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驹
Black Beauty,黑骏马
导演:阿什利·阿维斯
主演:凯特·温斯莱特,麦肯吉·弗依,伊恩·格雷,卡拉姆·林奇,克莱尔·弗兰妮,芙恩·迪肯,马特·里皮,比约恩·施泰因巴赫,帕特里克·利斯特,哈基姆·凯-卡西姆,亚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南非,德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简介:影片由阿什利·阿维斯自编自导,故事基于安娜·休厄尔1877年完成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原小说以“黑神驹”的视角进行第一人称表达,描绘出一部属于“黑神驹”的自传体回忆录。影片将着重描绘17岁女孩乔(弗依饰)与“黑神驹”(温斯莱特配音)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是“黑神驹”使乔走出了父母离世的精神创伤。详细 >
SIFF27 看题材对它期待太高了 拍出来的不符合期待值
马来西亚巫裔、华裔、印度裔三大民族表面和谐共处实则从不通婚融合,而不同文化身份的马来女性却遭遇着同样的弃婴之苦,贫穷、被强暴、疫情封城导致的怀孕等困境的展现跳出了点将式一字排开的生硬方式。外壳如此,实际上是一个生育困境里girls help girls的故事。观影体验:民俗风貌实在美丽,电影叙事也实在煎熬。
导演很好地呈现了马来西亚的多宗教多民族特点。但是还是建议男导演少碰/不碰女性议题。个人无法共情。Ivana片尾曲加分!
也就比想飞的女孩的导演聪明点儿
#2024TIFF 看了地母发现我去年也看了张吉安导演的作品,补个分
音乐最佳 还是符号法 为善良的男导演加分 看完登 再看这个解气
TIFF 37th 11.1 Q&A
亚洲式恐怖
宗教隐喻比较重#HKIFF49
#NYAFF2025# 还是张吉安的风格,敏感的社会议题➕宗教元素。QA导演透露前期采访了18位受侵害的女性。这种认真做功课的导演值得尊敬。
马来西亚的语言系统真是混乱。/HKIFF世界首映
看第二次发现了更多第一次没有留意的细节,但是还是没有改变不喜欢这部的感觉( )比上一部五月雪更易懂更明了一点的剧情,但是在这之下又塞了很多民俗、宗教之类的元素,以及听了映后感觉导演加入的这些元素及混搭组合让这部的表达非常个人化。看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能是对于性侵犯的处理过于正能量和理想化了吧。
过于冗长了 无聊大于惊喜 这片子让我本就无聊的香港之行更加无聊了
202508于槟城影院第二次看导演张吉安的作品,比上一次看《五月雪》要平和一些。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恐怖片,何时才能正视女性的困境
#27thSIFF UME影城(新天地)映后场电影本身不是很出彩,听完映后其实是构思很好的,想利用弃婴舱的话题来引发社会对性侵性暴力的关注
对于堕胎与弃婴的伦理问题,在看影片之前我大概会完全是一种支持进步价值的判断,对保守嗤之以鼻。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迟疑了,甚至不太有答案,很想问导演是否也是如此。导演在影片中最重要的就是,他悬置了这样的价值判断,而让角色真实的困境与抉择浮现出来,影片没有站在保守的宗教或事现代进步价值的任何一方,只是用对于角色的体认去呈现这个故事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堕胎或是弃婴,影片既在结尾解构了一种传统,但同时也去呈现进步的现代人始终无法回应传统里那古老的拷问,生命与母亲的关系从何时起开始发生?人如何面对一个由完全的创伤所带来的生命?我们断然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就像婴儿岛的存续一样,它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一个不完美的、勉强的方案,我们终究要诚实地去拥抱命运中那荒谬、不合理的痛苦与熹微却珍贵的喜悦。
新知+1,困意+10
4.5 hkiff49
今年到底还要看多少部妈妈咪呀的华语片?高产如张吉安真是做到了一期一会,这次再度使用已近打上自己风格烙印的静寞神鬼视角打造母职伦理议题,他的电影里乩童和鬼魂是永不会少的元素,只是影片里恐怖的不是超自然力量,而是处处漫漶膨胀的男性阳具威权,它与种族和宗教结盟变成了压迫女性的三座大山。但,好像也仅止于此。影片到底多深入地探讨了弃婴仓的存在悖论呢?说到底,它只是在讲述一个受伤女人遇见其他受伤女人之后内心掀起波澜的普遍故事,而现实中更复杂的意识形态交战与困境则隐退到影片后方,在旅游节目一般的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中成为弃婴仓里的一只鸟、网路上的攻击留言、电话里传来的坏消息。更令人费解的是迷影元素存在之必要。虽然影片偶有动人时刻,但在整体脉络下这些闪光变得无甚趣味。今年反复看到一些“仅止于此”的影片真是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