以摆出来在寻常百姓家,导演的手腕导演的精湛,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毫无保留被这个电视剧彻底征服。
当我连续给学习电影配乐的学弟留了2次言,我就知道这部电视剧的强大。
当我抑制不住还是将QQ状态改成“终于有了好电视剧”,就知道这部电视剧所带给心灵冲击的反思不止一点点。
好作品总归是这样的,放映结束,讨论声起,人们分为无数的派别,议论着内部人物的命运,争议着电视剧最后的结果。
我们可以不再为了一个电视剧烂而撇出大番茄,也不用再为中国无良品电视剧而磨刀参加讨伐的大战。
好的事物总是会突破一切阻隔来到人们眼前,展示它的华美展示它的内涵。
我压抑不住的赞美它,赞美整个剧组,赞美我曾经非常热爱的李晨和讨厌的霍思燕。
无论人品究竟如何这几个人用自己的眼神自己的眼泪自己的身体语言演活了电视剧中一切的角色,他们使这个电视剧最终赋予了真实的生命。
感谢你们。
结束了历经时长1年的对于汉语电视剧的无奈。
玉梅的李曼就像一个傀儡,为了爱放弃一切,没有人生没有尊严。
我理解,也佩服李曼。
霍思燕现实生活就算买艺术品就算被传什么样不好听的绯闻,都掩盖不了一个优秀年轻女演员的光耀。
是的,马伊琍老了,赵薇老了,中国电视剧界里面没有1个可以撑起大梁。
现在异军突起,终于有个希望可盼。
阿,李晨。
我佩服李晨。
甚至让我一直对于自己向往MR.BIG的憧憬有些动摇,让我认为这种简单,坐公车,为了你可以亲自打架的爱情感到伟大。
从不曾认为没有面包的爱情也可以美丽,谢谢这部电视剧,让我被利益熏着好几年的心脏闻到一种原始又醇香的味道。
为了这种爱而感动,为了这种坚持而感动。
一个在台阶上殷切的看着自己心爱的人,一个为了不耽误心爱的人可以牺牲掉自己性命的人,一个不顾一切阻隔都要和爱的人在一起的人,一个虽然没有理想可是却踏实可靠愿意陪伴你一生的人,一个为了你可以让自己背负一切罪孽的人,这样的人,这样的男人怎么就不值得每一个去爱,怎么可能感动不了铁石心肠的人。
男人要有责任要有担当,做错事情不可怕,起步很低也不可怕,凡事自己去面对,压力一个个的扛起,肩膀慢慢变的厚重,身板慢慢衍生的高大,这样的人将我的面巾纸都骗哭了。
我知道这一切是电视剧,可是还是为了电视剧中的爱情,或许卑微却那么伟大的伟大的爱情,而哭的稀里哗啦,控制不住。
郭浩东。
懦弱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到的。
退缩也仅仅是懦弱的开始。
这是一个强者生存的世界。
也只有强者不会被吞掉。
小老百姓真的可以平淡过一生吗?
社会依然允许普通老百姓过一个没有波澜的一生吗?
我依然质疑着。
没有关系,没有势力,又要人怎么活怎么活的没有心酸呢?
这个世界是为强者呈现的世界,曾经父辈打下的江山只是一己私念为儿女们留下更上一层楼的平台。
资本主义社会流行这样的一句话,富人应该享有金钱带来的舒适,而同时他们也会带有优越的怜悯。
富人会拿出一部分钱自助穷人生活,或者说穷人才是他们生活保障的地基。
因为地基富人相对保护着穷人,因为富人穷人才会拥有工作和平淡。
对不起,这里没有政府也没有公务员。
因为资本主义的纠结是凭借自己的商业道德,政府无权操控龙头企业,当然我们的商人太多太多,公务员的胃口又太大太大,只好依然在适合我们发展的特有环境下谋求发展。
现阶段一切都很和谐。
一部分人没有了道德和良心,一部分人有,可是不敢表现。
可是如果一个国家被欺瞒和对民众的藐视所引领,言论自由我们可以不要,忧国忧民我们也可以不管,匹夫有责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难道国家也要我们一一放弃吗?
大众不要成为行尸走肉,国家拿出武器缴械人民,终的大众被铁骑折磨的放弃一切信仰和尊严,国家又会如何呢?
我的一个要好的朋友说他的师兄有人属于阴谋论者。
后续
孽缘的编剧和导演完全是法盲加医盲,都是闭门造车太喜欢汪海灵的性格了,这样的女人现实中很少有了汪海灵的父母与李保全的母亲太难以理喻了,打着爱的幌子伤害自己的子女编剧太脑残了,好不容易让李保全发生奇迹醒来了,又把他弄死了,不带这样玩弄观众的演顾若溪的听说是易建联前男友,演技几乎为零,从头到尾一幅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估计是肉毒杆菌打多了导致面瘫玉梅的爱让人无法理解,才认识三个月就爱到那种程度,连自尊都不要了,实在是着魔了汪海灵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前后遇到了三个好男人,李保全和郭浩东都是万里挑一的
刘多贵还真是人才,有点能力,社会油子,就是没走正道。
很奇怪他有什么超能力把两个女人都栓得牢牢的,成了他的死忠粉,这方面电视里没说,可是肯定是有什么绝招的。
有的男的就是有这种能力。
不得不说,海灵还是有点克人的,跟她有关系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虽然她是被刘多贵害的,可是人人之间的关系和缘分,没那么简单,还是挺悬乎的,说不清楚。
要是一开始玉梅走了她也走了,就说明她有基本的社交常识,就不会有后来的事了。
但是她父母那种人,怕是不懂教育,因为连他们自己都不懂事。
所以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有内在的逻辑和原因。
每个人性格形成都有他的历史原因。
刘变成这样的人,也有他的原因。
包括保全,包括梁子,等等,都可以从故事里分析出来。
原因归原因,出了事,就只能扛。
海灵算能扛的,不过我觉得她不应该把孩子生下来,贫血的事我觉得会有其他的解决办法。
能扛事的不止她,保全和浩东都能扛事,我觉得,他们都比海灵能扛事,因为海灵是不得不扛,她必须为自己的无知和大意而买单,而他们是可以选择的。
保全的死和他妈妈在医院说的那堆屁话有很大的关系。
不管他妈妈是出于什么心,都是在间接杀人。
我是真不希望保全死,他太无辜了,而且很伟大。
故事里我唯一喜欢的就是保全。
刘这种渣子,最好的归宿就是让他人间消失。
可惜,5年后,刘又出来了,又要接着祸害梁子和海灵了,哎……
拍这部剧的目的之一似乎是要宣扬法制,告诉我们通过法律的途径,罪恶最终会得到惩治。
但作为观众的我却因为这部剧加深了对中国法制的绝望。
虽然海灵控告刘多贵强奸是以申诉告终,但在这场赢了的官司背后,却是血的代价。
间接的保全死了,玉梅自杀了,直接的郭浩东辞职了,海灵的儿子知道了真相。
但罪犯刘多贵呢?
只是被判5年的有期徒刑。
难道凶手所受的物质的损失,心灵的创伤可以用强奸犯的五年毫无皮肉之伤的有期徒刑来得到弥补、愈合?
甚至有可能会被判减刑、假释。
编剧想通过这部剧传达的思想似乎和这部剧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东西相背离。
在剧中,海灵去当了记者,而电视台的领导告诉海灵,告诉观众,这是一个法制社会,要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但让我们来看看刘多贵,社会上人渣的缩影,刘多贵因为贩卖假眼被抓进去坐了两年牢,但出来以后,照样肆无忌惮,重操旧业。
这会给一些企图犯罪的人一些误导,认为被判刑,坐牢是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么法律的震慑作用就会荡然无存。
在最后海灵控告刘多贵的刑事诉讼过程中,刘多贵的女朋友帮助他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律师,候不败,之前从来都没有败过,候不败在法庭上也是唇枪舌剑,非常的厉害。
这就给人传输了一种观念,控告一定要请到一名好律师,好的律师可以颠倒是非黑白,真相和正义在法庭上往往战胜不了金钱、权势。
是的,最后虽然是海灵赢了。
但是,要是教授不出来指证,那海灵能赢吗?
就不候不败所说,上百个的间接证据也无法证明犯罪,那么那些遭到强奸可怜的妇女,难道一定要是有人亲眼看见并且出来指证才能证明强奸吗?
那如果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是不是也太贬低了强奸犯的智商?
强奸是见不得人的事情,难道强奸犯强奸还要房门大开,让人看见。
如果连妇女说了遭受到强奸,并且本身已经有了那么多间接证据的证明,都还算不上强奸,那强奸罪的规定就太没有意义了,妇女的权益根本无法得到保护。
强奸犯以后可以大肆强奸而逃脱法律的追诉,只要做能小心一点,不要被人亲眼看到。
我想很多的强奸犯都会很这个注意的。
如果曾经遭受过强奸的妇女,有过控告犯罪嫌疑人的念头,那么她加入看了这部电视剧,也会打消这个念头吧!
因为诉讼的路实在太为艰辛,而最后还不一定能够让犯罪得到追诉。
从法律的角度,从现实的角度,这部剧是有很多不合乎情理和实际的地方,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的确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包容、如何去爱、如何努力、如何坚强。
所谓瑕不掩瑜,我还是觉得它是一部好的电视剧,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调台时无意看到的,霍思燕和李晨都是我很喜欢喜欢的演员,多看了两眼,不能自拔。
用了两天时间看完整部剧,说真的,我想好好写点东西,可时间实在不容许,忙过这一段我又怕最深的感悟已经内化,于是匆匆提笔胡乱涂写。
“孽缘”这个名字是这部戏最大的败笔。
整部戏的基调应该是突显励志和正义的,而这个名字只会让人想到那些百拍不厌的家庭伦理据如“错爱”之流。。。
剧情多少有些些戏剧化,不过这才更好看,按照一般套路,一定要让女主角的命运惨不忍睹,才有他们想要的影响力和教化功能。
是有些感动的,在最后几集。
我终究是个情感丰富的原装女性,只要是个女的,无论她多独立多自主多女权主义,都会希望生命中可以遇到像李保全或郭浩东随便哪个都可以的男人。
女主角的过去这样的悲惨并持续不断的悲惨着,无论她多坚忍多勇敢,生活总会给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磨砺,这两个绝种好男人的出现,是她生命中应该获得的美好。
这样,观众也宽心了。
这是作者对观众心理的补偿,只是,生活中,我们不见得总会遇上这样的“贵人”。
剧中最让我咬牙切齿的不是刘多贵,而是张玉梅。
在我之前的生命中,我从未遇过也从未想到会有这样的人,我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真的有这样的人,如果有,祈祷上苍让这样的人早点死去,解除别人的威胁,也解脱了她自己。
多么可悲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即使亲朋好友不放弃,她也不会回到自己的生活,因为她已经先放弃自己了。
而刘多贵,我感到悲哀,不是因为他做的那些坏事,而是造就这样一个刘多贵的原因。
像他这样的人生活中是有那么一些的,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社会的多方形态中,充满了这些人生存的缝隙。
所有的体制都是不完善的,所有的规定都是有漏洞的,所有的心态都不是完全正确的,当一些人从出生起就带着我们所不能想象的畸形命运,成长在社会的重负荷下,我们又怎么能去责怪他们的偏离?
我们所有人,早就被生活磨成了它想要的形状。
至于女主角,不说了,太主旋律了。
她与玉梅的命运,不完全是自己创造的,也是别人给的。
如果海灵一路顺风顺水的到大学毕业,玉梅与刘多贵就这么吵吵闹闹过日子,她们不一定会比现在过得好,玉梅一辈子都要忍气吞声过的不幸福,海灵也不会有机会遇到李保全这样的男人。
只不过,面对已经到来的危机,海灵迎头赶上了,玉梅自我封闭了。
霍思燕演起这类人应该熟能生巧了,下巴一收,眼睛一张,就是张无辜受委屈的脸。
简单看了些其他人写的评论,很多女生是为了李晨看的这部戏,所有的语句也都围绕着当年的简宁和今天的李晨,就是啊,97年的简宁哥哥是我们这代人的校园生活中最完美的白马王子,2010年的李晨多了些许沧桑,再不是那个安静读书淡淡微笑的青涩大男孩,我仍旧找寻简宁的身影,却只看到真心实意的李保全。
大家谈论李晨,是想念那个时候的简宁,还是想念那个时候的自己?
所有人都没办法逃离生活的磨砺,这一虚晃,有些人涅槃了,有些人沉溺了。
惨
漂亮女人故事总是特别曲折
很长时间前看的了,看这个的时候好喜欢霍思燕和李晨!
不是什么狗血剧,是真女权的的一部剧,女主真的很棒,编剧是现在小有流量的王倦。
标记
像山一样的男人!
片尾是强行定罪,为了定罪出来个教授,出来个光碟证据,如果是在现实发生,也许永远也定不了罪,因为就算能证明发生关系,也没法证明是被强暴而不是自愿
对编剧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保全超级好男人TAT!要嫁当嫁李保全TAT
强奸犯受到的惩罚应该更重
很喜欢这类型的大陆剧
感动!
只因为李晨,看了全集,记住一辈子的角色!还有霍思燕演的女性很了不起,值得歌颂
霍思燕真美啊
霍思燕演得还是不错滴,李晨演了个好男人啊,中间有点虐到。
小时候看的,非常好看
这片也堪称童年阴影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看了这个的最后两集……还挺催泪的吧……噗……
霍思燕那时候真好看
好惨一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