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第一天就跑去看了,看的时候哭了几次,看完之后越想越后悔。
主题明明是抗灾,为什么两个主角都散发着偶像剧男女主的气质?
为什么影片里会出现“医生你救得了我的命,救不了我的心”这样狗血言情剧台词?
主角怀着身孕还跑出去淋雨,快生了又跑出去,最后都还要麻烦医护人员照顾她,这一点真的引起极度不适,医护已经够辛苦了!
片子里泪点很多,男人冒着生命危险和医生一起回医院拿药,结果到了寺庙发现老婆孩子一尸两命。
老夫妻上台表演前得知儿子还活着。
院长救了那么多产妇和小孩,自己的女儿却永远不在了,她把女儿的衣服给肖兰,微笑着说“挺合身的”,这里我真的爆哭。
但泪点过后剧情变得越来越奇怪,一度让我以为这是个“我找你你找我但我们就是相互找不到”的狗血言情剧。
无论是帐篷里的灾民还是在街边欢迎救援队的民众,都呆板得堪比NPC。
最后难产那里我已经尴尬了,我第一次在电影院这种最能让人投入影片内容的地方感受到尴尬,这究竟是抗灾片还是披着抗灾片外衣的言情片啊?
好在最后那段真人采访缓解了我的尴尬,受采访的医护人员哭的时候我又跟着哭了。
所以我何必去看这个电影,我不如在家看真人采访跟着医护人员一起哭。
唉吸取教训了,这次太盲目了,看见是取材汶川大地震我跑去看了。
以后看电影都先等两天,口碑好了再去。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作比的爱情故事,神烦这两个人,看着只想快进。
我想象的剧情都比这个好,随便以妇幼和寺庙的点切入都比这个强,还不如看纪录片。
怀孕5个月才知道?
然后叫老婆,还不给见家长?
都地震在找寻亲人了,还在用假名,真是个傻屌。
我们观影人不是什么题材的电影都要加上爱情元素才看的好吗?
问一下导演,08年有细支的烟吗?
5.25地震的6.1就搞演出真是这样的?
肖兰和陆地都有电话,两个爱人之间都没记得电话号码吗?
还要满世界的找人,这是编剧没脑子还是导演没脑子,看过幕后制作,街上地震那场戏说是专门设计了地震装置导演亲自设计,几秒钟的镜头,地震是那样的吗,傻子也能看出来假啊导演。
很抱歉,中间逛了诺干分钟淘宝。
建议改个名字,叫罗汉寺喜结良缘!
才能符合影片的气质。
本来一个很好的题材,很好的故事,为什么拍成这种模样,好好的挖掘真人真事不好吗,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性是复杂且丰富的,亲情,友情,爱情,军民之情,出家人普渡众生的慈悲之情,人与动物之情,你偏偏讲一个扭扭捏捏的爱情。
不是说讲爱情不好,而是表达得很水,故事性太差,逻辑比较牵强,要是有泰坦尼克号那种叙述能力,没人会嫌弃你讲爱情。
好了,不吐槽了。
最开始想看这部影片,其实是报有期待的,因为之前也简单的了解过罗汉寺在汶川大地震期间的故事。
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这个故事最大的矛盾点在于寺庙的传统与女人的关系。
如果没有发生大地震,没有人会去想在寺庙里生孩子,也不可能。
但事实却发生了,面对大灾大难,出家人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义无反顾的将禅房变成产房,而更巧的是救灾期间,这里共诞生了108个新生命,这与佛教的108罗汉不谋而合。
当然,这是一部官方的“宣传片”,甲方不可能让你去宣传佛家,其实这里的重点讲的是人性,这个高度是要有的,这远比讲爱情来得更有意义。
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性是丰富且细腻的,解放军的义无反顾,老百姓的互相帮助,有惋惜,有感动,但情感的表达绝不能大手大脚,粗糙的表达,不可能让人深刻,所以这个题材情感的载体就放在罗汉寺的僧人与孕妇之间,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最终达到宣传的效果,又不失为一部有深度的故事片。
细节就不做分析了,整体没有电影的质感,我多次以为在看爱情故事的连续剧。
对不起罗汉寺和当年亲身经历那场浩劫的人,人间大爱拍成脑残青年恋爱。
导演,编剧,你们是不傻!
浪费公共资源!
不会编,你们照抄真实事件会不会?
白瞎了吴京的客串。
两个男女青年手机被停机了吗?
如果是没信号,打不通我也就信了。
再不济,发短信啊。
罗汉寺的比例太低了,本来是全篇重要的一个载体,最后弄了一堆什么乱七八糟的狗血剧情。
真的是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浪费叔花了30分钟看烂片。
快进都看不下去,还好片尾纪录片续了口气!
电影《一百零八》上映了,期待值蛮高的,毕竟这故事耳熟能详,作为经历过512的四川人,我对灾难感同身受。
起初还奇怪这么好的片子为什么排片如此之低,看完才知道这排片已经算给面子了。
特地跑豆瓣给了两分,一分给地震素材,一分给吴京,其它没了。
以下评论含剧透。
好好的素材,被电影糟蹋了。
素全法师答应灾民进罗汉寺,不仅是女人,而且是生孩子见血的女人,佛教的戒律全破了,素全法师内心斗争了足足一分钟,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起初粮食不够,素全法师亲自把守仓库,确保孕产妇能吃饱饭,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雨棚不够,素全法师下令把给佛像遮雨的棚子拆了给孕产妇用,有人不理解,法师表示这才是行善,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汉传佛教僧人吃素,为了保证孕产妇营养,素全法师允许在罗汉寺内炖鸡,僧人闻到味道呕吐,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周迅去当义工时发现奶粉不够,给张学友打电话,张学友立马寄来四十件自己当时代言的奶粉,这么好的镜头,对不起,没有;生孩子倒是有,但根本是一笔带过,第一个孩子出生给了镜头,然后就是在第一百零八个孩子早产上虚构了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出来,占据了电影最大的篇幅。
东北女和四川男的爱情故事,本来愉快的滚床单,女的嫌弃男的养的狗吃了自己口红发脾气不小心打伤男的,男的办事不戴套为了狗拔DIAO无情玩失踪,女的一怒之下化名要打胎,真的是女的刁蛮男的渣,忽然遇到地震,两人觉得对方还是真爱于是互相寻找,最恶心的是男方父母寻找女方的寻人启事贴满一堵墙,NM,地震期间失联人员那么多,就你家女人金贵,要一人占一大面墙,你贴完了别人怎么贴?
最后醒悟大团圆,这狗血剧情让人尴尬得脚趾头能抠出一栋楼。
如果是我拍,就会以一个小沙弥视觉切入:本来在学佛,忽然地震了,来了一大群带血的孕产妇,师傅怎么允许她们进来了?
师傅怎么连佛像都不遮去遮她们?
师傅怎么和我们一起去“围观”女人生孩子?
师傅怎么自己挨饿都要保证她们吃饱?
师傅怎么允许她们在寺庙里炖鸡?
哦,第一个小朋友出生了,真可爱呀,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一百零七个了,听说她们要搬走了,不能凑齐一百零八,也算是小小的遗憾吧……什么?
早产?
胎位是否正常?
出血量大不大?
产钳消好毒没有?
哎呀,羞,我这个小沙弥,都成了妇产专家了……第一百零八个小朋友出生了,这是佛祖的旨意啊,真高兴。
我终于明白了,学佛要守戒律,但只守戒律是不够的,只有行大善,才是真正的学佛啊。
《一百零八》电影大背景是汶川5.12大地震后,罗汉寺临时接收产科医院的全部产妇,在两个月时间内降生了108个孩子的故事。
在这个大背景下设计了一对因误会走失的恋人,最终重逢的爱情故事…仿佛《泰坦尼克号》的约翰和罗斯、仿佛《拯救大兵瑞恩》里的那个小人物、大背景小人物让影片从宏观和微观全景的展现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人文故事。
这部电影大背景恢弘,小人物设计有些失焦…20210630-15:46家中
当年汶川大地震的许多震撼画面至今都还记得,这是继抗洪救灾之后,又一次体现国人强大凝聚力和无私奉献的重大事件,涌现出许多光辉形象和动人故事。
在那段时期,大家纷纷捐款献血,各自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并不求出名也不求回报。
吴京在战狼大火之前,可能也没有多少人留意过他在公益方面的善举,谁能想到如今却成了越黑越扒反而越白的典型。
先是捐款100万元,而后赶赴现场与官兵同吃同住,身体力行的支援灾区,又默默地领养了两个在寺庙出生的孩子。
幸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在这部电影放映之前,短视频平台总能刷到108个罗汉娃的故事,吴京的好人好事也终于被更多人所熟知。
2021年第一季度,南都娱乐发布了一个“社会能量”指数的排行,第一韩红老师,第二位就是吴京,也是对他坚持做公益的肯定。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绝对是一个值得力挺的故事,也是一个不应该被人忘却的故事。
地点就是什邡市,情侣闹矛盾后女主要去打掉孩子,恰逢大地震,医院连忙保护转移孕妇,大家就这样进入了寺庙。
在寺院里生孩子,小说都不会这么写,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主持的当机立断真的是大善精神。
医院塌了、房子塌了、学校塌了,时时刻刻面对着生离死别,在这关键的时刻军人出动了。
当年的空降兵绝对是勇士,没有人知道那一跳是生是死,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被复刻,多少有些遗憾。
而吴京有限的客串镜头,倒是处理得像极了路人,这点挺好,没有过分突出,免得又招黑。
整个剧情的发展除了男女主的故事相对一般,其他都很有感染力。
一百零八个小宝宝一晃就十岁了,他们坐在学校前就是希望,在最后的采访和纪录片里,那个院长原型也很伟大。
同样还看到了李连杰、韩红、周迅、谭咏麟等明星的出现,不过还想提一位偶像刘德华,号召百位明星募捐筹款最后跪谢众人的一幕,也值得铭记
大家还是凑合着看吧,我是免费看的,如果是花钱看的话,不值得,不如等到网上有免费的再看。
我不知道导演明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故事切入点有问题,明明应该讲的是大爱,非要把小爱做为重点。
另外吴京虽然是客串,但看起来也太尬了,很突兀,看起来是强加进去的,而且看起很二,不知道是导演怎么想的。
顶流故事,一流诚意,二流剧本,三流编导[咒骂]这导演对电影艺术怕是有什么误解,一个好好的题材被拍成这样,我要哭了[大哭]我以为倒叙,一开始女主角半死不活的脸就一顿回忆,我以为回忆地震失去了爱人!
哪小的,是因为他们分手了what⁉️ 我带了包面纸带着全家老小去接受教育,那几秒的亲密戏让电影院仅有我们一家老小的三代人尬到宇宙边[再见][再见][再见]好评给解放军,医护人员,僧人好评给解放军,医护人员,僧人
Gay or European~~~~chips on you shoulder~~~~~OMGod...Omgod~~~~朗朗上口的好多好多旋律。有爱有爱。而且竟然偶遇Christian Borle,Smash的时候不出彩,没想到这里还挺适合演直男男主的~~~
真是肥皂。在英美概論選修上老師放給我們看的。
外教安利的,要写观后感的。
蠢电影
听过伦敦版赶紧过来打分,百老汇原版十分满分不解释啊
当年全班一起看的。
This musical really sprinted, jumped hoops, and back flipped, so other musical adaptions of movies can wALK. Love this and love the og movie all the same 💗
看了美女上错身和这个。。觉得这里的法庭玩玩一样的。。
舞台编排很赞,但是唱段设计和歌词有点不够精美,最喜欢的一段应该就是“gay or European”(划掉),“There right there”~哈哈哈哈
剧情虽然改的合理了,但好像弱化了女主,前半部分无聊后半部分精彩喜剧,后面的歌很好听我溺爱剧情改编,很喜欢青春校园中声调很高的女声。
我是看得很欢乐。
原来觉得很励志。
超好看!!!!歌也好听!!一开始还以为会比摩门之书难看一点,完全没有!!!里面的女生都好可爱!!助教也帅!!案子也很棒!(gay or eurupean简直笑死我了!)
Fun!要是有字幕版就好了,等二刷!
歌很好听 但是比起电影 音乐剧有一个我挺不喜欢的地方在于 男主的人设更丰满了之后 抢走了很多本属于Elle的光辉 本来是自己醒悟自己努力的大女主爽片 在她身边默默欣赏她支持她的男性角色突然变成了她的guider 又变回了最符合男人想象的套路了 唉
让人看完心情好好~大爱女主角这样的女生
最后了,当然不能够太差。
🙄️逃了出来。
舞台剧版比电影版好看多了!学长好A!学长好帅!
挺合格的爆米花电影,芭比娃娃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