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

霍元甲,Fearless,Legend of a Fighter,Jet Li's Fearless

主演:李连杰,董勇,孙俪,中村狮童,鲍起静,邹兆龙,原田真人,杨紫琼,衣世雄,钱漪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日语,英语年份:2006

《霍元甲》剧照

霍元甲 剧照 NO.1霍元甲 剧照 NO.2霍元甲 剧照 NO.3霍元甲 剧照 NO.4霍元甲 剧照 NO.5霍元甲 剧照 NO.6霍元甲 剧照 NO.13霍元甲 剧照 NO.14霍元甲 剧照 NO.15霍元甲 剧照 NO.16霍元甲 剧照 NO.17霍元甲 剧照 NO.18霍元甲 剧照 NO.19霍元甲 剧照 NO.20

《霍元甲》剧情介绍

霍元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霍元甲(李连杰 饰)年少时以稚嫩的霍家拳打败向他挑衅的小恶霸后习武信心大增,凭着对武术的悟性及热情,他的武艺根基日益深厚,成为天津赫赫有名的武师,可是其性情也渐变得浮躁傲慢,越来越好勇斗狠。得知徒弟被天津另一高手秦爷重创后,霍元甲不问原由闯入秦爷的寿宴,威逼其当场签生死状 与他比武,虽然最后他取得了胜利,但却因此赔上了他一生最爱的母亲及女儿的性命。大错铸成后,痛不欲生的霍元甲神志昏乱远走他方。后得某偏远村落的村民孙婆婆及其失明孙女月慈(孙俪 饰)的悉心照料,霍元甲复原了精神气,并开始领悟武学的真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谍海计中计旅程镇灵攻略第一季有泪尽情流天蝎第三季儿童十字军穿越风暴的家人冷战第三颗星忧郁小女孩孟菲斯蓝调第二季杀死伊芙第二季亡命徒破魔剑后代尝试第二季戏精女主桃花多烽火芳菲夜行盛宴八月十五闭上眼睛活着很容易久违的问候花花子弟无处可逃侍女准妈妈四重奏转瞬即逝枪长莫及残影余像非同凡响

《霍元甲》长篇影评

 1 ) 看了点历史书就在这里喷电影

电影是电影,历史是历史。

一群傻逼东西看个电影非要去在意他与历史吻不吻合,那么多的虚构历史的电视 甚至开头就打上本故事纯属虚构标语的电影 你们倒是去吠啊。

而且明明是动作片,你非要来死磕历史。

好比老子明明表演的铁头功,你非说老子的表演的表演没秀出金刚腿,其实是你们成功的秀出了一脑屎。

我只能说中国太多的人不配拥有好电影了,国之悲哀,名族之悲哀

 2 ) 看看动作戏就OK了

李连杰的电影,无论剧情怎样动作戏是不会让观众失望的,本片也是如此。

在好莱坞打拼多年的JET终于回来了,继方士玉,黄飞鸿后扮演传奇人物霍元甲,可能很多年看不到这么单纯的武打戏了,虽无太大惊喜但也非常过瘾。

中间穿插了很多说教的东西,希望把功夫的真谛和他的理念传递给大家,可惜过于教条主义了,特别是瞎子孙俪,整个一心理辅导员。

感情戏是硬伤。

执导过Freddy Vs. Jason的于仁泰并不是擅长感情戏的导演,李连杰同样不是会演感情戏的演员,所以影片中与孙俪的感情有点不清不楚的感觉。

影片对霍元甲的生平改动颇大,至少80%都与史实不符,虽然艺术加工是必要的但这么大的改动会让人对霍元甲产生错误的理解。

作为霍元甲老乡的我特意第一天上映去影院捧场,看完有点失望。

好笑的是影片的天津话竟然让一个乞丐说(说了好多遍,估计大家看完都记得倍儿清楚),其他人都是标准普通话,看来那时的天津人素质很高啊!

呵呵武学宗师霍元甲生平介绍天津西南20里处,离南河镇小南河村不远的地方,有个霍元甲文武学校,学校的习武场内,几十名孩子手持单刀,蹿蹦跳跃,呼喝连连,一招一式颇见功底。

也许孩子们知道,在武术大师长眠之地,尚武精神永不可失。

原来,小南河村是爱国武术家、精武之祖霍元甲的故乡,这里至今保存着霍元甲的故居和陵园。

    霍元甲,字俊卿,生于1869年。

霍家祖祖辈辈一直居住在小南河村。

当年,这个武术世家以种田为生,过着与大多数村民一样的农家生活。

霍元甲少年时期以打柴为生,其后当过脚行。

  1896年春天,霍元甲结识天津北门外竹竿巷怀庆药栈掌柜农劲荪,遂去药栈干活。

当时,药栈进货,每捆药材包重达五百斤,力气大的伙计两人抬一包还很吃力,而霍元甲能独挑两包,其神力为观者惊服。

一天早晨,药栈刚开门,只见两个八百斤重的轧路石碾堵在门口。

又有一天,药栈门前井台上有两个大青石倚立着,稍一触动即可将井台撞毁。

这两次暗中投来的挑衅,都被霍元甲飞脚挥拳,一举排除。

从此,“霍大力士”之名传遍天津。

  这段时间,农劲荪常给霍元甲讲古今中外趣事,使霍元甲大开眼界,明白了不少道理,也激发了他爱国报国之心。

  1900年,北京源顺镖局号称“大刀王五”的大侠王子斌来津,与霍元甲一见如故,霍元甲对王子斌尊重有加。

1900年旧历六月十八日,“大刀王五”在与洋人斗争中惨遭杀害,被八国联军斩首示众。

得知此事后,霍元甲与徒弟刘振声潜入京城。

趁夜深人静时,霍元甲爬上十几米的标杆抢回王子斌的首级,在《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协助下,将义士身首合葬,尽了朋友之义。

  1901年,有个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的俄国拳师到天津卖艺,声称“打遍中国无敌手”。

霍元甲闻讯后,立即赶去要和他比武。

俄国拳师得悉霍元甲威名,始终不敢出场比赛。

最后,他登报承认自己藐视中国人的错误,灰溜溜地离开天津。

  霍无甲立志振兴武术,强种御侮,在家乡广收徒弟,传授拳术。

1909年,霍元甲来到上海,以“专收各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的勇气大长国威,从此声名远播。

  1910年6月,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叫“精武体育会”。

这也为霍元甲赢得了“精武大侠”的美名。

创办精武会仅3个月后,霍元甲便于1910年9月14日不幸逝世,民间一直流传,他是被日本人害死的。

孙中山先生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孙中山亲临大会,为“精武”会刊撰写序文,并亲笔题写“尚武精神”四个大字。

  如今,精武体育会已遍布国内外,尤其在东南亚一带盛行,会员多达几十万。

这个“以国术为根本,以武术为皈依”的民间体育社团,始终高举“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大旗。

  霍元甲去世后,先是安葬在上海公墓,1911年,他的弟子扶柩归里,将他葬于小南河村。

其妻王氏一直生活在小南河村,直到1960年去世,时年92岁。

    遗憾的是,霍元甲去世后,他的成名绝技“迷踪艺”同时失传。

 3 ) 李连杰老矣

李连杰的功夫,自从去了好莱坞就没有长进过。

20岁时候的他,武功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看过他舞醉剑的人,都知道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的刚柔并济的境地。

那个时候的他,如果和现在的四个世界高手切磋,相信对他的武学修为,能够更上一层楼。

可惜没有,接下来他就开始拍片了。

拍港片的时候还好,还是有相当的武学大环境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太极张三丰中,那套精彩的太极拳,至柔;精武英雄中,至刚的直拳和快拳。

这两个也成为他武学的颠峰,去好莱坞拍片,靠的也是这两样了,可惜,从此以后,都是吃老本,无所长进。

李连杰最后在念慈面前打的那套拳,痕迹太露,肩头过耸,用力不当,亏于仁泰还说非常到位,一次拍完,其实连太极张三丰的风采都没有,更加不用说突破,令人失望。

看过刘家辉的中华丈夫的,都会为其中的真刀真枪的7场中日武术对决喝彩不已,可惜对比面过于狭隘,只是中日武术,本出一源,其实是师父打徒弟,胜负早分。

本来很想看看霍元甲,到底能不能突破中华丈夫,因为我一直想知道的是,中国武术和欧洲武术的对决,是怎么样的。

须知欧洲的剑法,也是人类文明的精华。

不要夜郎自大的以为,中国剑法是世界第一。

欧洲剑法的快,准,优雅,是举世闻名的。

中国剑法太过花哨,转体太多,实战中很容易露出破绽被击中。

古人加入这么的动作,一个是为了修心健体,因为大幅度的动作和转动,可以引导体内真气流动,促进身体健康。

二来是快速转体可以增加剑的力道,把脚,腰,甚至全身的气力都传到剑上,这是中国剑术的精华,但是要达到这种程度,需要相当高的修为,还要内力相符。

笑傲江湖李连杰的舞剑,就是一种诠释,他的醉剑,是真实的见证,到底和欧洲剑法比拼,谁高谁低?

可惜,作为普通影迷现在已经是无从得知了。

只能记得小时候的小人书里面,说过,要用梅花剑法,以快乱的剑法,点中对方的手腕,方能制胜。

不知道到底是否如此,可惜可惜。

李连杰,一棵中国北方长大的良苗,到了南方得到了进一步滋润,南北兼收并修,可惜到了美国,吸收的全是糟粕,武学上毫无长进,回来以后已是面目全非,普通话也变了,唯有长叹一声了。

深深怀念:方世玉中,飞逸洒脱的意气少年黄飞鸿中,忧国忧民,年少稳重的一代宗师张三丰中,疯疯癫癫,大彻大悟的太极高手精武门中,刚猛强悍的民族英雄可惜,一切的一切,都已经随风而逝了,其实,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些片里面,都已经深入人心了,又何须在霍元甲里面,空喊口号呢?

 4 ) 智仁勇农敬荪

电影《霍元甲》应该改名叫《农敬荪》,因为农敬荪才是了不起的人物,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的真英雄。

※以下内容含大量剧情※ 农敬荪对朋友尽义,对国家尽忠。

小时候农敬荪替霍元甲抄书写字,无怨。

长大后,习文的他在乱世不能一展抱负,未有酸秀才的心结,下海经营沽月楼,搞得有声有色,腰缠万贯,却让霍元甲风光豪气。

霍最盛气凌人时,农敢逆耳忠言,苦苦规劝,甚至不惜以绝交来阻止霍铸成大错。

霍把沽月楼打个稀巴烂,最后惹来家破人亡,那时农早已与霍绝交,但农仍暗中为霍保存大宅宗祠。

霍洗心革面要从天津跑到上海打洋鬼子做民族英雄,路费还得农来接济。

霍终于在上海打出名堂,为中国人争了口气,农马上不记前嫌,跑到上海来道贺,甚至还未跟霍说好,便已把沽月楼卖掉,带钱来上海为霍开精武体操会。

精武体操会不是烂仔(流氓)馆,农为体操会立宗旨订会规,会长由霍来做。

农有接受新事物的胸襟和视野,他穿洋装戴眼镜,却没有当汉奸。

他教霍喝咖啡,叫霍走出中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农对事态世情心明如镜,早叫霍不要与四大外敌一次过对打,霍硬要把民族声名尽放在自己身上,到霍与日本的田中对打时毒发,霍说了一句每部戏最有人性的说话:“元甲,不要打啦,没有什么比活下来更重要。

”我把这句话转赠予所有想过轻言放弃生命的朋友。

霍最后要拼死一战,农带头叫了一个不亢不卑的口号:“自强不息”(注意:农不是愤青,他不会说:“打倒东洋鬼子!

”那样失格的话),让霍无论胜负与否,都已赢尽人心,日本高手最后也不得不服,举起霍手以他为胜。

霍元甲要花了几十年兼祸及亲友才懂得武术真谛;农敬荪老早便懂得大智慧,他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知识份子的典范,都是极少中国知识份子能做到的事情。

试想想霍没有农这个朋友会如何。

得朋友如农敬荪,死而无陷;我们国家如果多几个像农敬荪的商人,国家有救。

农敬荪处处为朋友为国家,家财散尽,却连风头都没有机会出一下,是不是很傻瓜呢?

如果你这样想,你才是个傻瓜。

***霍元甲在电影中不是第一英雄,算个第二可以吗?

不成,第二位的英雄是英国大力士奥皮音(O’Brien)。

奥皮音打遍天下无敌手,理应比年青时的霍元甲狂傲,但他被寂寂无名的霍元甲打败时,无恨,举起霍元甲的手以他为胜。

奥皮音不是只是一介武夫,也不需家破人亡才觉悟。

奥皮音是正宗英国绅士,尖酸刻薄的陶才子不是。

其实不需要什么一代宗师、武术至高境界,做人不要把胜负看得过重,服输,多一点大方宽容就可以了。

奥皮音和日本的田中最后都举起霍元甲的手,心服口服,中国人何时有举起对手的手的胸襟?

 5 ) 武术的人道精神

影片借历史上一个传奇人物讲述一个好胜斗狠的街头武夫如何经历沉浮成长为义薄云天的武学宗师。

阵容方面,主演李连杰武指袁和平白金组合,导演于仁泰不觉得如何了得,孙俪此片中表现中规中举,少数民族扮相挺好看。

影片开头很不错,旧上海法租界的贝尔亚大剧院,镜头从剧院上方天棚直接伸进去,倒叙的方式直接让霍元甲上台和外国人打擂。

霍元甲独身一人PK四大西域顶尖高手,头三场中国拳、剑、枪对阵英国拳王、西班牙击剑、普鲁士长矛。

拳胜于灵,身法灵动一击而走;剑胜于巧,转身犀牛望月剑锋穿过击剑的护手环,轻巧夺剑,很有趣,对西洋剑设计的一个小小讽刺;枪胜于变,对手长兵器时近身而对手气急败坏折断长矛时则充分利用兵器长度优势,冷静制敌,对比于那位比利时皇家骑队总教练则一味猛刺,心急气躁。

场内气氛达到高潮,镜头转向最后一个对手,面色阴郁的日本九鬼神流武士田中安野在诡异的音乐中森然端坐,至此打住。

开篇托足了气氛,留下期待和不安。

这是一部讲述武术精神的电影民族英雄跟民族仇家在武术上的平等和尊重,使这部片子有了国际主义精神。

导演显然是好莱坞风格的,希望通过李连杰的号召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的武术的人道精神和自强不息的中华美德。

 6 ) 霍元甲

『霍元甲』的剧本真是牛逼冲冲以小切入,由此揭开大的家国情怀,完成主人公由武师到宗师的蜕变。

全片并没有没有很宏伟的高调说辞,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所谓的武术精神。

电影中一个点睛之笔。

片头父亲因为对对手没有下关键一记重拳而败。

悟出武术真理的霍元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观众提心吊胆以为他终于要实现反杀的时候,元甲和当年他父亲一样收了拳。

突然和片头呼应,在我看来一下子将电影提了一个度。

话说农劲荪是什么神仙朋友??

简直就是中国式goodfriend模板。

朋友误入歧途时苦口婆心劝解,绝交后还匿名送钱还债务,元甲筹备精武门时、又变卖家产支持好友。

电影节奏安排很不错,没有多余的地方。

唯一的遗憾是最后元甲也没能回到乡下接月慈。

呜呜呜呜呜今晚我要看连杰的陈真(话说除了不二以外感觉他选剧本眼光都好好哦

 7 ) 为啥李连杰想洗我们?

当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想到了几个如果——如果你对电影的情节逻辑一点都不挑剔,如果你对角色“只讲哲理,不讲人话”有着绝对的宽容和忍耐力,如果你也并不是一个怀旧的人,不是打算去电影院找回上个世纪80年代看电视剧《霍元甲》的感觉,那你是可以去看一看这一部李连杰版的《霍元甲》的。

袁和平的武打设计在电影的前半部还是有很多独到的创意,非常过瘾,尽管从整个电影的打斗场面来看,给人的感觉是头重脚轻。

据说,这是李连杰最后一部武打片了,至于为什么,似乎还是一个没有抖开的包袱。

不过很明显的是,李连杰“悟道”了——从他面对记者的不问自答、滔滔不绝可以看得出来。

这很像一个孩子突然发现了一间装满玩具的房子,他要把自己的兴奋告诉给大家。

所以,李连杰说他拍的电影不是功夫片,是“武术电影”,他要借着霍元甲表达他从影26年来,对武术和人生的理解与顿悟。

于是在电影里,我们看见失魂落魄的李连杰从天津顺河漂到了我国广西或者云南那样山明水秀的地方(而不是漂进了渤海湾),莫明其妙地被救起并安排在某个村子一户只有一老妇和一个年轻女子的人家里,那个年轻漂亮的盲女孙俪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要给叫花子打扮的李连杰洗头,并在洗头时,意味深长地背诵道:“婆婆说,人要经常洗一洗,才能清清爽爽地走在世上。

”电影看到这一幕时,我理解李连杰了:他要通过《霍元甲》这部电影给大家洗一洗。

至于为什么他要给大家洗,完全是李连杰悟道了或者被启蒙了。

悟道当然是一件好事,他要跟大家分享,他要给大家启蒙。

如果你不想在电影院被人洗,那你看这部《霍元甲》可能会很生气,或者哭笑不得。

我们可以承认李连杰搞懂了一些关于武术和人生的道理,但这跟搞懂了什么是电影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最起码,他不明白一个事实:观众掏钱进电影院跟进澡堂子的预期是不一样的。

如果拍了一部电影,就说我这不是功夫片也不是动作片,不愿意投靠任何一个类型,这其实是对电影、对观众、对商业三者的不了解和不尊重。

诚如李安所指出的,华语电影的问题是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类型片模式。

在明明是商业电影的操作中,我们的制作人或者导演还是太随心所欲、自以为是,大家都不肯摸索、总结和遵守适合中国市场的本土商业电影的规律,我们就永远拍不出成熟与成功的商业电影。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电影人要给观众洗一洗,而是电影人自己把脑子洗一洗。

拍类型片并不丢人,丢人的是我们根本不会拍类型片。

 8 ) 拨开迷雾见真淳

但凡演了霍元甲的演员,似乎都和佛教有着某些联系,不知这是巧合还是注定,早些年演电视《霍元甲》那个姓黄的演员,演了霍元甲之后就出家了,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

现在演电影《霍元甲》的演员李连杰据说也是个佛教徒,而且就在演这部片子的前后,还在到处大力宣传佛学禅宗,就连这部电影,也有很多佛教哲学攀附,让我觉得蹊跷,我看了霍元甲身平,没发现霍元甲和佛教有什么联系,可能连霍元甲自己也没有想到,怎么演了自己事迹的演员,都和佛教那么密不可分,难道自己身上有什么宝相庄严的东西,让人只能用佛教去诠释?

或者,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巧合。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评论,我觉得霍元甲是部很不错的片子,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部武打片,特别是近年来的武打片来看,我觉得还处于上乘。

武打片需要什么?

该有的要素全有了,画面也好看,动作也流利,情节也清楚,逻辑也合理,哲学意味深厚,励志效果明显,抑恶扬善,除暴安良,还顺带宣扬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部电影,有的可以成为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供后代传颂,其余大部分也就是图个新鲜热闹,就像人的大脑,你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念头都精彩绝伦,每一个决定都完美无瑕,人每秒钟要产生多少个念头?

有多少糟粕只有自己最清楚,道德和人格,用最粗俗的方式来演绎谁都会,优雅和完美的品质只是人的一箱情愿,人无完人,电影无完美的电影。

这是规律,无法更改。

所以,我觉得《霍元甲》是部不错的电影,看了就看了,没那么多头绪,没那么多纠葛,就跟李连杰的拳脚一样,干脆、利落、有力。

再者,我们对一部电影的好坏做出判断的确要小心,自从看了《无极》之后,不是有人说该给张艺谋平反了吗?

今天看报纸,又提到《无极》,说是在欧洲首映了,陈凯歌骂《馒头》的作者了,还说要告人家。

其实说句公道话,《无极》要是没那么夸张的宣传,悄悄的放了,也许不一定会受到那么多的批评,你自己把观众的胃口吊的那么高,结果放出来之后又达不到人们心理预期的高度,能不招人骂吗?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到现在《无极》还不能从人们心里淡去,恰恰说明了人们开始对它寄予的厚望,从这一点上来看,陈凯歌应该感动,至少人们原先非常信任他能够拍出好片子。

再者说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真理,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离这件事情发生太近,基本上是没办法客观的,衡量一件事情的成败好坏,可能要等这件事情过去很久,得到尘埃落定,月朗星稀,才会拨开迷雾,见到真淳。

 9 ) 武将马上安天下,文官执笔定乾坤。

连着看完了方方的《乌泥湖年谱》,又接着看了《霍元甲》。

所以看东西的角度会有所不同,可能没有民族大义,可能没有快意恩仇。

霍元甲幼时多病,想要习武强身,他父亲被打败,他如遭受奇耻大辱,他被其他孩子打败,就发誓要赢。

这份坚持一直到了他长大成人,武功奇高,但是内心还是一个怕输的孩子。

他的冲动,他的莽撞,他的粗豪,都是因为他就是一个武将,一个地地道道的用行动来说话的人,他爱热闹,他爱喝酒,他爱打架,因为这些是他擅长的。

所以最终他也用他擅长的方式走过了一生。

那是他的唯一擅长的方式,简单而不简约,让人思之感慨。

想起张爱玲曾经写过的那句话:武将马上安天下,文官执笔定乾坤。

一种最单纯的逻辑。

也是最美好的逻辑。

 10 ) 霍元甲、新周刊、豆瓣以及其他

晚上跟猪一起看《霍元甲》,礼拜二是半价票,20元大洋,开场40分钟愣是没看明白导演意图,就一个武士,生下来就不爱读书,偷窥别人练武,最后自己竟然奇迹般地成了武术高手。

他愣是要争个天津第一,这个决心来源于小伙伴对他的欺负,我说的是这个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不健康因素的干扰,所以形成了一种反社会人格,这从他小小年纪便站在擂台上宣布“我一定要打败他”就能看得出来。

后来,在小农主义思想的主宰下,他杀了天津另一个武士,并如愿以偿成了天津第一,与此同时,从小跟他玩大的政治上正确得如同霍元甲爸爸妈妈一样的农姓好友跟他决裂了,他的母亲女儿也被复仇者杀死了。

他也许是万念俱灰,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南漂到了镜头上看是湘西片尾字幕上看是浙江的一个水乡,遇到了一个能准确将秧苗插到洞里的瞎子寡妇,并产生了没有肌肤之亲的奇怪恋情,并组建了一个谁也搞不明白的家庭团体:一个老奶奶(名叫婆婆),一个寡妇瞎子,一个霍元甲。

虽然村里的人年年都上坟,但只有在第七年上坟的时候,霍元甲突然想起他也许应该回天津给母亲大人烧柱香了。

至此,莫名其妙的,所有对白都充满教化、励志意味并完全能做《莫愁》等三元八角杂志的卷首语的,没有任何时代背景的(不信让主人公剪掉辫子试试),情节不知在靠什么推动(也许是霍母的教诲、霍女的那个不知是什么东西的礼物、霍父那一未劈下去反遭人攻击的巴掌)的近1个小时的冗长叙述才算结束。

啊,谢天谢地,大侠终于回到了天津!!

天津是个好地方,真他妈好,7年前(1900)只有中国人没有外国人,7年后(1907)大街上耀武扬威的都是他妈的外国人!!

“搞外国人”——霍元甲突然领悟了侠之大者的真正含义:以前我他妈的只知道跟同胞打,只知道争这个狗屁第一,现在我要为国为民,不跟同胞比武了,就跟老外比。

这个转变让跟他已经决裂并发了一笔小财(不知道他那饭馆是怎么重新装修好的)的农姓玩伴兴奋不已,于是送了一笔钱让他开武馆。

啊,两个人在一个以茶代酒(李连杰显然不怎么会喝盖碗茶,当在《大汉天子》中饰演卫青的粗人农劲松连托盘一起抓起的时候,李显然只抓起了盖和碗,这为他跟日本武士论茶做了铺垫:茶无高下,茶托当然也可有可无了)的饭馆又论起了为国为民之道,李氏拙劣的中文发音外加跟张铁林黄阿妈一摸一样拿捏的手势和面部表情,让人觉得霍皇帝肯定得到过孙中山先生的手把手指教,才有今日的亲民(市井+做作+儒+胡椒粉)样!

大侠到上海开了一个武馆,打败了三个西洋外国人,最后被一个日本外国人暗算,但他明明吐血不止,结果还是死在了台子上,在他死的同时,日本武士的荣耀(虽胜但不承认胜)被彰显出来。

影片本应戛然而止,但那个寡妇怎么办?

导演肯定看过张怕之的《星愿》,于是让李连杰幻化了一下下,让寡妇瞎子流了一滴清凉悠长的泪, GAME OVER!

继《无聊之极》之后,今春的喝碎片彻底玩完,呜呼,无比怀念冯小刚大爷,没有你的日子里,春节他妈的还叫春节吗?

被《无极》差点搞晕,被春晚差点恶心死,本想让霍夜给咱长长精神,没想到霍爷就这么被糟践了一把。

狂吐不止,所幸还有2本《新周刊》,还有1份《南周》,还有一份《天涯》能消遣消遣。

尽管它们也开始自恋,开始莫名其妙,但毕竟,还能打发点无聊时光。

豆瓣是什么呢?

是一个网站,里面可以搜书搜碟搜音乐,自己看完还可以卖,不错不错,推荐一哈。

俺在上面搞了两个豆瓣,一个是第一驱动(卖稿子的),一个是内容消费商联盟(买稿子的),玩玩而已。

《霍元甲》短评

李连杰

10分钟前
  • liuqf1999
  • 较差

很久以前就看过啦。似乎从这片就开始,中国武打片肯定要打一个外国人才ok。

15分钟前
  • dancelu
  • 还行

白瞎我50块人民币

19分钟前
  • 南方♪
  • 较差

整个故事给人的感觉就是匠气过重,像是学生按照老师给的题目写出的一篇标准三段式作文,说教意味满满,呈现的主题和内容都非常刻意,难怪当初遭到霍家人投诉(编剧戏多)。同样的时代背景、人物传奇、武学精神,跟二十多年前同样由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一比立刻高下立判。

24分钟前
  • 张苑希
  • 还行

想快节奏有武术又有哲理就看普通版,想要体验完整剧情看说教文段就看导演剪辑版。尚武精神,据说是李连杰收山之作,后期能感受到一代宗师的风范(我以为,世上的武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习武的人才有强弱之别,通过竞技我们可以发现和认识一个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真正的对手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国人当自强,洋人瞧不起我们,也确实这么多年来,我们自己人总是打来打去互相瞧不起让人笑话,洋人把我们当成是DYBF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有些人自己有病都不知道,而更可怕的是有些人知道有病而不去根治,还逞匹夫之勇),可惜前半段年少轻狂家破人亡不懂珍惜

27分钟前
  • 65437988758
  • 推荐

编剧编的有点意思,故事还是很有起伏的,但是其中的内涵仍然是比较单薄的,曾公说:文人给财,武人给名。习武之人都是很重视名声的。这点确实从驶至终都体现了出来,但是表达的含义仍然是很单薄,我们在乎的仍然是面子这种很单薄的东西,而不是实际的实力。

28分钟前
  • William Wei
  • 还行

霍元甲那歌儿还真是配这片子的。看半截还特意又去找导演剪辑版重看了一遍也没发现高明多少,除了多了个莫名其妙的杨紫琼以及之前某些一个转场衣服都不是同一身了之类过于突兀的衔接没有了之外也没啥大起色,感觉重点想说人物觉醒吧所以结局很潦草,不过成长部分也讲得一般般,还有些很尬的台词。不过杰哥发现娘被杀之后仓皇找闺女那里演的还是挺好的,杰哥真的挺适合当爹诶!他好像也很少演这么张狂的角色。不过他这嗓子真的是。。。我感觉要洪熙官张嘴也这味儿可能真的会影响颜值。。。刚说完邹哥一辈子也没演过几个好人这就一跃当上了杰哥他爹!不演坏人的时候真是挺帅的。原来秦爷干儿子这么牛呢!要不是那时候棒子也正被按在地上摩擦,下毒这种脏活累活完全可以他们来,绝对保赢不用担心给你玩儿道义把冠军拱手相让。

32分钟前
  • 长琴
  • 还行

已经给高了,一切企图勾起爱国贼爱国情操来博得票房的电影都是纸老虎。

36分钟前
  • 长灰
  • 较差

因为追求商业片的戏剧张力,除了霍元甲这三个字个真实人物有关以外,剧情基本上是什么抓眼球就给你看什么的路数,所以激起了霍家后人的诉讼,此一弊也。导演一边最求视觉效果,要求一班一线武打动作明星打真的,但是相应的安全保护却不到位,李连杰直接从高台上跌落伤到脊椎,这可能就是他说今后罢演武打片的主因。加长版中有公映版中看不到的更惨烈的对决画面,这真的叫“不能播的秘密”。导演牺牲演员来成就电影,是可耻的。我们再也看不到飒爽的杰哥身手,是可悲的。孙俪比较违和,董勇中规中矩。其中的武打画面不美,有追求惨烈暴戾的嫌疑,和主流的武学审美有距离。

37分钟前
  • Quester
  • 推荐

怎么看怎么像少林寺

40分钟前
  • 陈小桃
  • 较差

看的是未删节版,里面居然硬加上去了泰拳,尼玛,为了拳挑世界,也不用这么急迫吧。

44分钟前
  • 只手撕天
  • 还行

看了这些霍元甲陈真叶问什么的,都不知道哪些故事是发生在谁身上的~ 对于霍元甲年轻时狂妄肤浅的演绎,李连杰显得特二!说教味过浓,太过主旋律~ 3

49分钟前
  • S@m
  • 还行

我喜欢的传记类电影就是这样,成长的变化才是重点。“活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李同学演戏越来越有陈道明的感觉了~

54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阿爹问:李连杰是不是穷疯了,连这样的片子都演……

55分钟前
  • 岚羽
  • 还行

当年把我看得热血沸腾

6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霍元甲、越光宝盒、关云长......发现有孙俪做女主的电影烂片率基本为50%+

1小时前
  • 巴巴罗莎蠢猫脸
  • 较差

动作很漂亮,人物表演也行,失败在台词设计上

1小时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大学时报了一门选修课,叫电影欣赏,有一次放了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同班一同学看完之后问我们说:怎么没有十三姨呢?旁边一人告诉他:哥,这是霍元甲,不是《黄飞鸿》!😂😂😂

1小时前
  • 書衣偵探華斯比
  • 推荐

2021.09.14,霍元甲逝世111周年打卡。小时候就看过,为最后的悲剧收场难过了好一阵。武打动作真的好精彩,李师傅,你嘛时候再拍功夫片啊?

1小时前
  • Jasmine_长乐
  • 还行

找回曾经血气方刚的青春...

1小时前
  • 怂囧小赫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