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Notre-Dame brûle,巴黎圣母院:火海奇迹(港),圣母院大火:世纪浩劫(台),Notre-Dame Is Burning,Notre-Dame On Fire

主演:塞缪尔·拉巴特,让-保罗·博德斯,米凯尔·奇里尼安,朱尔斯·萨多吉 ,热雷米·拉厄尔特,克洛伊·茹阿内,瓦西里·施耐德,艾娃·巴亚,内森·格吕菲,塞巴斯蒂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语言:法语年份:2022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剧照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1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2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3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4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5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6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13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14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15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16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17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18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19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剧照 NO.20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剧情介绍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场历史性的重大灾难悄然而生,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巴黎圣母院危在旦夕。16个小时的烈火焚烧,1200摄氏度的高温,融化的铅水伴随着浓浓毒烟,阻碍着消防人员前进的道路,一切似乎已无力回天。如此情形下,价值连城的荆棘皇冠,856年来人类文明的浓缩瑰宝又该何去何从?艺术和生命又到底孰轻孰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美容针大堡礁惊魂一百万分钟壬生义士传流氓经纪偷听女人心斯普林斯汀:百老汇音乐会恋爱大逃杀共产党人刘少奇第三种爱情大敦煌盲女至上之法监狱学警冰封启示录如何在网上卖迷幻药第二季绝命圣诞夜亲爱的小美人鱼九降风绝对知己寻找阿拉斯加女人天下夺天阙未确认进行式OAD回家过年毒醉心迷蜡美人载得有情人甜美的梦血结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长篇影评

 1 ) 人类种族的共鸣。

窒息。

焦虑到麻木,看到后面魂魄已经散了。

恍惚到极点。

看着巴黎圣母院被活生生烧了两个小时,泣不成声。

那种无助、悲痛、怀疑和恐惧到顶端的情绪这辈子都不想再体验第二次了。

教堂在燃烧,众人在祈祷,圣母落了泪,灵魂被击碎,精神未毁灭。

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发狠地乞求上帝保佑。

尽人事,听天命。

河对岸的人们吟唱圣歌祈求上帝庇护,保佑巴黎圣母院。

教堂北钟楼的消防员冒着死去的风险灭火营救。

这一刻,我们的思想和意识是一体的,互相连结的。

属于人类种族的共鸣和联结。

“当太多的事都陷入分裂、立场与观点不断撕扯的今天;用多种语言滚动播出的新闻报道,所有人都尽可能的祈福,那刻这里发生的事情将所有人都联结在了一起。

好像灾难没有将它彻底带走,或许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糟糕。

”we are all human.上帝会被打动,消防员解救成功。

我尽尽人事,上帝就会庇护。

人祸,还得人事来解。

禁止吸烟但随意丢弃的烟头,鸟儿啄过的老化电路,老旧时常误报的警铃,第一天上班的安保人员,掌管700把钥匙却度假的核心人员,上一秒开走的列车,爆胎又断脚踏的共享自行车,层层叠加但无用的行政制度,拥堵瘫痪的交通,寸步难行的消防车,视若无睹的各色行人,作秀给总统看的假消防指挥中心,拿错了的假荆棘王冠,破裂不稳的水管,水压不足的消防水枪,逼仄挤人的300级楼梯,被关住的阁楼门。

what a chaos.法国就是如此混乱无序又如此地浪漫美丽。

所幸,藏品全数搬出。

荆棘王冠完好无损,耶稣圣血和基督十字架残片都得以保存。

年迈苍老的神父流尽了泪,仰头看天。

我不也是么。

 2 ) 生命和艺术同等重要

没有因为太困不想起床就错过这部电影真的是非常正确的事情!

各种各样的巧合与意外酿成了一场非常紧急非常严重的灾难。

作为完全按照现实所拍摄的电影,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小差错是真实的,就像一些生硬的虚构剧本强行地安插了那么多阴差阳错,原来现实比人为设计的世界更荒诞啊。

喜欢作品中描绘出了艺术、宗教是属于全人类,不被种族、国界、年龄所局限。

喜欢它拍出了女性消防员的无畏和坚韧。

喜欢它毫不避讳地描写出“政客在听说后都蜂拥而至来到巴黎圣母院”、“给总统一个备用指挥车,不要让外行来自以为是地掺和”。

对于那些酿成大错的小人物的疏忽也不以为然,作品没有煽动我的愤怒情绪,反之我只会感叹人类是非常自傲自信的生物,我们认为的习以为常与理所当然居然也会在某天被打破,在每个瞬间都能毫不放松地保持警惕或许是反人性的吧。

喜欢影片中反复穿插了真实的巴黎圣母院燃烧的画面,一直在猜这个是电影拍摄还是真实记录片段让我觉得很有参与感。

老奶奶打电话请求救猫的设计很巧妙,最后没有给出结局也是留白的处理。

我有点小意外这种看似不太相关的内容也会被保留下来,看到别人说猫暗示的是巴黎圣母院的状况,觉得真是草蛇灰线。

我一直在思考无价的、寄托了全人类共同的信仰、代表了千百年来宗教意义的艺术品和看似数亿生命中的人类的生命该如何取舍。

感觉越长大越能明白人生中有太多的电车难题。

但生命的意义或许在于它是每一个个体唯一真正能够拥有的最宝贵的拥有。

虽然内心会觉得那种煽动情绪的集体性的事物感动是我小时候才会做的事情,但是看到所有人义无反顾地支援还是会觉得眼睛酸酸的🥺

 3 ) 缅怀法国荣光-3:法式自大绝不相信发生八百年一遇火灾。

Jean-Jacques Annaud是国际化制作和注重吸纳好莱坞式叙事的法国导演,否则好莱坞不会请他执导《兵临城下》。

80岁的他依然沿袭法国式自然主义手法,克制渲染,但叙事非常细腻写实。

整体态度不置褒贬,但从电影语言来看,对巴黎圣母院管理当局管理水平之陈旧低下还是持一定批评。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片名非常有力,在法语语境下,联想可驰骋数个世纪。

是否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人民的愤怒,或雨果不朽著作《巴黎圣母院》的续章还是颂扬拿破仑的传奇?

都不是,是巴黎圣母院发生了不可能发生的火灾。

影片对火情酝酿失控前有极其细腻的表现,也是给傲慢的法国人一次又一次反思挽回的机会。

开篇几分钟,迅速进入首次预警。

楼顶维修工人切割作业疏于管理酿火种。

火灾凶兆2,经年积累可燃垃圾。

暴露管理死角。

凶兆3,燃烧烟头被风卷入中庭森林,是第二处明火。

凶兆4,电路过载,加剧高温短路产生火花风险,

凶兆5,高度助燃可燃物的处置态度即表明绝不相信火灾的发生。

凶兆6,7,8,鸽子啄啃电线,电气设备严重老化失修。

操作电子敲钟的工作人员对钟声异常毫无戒备。

凶兆9,电路短路导致第三处明火。

凶兆10,15-L1号烟雾报警器报警。

细节镜头令人感叹。

凶兆11,电脑误读误显报警信号地点文字为:阁楼圣器收藏室。

但报警代码正确。

凶兆12,尽职黑人员工查阅地址代码簿,清晰显示:圣器室代码为15-L12,而非15-L1。

因此电告上级。

凶兆13,年迈工作人员接警报探查圣器室无火情后,对系统误报习以为常的他迅速离开。

头顶中殿森林的浓烟已经冲天,毫无察觉。

凶兆14:15-L1正确地址为:阁楼中殿。

两名工作人员到现场发现明火两米多高。

拍照报警后拔腿逃生。

对眼前灭火器完全无视。

当然这种管理水平,灭火器随时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最后一次挽回的机会丧失了。

此时距首次烟雾报警约半小时。

影片后段,巴黎消防总队负责人(中将军衔)在火灾指挥现场,对总统马克龙有一番解释:消防队员可以舍身营救人命,但是不会为抢救无论多么珍贵的石头或木头而冒险牺牲生命。

价值观接受吗?

巴黎圣母院400吨铅板屋顶溶解,沿gargoyle(滴水嘴兽)倾泻而下。

如同描写法国著名火山科学家夫妇纪录片《火山挚恋》中的恶魔锅炉在焚烧。

2022《火山挚恋》。

恶魔锅炉焚烧吐焰1200年前,查理曼大帝种下了1300棵橡树。

12世纪,法王路易七世砍伐这些树龄超300年的橡树,用其完整的树干建造了巴黎圣母院中殿宏伟的穹顶,法国人自豪地称其为森林。

并坚信如此庞大的木结构绝不会燃烧。

延伸阅读:缅怀法国荣光-1: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35412/缅怀法国荣光-2: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443022/缅怀法国荣光-3: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582715/缅怀法国荣光-4: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652749/缅怀法国荣光-5: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671278/缅怀法国荣光-6: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768275/缅怀法国荣光-7: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939223/

 4 ) 激情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我觉得影片应该改个名字,就叫激情燃烧的巴黎圣母院。

让看的观众一个个激情燃烧不已。

  从头到尾充满着让文保窒息令消防心梗的各种无语事件!

  我说的不是电影,说的是巴黎圣母院失火。

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法国是革命老区了,我一个中国人看得都要揭竿而起,更何况是法国人。

  巴黎圣母院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法国的精神象征。

世界上还没有哪座建筑,既是宗教圣地,又有世界名著,还是名胜古迹。

一个为法国国王加冕的主教座堂,在三重buff叠满的情况下,居然能失火?

这个事情本身就很离谱!

  更离谱的是,在21世纪科技发达的今天,竟然烧掉了?

看到影片中呈现的匆忙混乱和不知所措,真的是让人着急。

  开屏就是文保单位禁烟区抽烟,无保护金属切割,经年垃圾堆积,易燃品随意堆放等多重雷击。

  刚开始失火时,最负责的居然是只受过两个小时培训的代班临时工。

如果不是他因为不放心代码的问题去打电话询问了上司,估计这个火还不知道要烧到什么程度才能被人发现。

  一个类似于1级文物的保护单位,消防系统频繁误报,居然无人理会。

  屋顶冒烟,居然无人报警。

  消防车被围挡挡住了,就不走了。

  圣母院的院长把钥匙随身带,还忘记了密码。

  教堂顶上在失火,下面居然还点着蜡烛。

  法国人做事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我估计一开始导演是想宣传一点法国消防伟光正的东西,但是估计后来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消防总队的队长不是担心巴黎圣母院会不会被烧毁,而是担心媒体和政客那边的问题。

不过最震惊的是,他担的心居然是有道理的。

领导来检查,居然搞了一个共享屏幕。

让那些自以为是的政客以为是自己在指挥,避免干预实际的救火情况。

不愿意为了抢救文物而让队员冒险。

想让法国总统马克龙替他下这个得罪人的决定。

  果然是两场大火在烧,太刺激了!

  云梯也没有,水压也不够,人还到不了。

消防员上去以后既没有水也灭不了火,还险些被困在屋顶下不来。

巴黎圣母院里左一个门,右一个门,每一个门都还要上锁,而且都还要上不止一个锁。

锁上了以后也没有人来开门,非要人走到门前进不去了,跟下面通知,才有人上来开门。

圣物也找不到,找到的还是个假的,最后眼看着教堂硬生生的被烧塌。

  因为担心钟楼快要烧塌,所以就不派消防员上去。

最后还是要不听话的消防员上去亲自看过以后主动请缨,才肯答应派人上去。

  作为观众,真的看得是又气又急。

  导演用混合伪记录片的模式,巧妙的表达了他认为圣母院被烧毁完全就是人祸这个观点。

稍微吹捧一下法国消防,估计也就是为了平衡影片的政治立场吧。

覆巢之下无完卵,虽然大家都不是祸首,但是也没人无辜。

  圣母的表情早已说明了一切,人类真的是愚蠢又悲哀!

 5 )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我庆幸人们对这件事的记忆没有被拼合成一部纪录片,我们从而可以作为亲历者直观感受这场焚烧文明的灾难。

导演选择把镜头对准了事件中一张张或肩负重任的,或虔诚祈祷的面庞,由他们来讲述这个故事。

能看出导演在努力保持客观,仅仅反映现实情况,可还是有蛛丝马迹暴露出他心底的愤恨。

这股被极力克制的强烈情绪使得电影就像在风浪中漂荡,叙述失去了平静,但仍然扣人心弦。

我不知道法国人能有多么傲慢自大,能对这样一件无价瑰宝如此疏忽懈怠。

巴黎圣母院几乎承载着法兰西整个民族的记忆,对于一个宗教国家来说,这样一座建筑就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是所有人精神的依托。

他们竟以为建立起一个漂亮的体系装模作样,就等同于做好了完备的保护。

光是在影片中呈现出来的:施工人员随意丢弃烟头,飞鸟啄破电线,线路年久失修引发短路,木质结构里出现火星。

好在烟雾监测系统运行良好,感应到了烟雾出现,但是监视报警器起火地点显示错误,导致保安第一时间没有发现灾情,此时塔尖已经明显冒出阵阵浓烟了。

工作人员迟迟赶到,看见明火的第一反应不是设法控制火势,而是拔腿就跑。

画面上留给观众的除了他慌张的背影,还有安放在附近摆设般的灭火器。

讲巴黎圣母院的安危交给这些人,就好像让一个农夫去指挥远征的大军。

事情发生了。

目光转向城市的相关部门。

消防的应对已经足够好,他们最快地确认实情,迅速地整装出动,不过在赶往火场的路上被瘫痪的交通缠住了。

巴黎圣母院不能出事,消防的顶头上司亲自临阵指挥,还果断借调了别处的增援力量,警察控制周边现场,特种部队镇守文物,他们在一团乱麻的混乱局面里竭力保持平衡。

但接下来的灭火过程就太叫人心焦了。

消防水管锈迹斑斑,一加水压就破裂,勇敢冲到一线的消防员无水可用。

那个熊熊大火前一条纤细水柱的画面可以再拉大一点,来突出杯水车薪的无力和危机当头的荒诞。

将军特地弄来的灭火机器人,以为没有擎天柱那么大也要和大黄蜂差不多,没想到就一小玩具车,开过倒塌的建筑碎片都费劲,水枪开到最大都够不着教堂的天花板。

果然电影里都是骗人的。

整个工作里最让我不满的是马克龙总统到现场去。

这就纯粹是去添乱的。

1966年,英国发生严重矿难,夺走了一百多条人命。

虽然伊丽莎白女王被世人诟病,说她时隔8天才来到现场慰问,但女王很清楚,她的前往会让当地官员想着如何接待自己而不是关注救援,那完全只是作秀。

而马克龙太懂政治游戏了,他一前往,让现场负责人花时间同他握手,汇报火灾的最新情况,再留下几段面色凝重的视频(这个相当关键),一个忧国忧民的理想领袖形象就这样打造成功了。

精明的政客就应该完美把握住每个风口。

让我潸然泪下的,是法国人自发唱起颂歌祝福的场面。

这也让我重新思考宗教信仰的意义。

曾经我坚信自己是个无神论者,所谓的命中注定也是事在人为。

但是渐渐地我发现,确实有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

他们创造了上帝来安慰自己,那些不受控制的结果能够被自己的信念所影响。

不然,在手术室紧闭的门里,决定亲人生死命运的是什么呢?

巴黎圣母院的悲剧酿成了,是法国的不幸,也是全世界的不幸。

但谁知道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度发生呢?

这是相当有可能的。

我还有那么多地方没去过呢啊。

 6 ) 脾气火爆的人不能看的电影

看的时候一人包场了,看得对废物法国人火冒三丈。

前面可以说是安全隐患大合集Be like燃烧的烟头,破旧的电线,随手放置的易燃易爆品,显示错误起火地址的报警器,没怎么培训就上班的安保人员,消防车出动行人车辆不让行,到场发现消防栓年久失修水压不够,调船去抢救结果有水闸,云梯不够高从外省调堵在路上,高科技巨人灭火机器人是废物……还有所有圣物藏品用的钥匙保管,有800把钥匙在一个人手里,起火时候那个人在凡尔赛,等他经历波折赶回来拿到正确钥匙进去抢救荆棘王冠的时候,忘记保险箱密码了!

给另外记得的人打电话,结果因为围观起火的人太多网络堵塞打不通只能发短信,等回复的时候手机电量只剩下2%!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消防队上将把所有进去救火队员撤回来然后跟马克龙说我不能牺牲人命去救石头,最后的办法是志愿者敢死队但是必须你下命令了这是你的责任,马克龙没说话过一会有人来给上将说他沉默就是表示默许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7 )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强][强][强][强][强] 这部片太强了!!!

太太太太太好了!

这张票买太值了!

广角的巴黎圣母院穹顶、航拍飞翔视角的凡尔赛宫园林、画廊一样的爱舍丽宫、真实的巴黎街头、虔诚的礼拜和悠扬的圣歌(这个花几万块去当地旅游都绝对不可能看到,宗教场所做礼拜是不对游客开放的)、巴黎的警察局和消防队(从工位看到更衣室再到消防犬舍,阳刚英俊的男消防员和铿锵娇艳的女消防员)、巴黎叶绿色的共享单车和宽敞便捷的公共巴士…朴素到市井为猫咪流泪的独居奶奶,神圣至教堂收藏的耶稣基督的荆棘冠…我至少在片中听到了7种不同国家地区的语言,也看到了新时代的科技救火机器人,不同时段光影下的巴黎全貌…全程不断以惊艳的第一视角,还原呈现了那场火灾的来龙去脉,每一出细节…内容含量太丰富了!

摄影封神,每一帧定格都够开展;声场做得那叫一个绝…钟声、琴声、火焰声、水声、人们的歌声、散场结尾曲我闭上了眼睛,真的犹如被带到了圣界!

导演快八十了仍然热衷于创作,艺术性和商业性衔接得精妙绝伦。

今天的我会为文物坠毁的那一刻惊座心痛,会为洁白圣母像眼底滚落的墨泪而摇首叹息,会为片中无数当地市民及各地游客虔诚的祈祷歌唱而崇敬震撼,会为那句“教堂可以重建,但牺牲的消防员的生命,和破碎的家庭无法挽回”而思考对比东方“大家”和“小我”之间的价值取向。

故事最终以美好的结局收尾,火势被扑灭,没有人员伤亡。

生平第一次,为没有爱情填充渲染、没有生离死别煽情的佳片而痛哭流涕!

真情实感不能只靠那些刺激多巴胺的东西来维系。

悲剧引人念念不忘屡见不鲜,但圆满结局的剧情能做成这般耐人回味富具浓重感染力……或许这就是天才吧!

 8 ) Burn with fire

作为首部在国内公映的法国IMAX电影,本片确实能让观众产生一些共鸣。

当象征着一个国家文化标志的建筑,在烈火中熊熊燃烧,似乎是将过去璀璨的文化撕碎点燃,在夜空中焚烧殆尽。

所以,最后巴黎的市民们围着圣母院齐唱《Amazing Grace》时将影片的主旨深化了。

另外,本片的拍摄叙事手法很有半纪录片风格,没有太多波澜起伏的突发事件,只是真实的展现消防人员在接到灭火指令后,如何一步一步进行灭火,以及想尽一切办法抢救出圣母院里的珍贵文物。

整部影片的画面没有太多炫技的成分,但却让人看着很入心,或许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就是当时圣母院燃烧时的情况吧。

最后,强烈建议在所有的历史文化遗迹里都严禁明火,防火安全,人人有责。

 9 ) #电光幻影#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原版,集中了所有的悲哀,在人文历史的天枰上,摇摇欲坠。

#电光幻影#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原版,集中了所有的悲哀,在人文历史的天枰上,摇摇欲坠。

原本以为这是一部纪录片,仔细看了看,原来是部剧情片,虽然故事以当年巴黎圣母院的火灾为背景拍摄,但是整体故事情节据说是大面积的资料信息还原,算是拍摄程度的一种记录吧。

于是期待感增加,事实上整体的观赏度也还是比较高的。

不过不得不感叹,整个救援过程除了看着揪心之外,还是有点糟心的感觉,不是拍摄的不好或者其他问题,而是当重大的事件和灾难发生后,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科技和社会的地球,能够给予的反应和解决能力,其实还是挺有限的。

人类的历史瑰宝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点点累积,是智慧和进程的代表物,也是岁月和时光的负重者,他们固然伟大和重要,但是也异常的脆弱与沉重,所以一代一代保护和推进他们的路程算是任重道远吧。

历史可能最终会埋没一切,所有的灰飞烟灭都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在丧进之前的这些岁月里,延缓寿命,是人与物共同的追求。

整部电影看得很着急,很多现实问题就在那。

解决不了,拥挤的人群,谦让和程式化的处理,狭窄的道路,力量和水压的不匹配,人类对抗火力的柔弱性,这仿佛都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大火会烧起来,也许有每一个步骤的意外,连锁反应发生,最终形成了一个结果,但是人类的历史,时至今日,当我们面对灾难与危险,以及日常的困境时,我们依旧是半束手无策的状态,还是很让人惋惜的。

历史的珍品其实也许是没有人命更宝贵,但是他们颤颤巍巍、摇摇欲坠的等待着被保护和救援的样子,不能开口说话,不能挪动前进,不能自救和求救,真是莫名无语的悲伤感。

哭了很久,还是觉得脆弱。

一切都很脆弱。

伸手救援,与等待被救,都是茫茫的悲凉。

我还是愿意相信,一切都有魂,愿失去的安息,存在的坚强吧。

作者:小佛搞特

 10 ) God is a verb

1. 巴黎的气质,自由 随意 所以艺术 所以混乱。

消防栓漏水 消防车不足 没水 价值连城藏品钥匙只在一个人手中 反复狼来了式火警 路况 街区 对消防员生命的看重重于百年地标和藏品。

这些都毫无效率,放在中国牺牲几百个人也要第一时间救回的程度。

但是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巴黎人的气质,对自由和生命的追寻 一次次革命 没有这些甚至不会有圣母院。

作为中国人我其实一直都觉得巴黎在吃老本,但是,战狼式全力扑救真的比看着它毁灭更好吗?

2. 我不是基督教徒,从石膏圣母像和植物编织的荆棘皇冠中看不到神的存在。

但看完这个电影我觉得,如果他真的存在,不在历史 考证 和景点中,他存在于人们相信他存在 为之眼含泪水寄托自己的愿望 为之受苦 疼痛 爱 和流血 为之一同唱圣歌共享命运的时刻中,god is a verb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短评

男友的爱在得病那天就收回了,他谁也不爱,女友独自承受,照料,得绝症的男友到最后一天,那爱成了日常的繁琐直至爱的消逝。面对被一个病痛折磨,身体与精神的亏空的病人,女主是一种无声的孤独,她也想一走了之,但两人的生命力都在消耗,她要亲自画上句号。

3分钟前
  • Haru🔥
  • 还行

很闷。最后看哭了。

5分钟前
  • ᴘᴇʟɪᴄᴀɴ'ᴛ
  • 还行

勉强看完,演技还可以

9分钟前
  • 黑猫警长
  • 推荐

Three and a half.

11分钟前
  • Twostupidzi
  • 还行

本来想看《芳芳》,网站抽风了搜的是芳芳内容是这部。挺喜欢影像风格的就看完了,那种漫长压抑、痛苦和绝望拍得挺好的

16分钟前
  • 春夏二象性
  • 还行

奄奄一息

19分钟前
  • 半刺
  • 较差

看得我奄奄一息额

24分钟前
  • Ronan 장남
  • 较差

压抑又平淡,想打死男主,患了绝症你就天下最大吗?

29分钟前
  • 王大鹿
  • 较差

四苦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

30分钟前
  • momo
  • 推荐

留住有情人

35分钟前
  • 黄小晓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