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越来越好之村晚》,真心觉得30块钱花得冤!
一般的烂片,往往总有一点东西可看,比如《车在囧途》看郭德纲和侯震搞笑,《百星酒店》看千岛湖美景,《大武当》看武当山美景与道观。
但《越来越好之村晚》竟一无可看!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部电影,甚至都不是三个小品的拼盘,仅仅是一些镜头,弄了些明星脸,最后居然还凑了一个小时45分钟之久!
坑爹的爹,太坑你爷爷了!
一楼留给所有审查者、过滤词设置者、更高权限的拿官方俸禄的网络巡视者的妈妈的逼。
自查了一阵,没查出问题在哪。
全文贴二楼吧。
实在受不了唢呐一遍遍在那吹的最炫民族风啊,还他妈拿来和江南死呆PK ——导演这是要宣扬民族文化吗???
如果不是这些演员阵容我估计不会看完的,山寨的有些不伦不类!!!
本来还想给个二星,结果看到郭富城带一群人跳江南那段终于忍不住来刷低了,完全挑战我的底线啊!!!!!
想不明白了,这么多明星怎么那么愿意跟张一白混!!
白瞎了这么强大的阵容了!!!!!
PS,看预告片时我怎么就把景甜那货看成迅哥啦!!!
张一白的名字从未如今天这般让我厌烦。
如果以往他给我的印象,还是个三流导演的话,现在他的形象在我这里则完全变成了臭水沟中那浮起的灰色泡沫。
这样一部假大空的乡村吹牛逼喜剧,让我观看中途频频唉声叹气,对中国当今的电影创作水平心如死灰。
太多像张一白这样拿观众当傻子的导演了,他们拿着钱和演员资源,大肆浪费,以为自己才华爆棚,随便搞一出戏都能调动别人胃口。
“村晚”这个恶心人的玩意儿,在张一白抱着和谐社会大腿的蠕动中,越发恶臭扑鼻。
如果一个中国的山村,能够真的存在于电影假想的世界里,那么现实也算可喜。
可惜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每一个参演这部电影的人,都脸上洋溢着假兮兮的喜庆。
假笑、作揖和皆大欢喜根本没一点儿趣,张一白如此水平,能在中国电影市场翻转腾挪,真是应了同事那句话:谁在纵容《小时代》,谁便在摧毁大时代。
剧情简直稀碎,是末日级别的烂,一种过期且有害的蠢。
然而有些片段也动人。
作为一个粉丝,郭富城的part还是有点萌的。
提着斧头指哪砍哪,一款《农村精神病人》。
躺在自顾自按照前妻的喜好装修了一半的毛坯房里,窝在小小的帐篷里,在心形石头上写某某我爱你。
在昏暗房间里起舞,随音乐推开门,身影沐浴在光里的那一刹,特别漂亮。
所以前妻回心转意的原因是看见他跳舞,我觉得这点非常合理。
就像三流作家儿时的作文也会有人珍藏。
可能无论何时,人最本质的追求都相似,比如对大家喊“我爱你们”并听到“我们也爱你“,再比如看郭富城跳舞。
在“导演也是人”这样的基础上,台词竟偶尔也能蠢出一种浪漫感。
“不挨紧一点能化在一块石头上吗?
”“那咱俩拉手吧。
”在末日般夹杂许多偏见和低俗玩笑的剧情中,这些片段也还足够“抵挡末日的残酷”。
(果然烂片出神曲。
以及看了这部才意识到原来“抵挡末日的残酷”不仅是一句形容,而真的是在指末日……)
写于 2013年3月2日 我也不知道该写这部电影的主角是谁,但我可以给你提一提。
看名字本来是抱着“鄙视”的态度,土不拉几的名字,还是乡村篇,档次一定很低很低。
当看到郭富城的时候,我已经有点惊喜了,想不到,王宝强、伊能静、章子怡、吴君如、佟大为、莫文蔚接连现身,好奇开始降临了。
又看了一会,天哪,华少、吴莫愁都出来了。
再看,钟丽缇、王珞丹、张一山、梁家辉、朱军、周涛……这叫给我当头一击啊,不过打出的不是痛感,而是兴奋。
若这部电影的剧情没有这些腕儿的捧场,也就没什么看头了。
贺岁片历来如此,靠的不是剧情致胜,而是请了哪些主演和客串。
感觉年也过了挺久了,但这部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一看,热闹劲儿又回来了,我住的地方已经一年比一年感受不到年味了,不由得羡慕起这种乡村里的过节方式,那才叫真正的过年啊。
除了人物是亮点,这编剧也是花了不少功夫,跟相声似的把2012的热点全都罗列出来了。
2012的确是充满戏剧性的一年,各种变幻风云让人应接不暇。
从让人瞠目结舌的政治变故,到韩国流行文化的不可阻挡;从航母Style的急速演化,到世界末日的集体躁动;从幼教虐童的大众愤怒,到天价切糕的网络狂欢,这一年留给每个人不可磨灭的集体行为烙印,而对于个人,最为之牵挂的,还是为梦想、为改变、为生活而努力、挫折、奋起、坚守的点点滴滴。
这还不止呢,还有元芳你怎么看、幸福体、哈士奇、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莫言、航母style、世界末日、舌尖上的中国、甄嬛传等,不时地爆在电影中,让你随时随地与现实社会接轨。
而背景音乐这一块,则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江南style》、《最炫民族风》、《喜洋洋与灰太狼》以及迈克杰克逊的歌。
总之,太热闹了,太喜感了,太亲切了,乡村万岁!
看得我好想去乡村体验一把年味儿!
这电影不矫情,带人情味,喜庆,说的是好好的故事,好好的小人物。
有的地方过分美满主义,可是过年了,图一个越来越来团团圆圆的气氛,日子有酸甜苦辣,人总要像电影里这样,乐乐呵呵地过。
电影它源于现实,也超越现实。
非要找出点深刻内涵写写解析,那肯定满足不了。
影评这么差,骂的这么凶,觉得可笑。
讲人事儿的电影,小成本,不做大宣传,这是电影人想做就做了的电影。
吃饭需要鲍鱼海参也需要小米粥,电影发人深省是好,博人一乐也好,哪怕博的不是高知不是你,是举家到电影院图热闹的亲戚长辈,是轻松一把的劳工和农民。
挺好的,虽然不值五星,但它称得上一句好看,有创意,有温情,有正能量,不白瞎票房。
文艺党们轻黑吧,黑这么一电影高端不到哪去,哪那么多商业分析,累不累。
在《越来越好》里,郭富城换上缤纷油漆裤,不时在拍摄间隙摇摆着身体,小露超凡舞技。
从现代到民族,从踢踏到爵士,被称为“四大天王之舞王”的郭富城几乎没有一种舞是跳不来的。
而在此前,郭富城鲜少在电影中展露过舞姿。
据悉,这次在《越来越好》里郭富城很有可能会带来惊艳表现,其角色身份不仅是史上最酷的包工头,也是最会跳舞的包工头。
什么叫贺岁片?
我理解的是让人开心乐一下,且有团团圆圆的感觉就行了啊看见吴君如演的那个农村大妈虽然不见到到位,可是有笑点啊看到郭富城很用心的大跳骑马舞,并且模仿迈天王的舞步时,你能多给一颗星吗?
看到宝强和家辉、洛丹两父女的强烈反差演出,可以少骂几句吗?
这个片比百鸣兄近几年拍的搞笑贺岁片好一些啦!
比小刚的也差不了多少了!
给自家导演的鼓励吧!
别老愤青了,大伙儿!
电影从头到尾就讲了一个故事,村里要半个春晚,大家一个乐乐呵呵地过个大年,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故事,融入了2012年最流行的文化到其中,就成了一锅大杂烩。
虽想做成舌尖上的中国,但味道究竟如何还是见仁见智了。
有点计划经济时代的意味,村民异常的团结和友爱,而这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见到。
现在的我们,都忙着在外赚钱,忙得我们都已经不能认全村里的人,忙得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几天……哪里还能见到那么多人如此无私排练节目,为图大家一乐而付出那么多,习惯了快节奏的我们,估计早就已经忘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候鸟归来,回家过年。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吧。
小的时候,努力读书,只是父母告诉我们这样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像他们那样吃苦受累。
但是真的到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越发觉得农村的生活是多么惬意,那段时光是多么美好!
有时候甚至觉得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甚至是封建社会也挺好。
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屁股后面到处串门的场景,听着他们讲旧年的故事……我真的想回家了……
出场演员各个都大牌,剪辑烂到让人莫名其妙,好多梗已经用烂了放在这里咯吱人还笑不出来。
比如吴君如和吴刚的那些秒秒钟穿越各种剧,看出来导演是真的很想让观众笑,我也笑了,呵呵一笑,分分钟尴尬症要发作,特别是郭天王和钟丽缇放在一起简直是巅峰,佩服二位演员的敬业精神,往事放一边……宝强依然傻根,珞丹仍旧小样,静蕾照旧文艺,富城还是跳舞……唯一安慰的还是几个戏精的演技。
梁家辉演技没得说,一个眼神,嘴角挑一下满满都是戏。
还有几场戏简直让人觉得这不是走错片场了吧?
那个骑马舞和民族风的混搭,看不出搞笑,看不出好看,看不出热闹,只有闹心。
hkiff49第一部~情节上有点散了,想讲的很多,但很多都没有很清楚。隐喻很多,没有相关的宗教背景有点难懂()但画面是美的色彩是美的。记一下“天堂在母亲脚下”,时不时拿出来品一下
【于HKIFF49】张吉安对于母亲角色一贯的敏感有表达欲,叠加他最擅长处理的种族宗教冲突问题,对伊斯兰社会女性处境从第一帧开始即行批判。不过电影叙事的话题庞大就不好找重心,难免有些段落的节奏拖拉,两位女主的表演煽动力也比较一般 ,3.5…意外导演亲自到场,完成一场高质量的映后QA,补充了很多电影的创作背景,蜗牛戴胜鸟雌雄同体等等意象的解读,更加感受到他作为男性导演罕见的对女性的友善和反思,+0.5
#NYAFF2025# 还是张吉安的风格,敏感的社会议题➕宗教元素。QA导演透露前期采访了18位受侵害的女性。这种认真做功课的导演值得尊敬。
ISP year 4之13,只能说演员的表演是ok的,也拍出了马来特定的种族文化特征,但故事还是碎了一点。相比之下也许觉得五月雪好点。
TIFF 给我带来一些大马多元文化的震撼。直到映后见面之前,一直以为导演是女性来着...
好久沒看過這麼爛的電影了😒開頭幾個場景還拍得挺有feel,本來還有有點期待怎知接下來的劇情就猶如其他馬來西亞電影一樣毫不合理(光我散場跟朋友聊就可以挑出十幾個點出來了🌚)拍攝手法糟糕,然後很多情節設計是為了劇情推進而硬塞,本來還想為兩個很喜歡的女主(她們演出得很好)而禮貌三星,見過看到(又出現在馬來西亞電影)的qj橋段我真的不行了🌚故事出現這種情節本身不是問題,但他這樣呈現純粹就是想毫無意義且片面地噁心人🌚(想噁心人你學學熔爐好不)不行了,越打越氣,我給了很多次機會了(這次還拉了我朋友去看),馬來西亞電影掰掰最後再吐槽一點:説男人全部是壞這個主題沒問題,但你把所有男人角色除了片面的壞以外毫無屬性這樣咋說服人(生理女性都看不下去了)建議解決方法:改成GL
#Hiiff2024是枝裕和要是能看过这个也不至于把《掮客》拍出那个鬼样子了(
6.17 SIFF 映后
过于冗长了 无聊大于惊喜 这片子让我本就无聊的香港之行更加无聊了
马来西亚女性议题的剧情电影,两女主演技可以的,原来那个女生是以前香港电影女演员女神柏安妮的千金,张吉安导演再为社会底层发声:这是一部在马来西亚坠地而生,无惧黑暗的摇篮曲。
还可以。就是里头塞的东西有点多。
49th HK討論後和身邊的人一致認為重女輕男的種族是一種虛構或者是幻象。最後站上屋頂的小曼證明了即使正義被小範圍伸張,大環境還是不會改變。什麼時候女性的墮胎自主權可以被正視?什麼時候女性墮胎不再算是一種污穢之事?
#HKIFF 三星半。弃婴舱是很好的题材,尤其在马来西亚这个多种族国家和Post-COVID的时代背景下。张吉安选取一种女性视角切入,对性别和母职的探讨杂糅着种族和宗教问题,其招牌式的魔幻/超现实段落(比如蜗牛和戴胜)和民俗部分有一种奇异的疏离效果(但也未必很有效)。总之我总幻想如果让怀斯曼从机构角度来拍一个关于弃婴舱的纪录片会不会更精彩?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恐怖片,何时才能正视女性的困境
同隔離《虎毒不》double bill效果更佳 棄嬰明明是個很好的話題但點解到後面越來越混亂 好多想講的 但什麼都沒講清楚 又是一部野心大於執行力的電影 btw 馬來西亞是禁止墮胎國家 結合《虎毒不》最後那句每個女性都有選擇生和不生的權利 好唏噓 張吉安保持一年一部的創作真大馬勞模 fish姐最後可以跟Nat美美過上二人世界嗎🥹
好看
结尾时候我哭死 不知道为什么…我挺喜欢的。看的很肉痛又很感动很难受,感受太复杂了……这太深了…ps呼唤一个片尾曲
有人觉得反派选角失败,但我认为这种用力过猛的表演反而符合角色设定
🙃
明明去年《五月雪》就上过当 我怎么就不长记性呢意象很多 也知道你要拿来做什么但这样搅成一锅粥 没有讲故事能力只是把现象摊出来 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