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爱与死亡

Love and Death,Love & Death

主演:伊丽莎白·奥尔森,杰西·普莱蒙,奥利维亚·格雷斯·阿普尔盖特,法比奥拉·安杜哈尔,派屈克·福吉特,基拉·波泽尔,哈珀·希斯,阿梅丽·戴利莫尔,邦尼·盖尔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爱与死亡》剧照

爱与死亡 剧照 NO.1爱与死亡 剧照 NO.2爱与死亡 剧照 NO.3爱与死亡 剧照 NO.4爱与死亡 剧照 NO.5爱与死亡 剧照 NO.6爱与死亡 剧照 NO.13爱与死亡 剧照 NO.14爱与死亡 剧照 NO.15爱与死亡 剧照 NO.16爱与死亡 剧照 NO.17爱与死亡 剧照 NO.18爱与死亡 剧照 NO.19爱与死亡 剧照 NO.20

《爱与死亡》剧情介绍

爱与死亡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剧基于德州杀手Candy Montgomery与受害者Betty Gore的真实故事改编,奥尔森将饰演Candy Montgomery。1980年的德州,Montgomery似乎拥有了一切,热爱工作的丈夫、一双子女、在新郊区的一所漂亮房子,可为什么她要用斧头砍死自己的教会朋友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照明商店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爱火花落水姻缘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没有怜悯的世界致命体香阴阳剑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乔安你好科蒂兹堡大逃亡科搜研之女第21季萝莉的时间我的守护天使加密货币江城1943孤魂记深空失忆新铁血战士不可思议的教室知情者冬荫功深海异兽不幸之家我们的时光印记如何将你遗忘幽灵传说办公室圣诞派对三嫁魔君糖宝男女

《爱与死亡》长篇影评

 1 ) 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

这部剧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最近的“高铁掌掴事件”,虽然因为各种视频爆料剧情不断反转,但之所以全网都在关注着被掌掴女孩的情况,盯着这一事件最终的走向,无外乎就是该事件的司法认定到底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

那么就该事件来说至少有三个疑问需要理清——什么是互殴?

如何区别正当防卫与“互殴”?

该事件能否认定为互殴?

著名法学大V罗翔老师在发布的一条视频中谈到:“法律,不外乎天理人情。

所谓合理性就是要代入当事人的视野,设身处地的去想问题,不要开启圣人视野,也不要开启人工智能的超理性视野。

我们都不是完人,我们都是理性和感性兼具的普通人。

”对于“正当防卫”,罗老师讲得也很透彻:如何区别正当防卫与互殴?

核心的区别是“正当防卫”是“正对不正”,“互殴”是“不正对不正”。

在“互殴”的行为中,因为双方的行为都是“不正”的,所以“各打五十大板”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双方都有过错。

可在“正当防卫”中不一样,“正”的行为是正当的反应,是无过错的,这就不该给予处罚。

回到本剧,前两集中年夫妻出轨的狗血桥段只不过是噱头,后半程的司法审判才是该剧的内核,因此该剧开篇即注明改编自真实故事,在实行“判例法”的美国,这则案件的确意义非凡,因为他将深远影响到之后类似案件的司法判定。

美国著名法学家,曾任美国法律与社会学会会长,斯坦福大学教授劳伦斯-弗里德曼在《碰撞——法律如何影响人的行为》一书中说:法律、判决、规则和规章从何而来?

实际上,它们都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力量的产物。

社会情境使法律成了其现在、过去与未来的样子。

活的法律是一锅热腾腾、乱哄哄的伦理和社会规范的大杂侩。

回顾人类的法律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法律的纠结。

有的事情,在以前是非法的,后来变成合法了。

比如,投机倒把罪,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不少人因此罪坐牢,九十年代才取消。

罗翔老师就认为:一个法如果失去了法的正义性属性,那恶法就是非法的。

罪行法定所要求的法必须是良法,必须是善法,恶法是非法的。

恶法非法的理论来自于启蒙时代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家们,格老秀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建立了完整、系统的自然法理论。

良法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法律的良善性,亦即法律的道德性,是法律本身所具有的使法律之所以能成为法律的基本属性,它构成了法律得以产生、形成、实施、遵守、监督的合理根据,构成了法律权威性、合法性、普遍性、规范性的理性基础,构成了法治的精神支柱。

法律必须首先符合正义、理性等道德要求,人们才能对它表示认同,法律才能发挥出特有的优势和功能。

不具有良善性的法律缺乏成为法律的资格,不是真正的法律。

良性的法制环境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土壤,而法的定义与尺度则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进步,希望未来我们也可以在捍卫个人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及财产权利时,少一点顾虑,多一份保障。

 2 ) 错位

似乎出轨这个题材,被演绎出万种花样,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唯一相同的是,大众普遍认为那是一场错位的人生经历。

从昼颜到廊桥遗梦,从不忠到失乐园,其实这些女性角色里有一个共同标签,她们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是美丽的女性,但她们也是被渐渐模糊化的失去个人色彩的人,渐渐被忽视,被定义成客体或者从属品的女人。

我很喜欢奥妹出轨前的各种准备,竟然要开会讨论出轨的细碎流程,夸张吗?

其实不,那是一个心理建设和摧毁自己从前“贤妻良母”生活的过程,破碎然后重建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逻辑,需要准备的东西实在不少,就这一个细节,很值得会心一笑。

至于很多人认为奥妹和胖子的不忍直视的床戏,“太棒了,”妹子说,我想也许在那时,的确是太棒了,毕竟人体最大性器官是大脑,她做了自己计划中的事,成功策划了一次性爱实验课,颅脑中的兴奋的确会说“太棒了,”当然这男的的确丑了点。

婚姻制度一定程度上反人性,因为人类贪婪,好奇,追逐新鲜感,只是人类还有另外一个伟大品质“自制力,”它让人自我控制,主动背负起责任、义务、忠贞、诚实。

婚姻制度让社会稳定,当然不否认有幸福的婚姻,那是一场机遇,和个人漂不漂亮,有能力没能力并不直接对等,那可能是上苍的恩施。

在理性和欲望中拉扯,不正是真实的普通人的人生吗?

只是普通人的人生没有那么浓墨重彩,没有激烈的表达和精心策划的出轨,也没有斧子和毁灭的结尾,有的只是被慢慢磨灭的热情和沉默的平静。

 3 ) 爱死机表示还少了机器人

爱死机表示还少了机器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4 ) 爱与死亡Love & Death

背景这又是一部根据真实案情改编的美剧,一部以线性叙事为主的犯罪悬疑片。

故事的原形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起杀人案,女主人公是一名家庭主妇,她不但拥有着美满的家庭还是教会和街坊眼里的的完美女人,但女主内心涌动着一种欲望,她渴望在常规的生活之外找到一种超越性的爱,于是她和教友Betty的老公Allan有了一段契约性的婚外情,正是这个“错误”最终酿成了一场血案。

两难两难故事法是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创设的一种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人“经历”道德两难的困境,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答案的方法。

类似这种道德两难法在很多案情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把道德、偏见和矛盾解构给大家看,并让观众体会其中的冲突。

本片中的Candy虽然出轨在先,但在遭遇得出轨知真相的Betty挥舞着斧头要对其进行砍杀的时候,观众是否会因为她出轨的背景而对正当防卫的动机产生双标的评判?

在整个事件中,观众将会如何为这桩惨案归因?

是简单的归结为“不忠”,还是从中看到更深层面的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我想每个人的评判都会映射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而这世界上大部分问题并非只有一个评判标准,人性又是复杂和矛盾的,看剧有时就是能从他人故事中锻炼一种辨明是非的逻辑能力,要得出一个客观的答案,观众必须对道德以及偏见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解构,从这种痛苦的角逐中再一次认识世界。

压抑本剧中女主虽然把自己的渴望描述成“超越性”的爱,但实际渴望来自缺失,这种缺失可以从影片中关于女主童年经历的描写中看到端倪,有一幕女主受伤躺在医院的担架上声嘶力竭的哭喊,而她的母亲并没有安慰她或是关心她的处境,而是责怪她这样喊叫非常丢人并做出“嘘”的手势示意她收声,这个嘘的手势同时在女主和Betty搏斗时引发了她的“应激”。

从这些细节可以猜测,这个“嘘!

”的手势背后暗藏着女主太多的压抑的回忆,这里有母亲由于过于在乎他人评价而忽略女主的“不被看见“的伤痛,有在一个精神极度敏感多疑的家庭长大的压抑和疲惫,也有为了维持一个完美形象而丧失自我的迷茫。

女主想要寻找的其实是那个早已迷失的自我,她想要通过“被看见”和“被关注”获取一种存在感,但她用错了方式,同时也无法预见可怕的未来。

完美剧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女主在杀死Batty之后竟然出现了一段自欺欺人的行为,她照常去买父亲节卡片、照常接孩子放学甚至去教会参加活动,她努力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心理学家在庭审中解释说这是一种“解离”的状态,我想这也跟女主的“缺失性完美”有关,这种完美主义正说明她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

女主母亲的那句“你这样别人会怎么看你?

”像一句魔咒,让她做任何事都要从他人眼中寻找自己,这可能也是她总能做到人见人爱的心理动机,但这种面具式的社会性人格并非自性,而真实的生活总是千疮百孔的。

对于完美的苛责和追求有时实则是一种逃避以及深深的自我厌恶和排斥。

价值与成长本剧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关于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妇在婚姻中的困境的。

女性在婚姻中贤妻良母的角色的价值有时候会与追求自我的价值产生矛盾和冲突,有些女性似乎终其一生都是他人的附属品,她们的价值感大多必须依附于他人才可以实现,作为女性如何在这种固化的社会价值环境中寻求自我实现和成长值得思考。

 5 ) 为爱变身暴力杀手,奥妹再开大

《爱与死亡》的底色是两个典型性的悲剧范本故事。

主妇坎迪与邻居艾伦出轨,艾伦妻子贝蒂得知两人婚外情后,拿出斧头试图捍卫自己的婚姻,不料被坎迪反杀。

这起“德州斧头杀人案”第一个悲剧范本在于坎迪的出轨动机。

坎迪是当地主妇圈里的名人,与牧师关系亲密,总能筹办出最棒的派对,儿女双全,家庭美满。

但看似美满的生活背后是她与丈夫帕特无趣的性生活,和日复一日的家庭劳作带来的社会价值的隐没。

在父权制和宗教的双重规训下,诸如坎迪这般的女人,其归宿通常都是家庭主妇。

这一悲剧性的宿命在贝蒂身上更为显著,不同于坎迪积极乐观和有参与社会分工的想法,贝蒂是一个完全的父权依附者。

她不愿丈夫艾伦出差远离自己,安全感和自身存在的价值完全由艾伦赋予。

并且贝蒂内化了父权对于女性价值的规训,自然的认为可以通过孩子再次获得艾伦的注意和青睐。

甚至她会采取极端的方法挽留自己认知中的权力中心--她的丈夫艾伦,从故意和学生出轨逼迫艾伦减少出差时间,到拿起斧头试图砍死小三挽救自己的婚姻,其各种突破道德伦理和暴力性的做法都来自于她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忽视。

于是,在人类天然对刺激的追求下,主妇坎迪决定做一些突破常规的事情,比如来一场婚外恋。

不同于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漠不关心的丈夫帕特,艾伦会认真聆听坎迪的诗歌,平淡无趣的性爱因为偷情的性质也变得有趣起来,更不用说艾伦有着坎迪满意的尺寸。

婚外恋的动机由此变得十分清晰,对内无法得到丈夫的认可和重视,坎迪转头寻求他者的注意,获得自身的存在感。

而这个婚外恋的对象是谁,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德州斧头杀人案”第二个悲剧范本在于坎迪的悲惨童年,也就是那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原生家庭的影响。

正如剧情里提到的一点,坎迪的体型比贝蒂小很多,她怎么可能是残忍砍下40多刀的凶手?

在心理医生的引导和不断闪回的案发现场片段下,我们似乎找寻到了缘由。

案发时,就坎迪视角而言,贝蒂质问坎迪与艾伦的婚外情,并且贝蒂嘴里一直不停的重复:“我不想再让你见到他,你不能再出现了。

”随后贝蒂拿起斧头准备攻击坎迪,两人在争执时,坎迪的额头被打伤。

两人的打斗声吵醒了外面的婴儿,贝蒂对坎迪说“嘘”。

就是这个声音唤起了坎迪童年时期被母亲过度控制的阴影,坎迪像灵魂出窍样挥起斧头,一下一下又一下将贝蒂砍死。

当坎迪回过神时,看到的已经是倒在血泊里的贝蒂。

童年阴影导致的“解离症”既是坎迪反杀砍死贝蒂的原因,也是她在法庭上为自己无罪辩护的理由。

小三砍死原配,居然被判无罪?

故事迎来了戏剧性的反转,为这个本就充满禁忌性的刑事案件又增加了更多的话题度。

相比于去年Hulu播出的同题材剧集《坎迪》,显然《爱与死亡》因为奥妹的演绎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

奥妹在本剧的演技极有层次,塑造了一个精明利落的主妇形象,从最开始的浪荡主妇到被爱滋润的幸福女人,再到事发之后的沉着冷静,“绯红女巫”的大银幕形象在她身上已看不出一点痕迹。

至于剧集的缺点,则在于整个故事缺少新意,出轨+凶杀的话题已经被消费到让观众失去观看的兴趣。

具有时代感的悲剧在今日看来也过于浅薄,配角人物也充满了浓厚的工具人属性。

刨除奥妹的个人魅力加成,《爱与死亡》总的来说只是一部合格的限定剧,与《坎迪》一样不温不火才是它的宿命。

只能说奥妹救了这部平庸剧。

 6 ) 不要让婚姻变成那个倒扣的碗

关键是男主没有抵御住诱惑 ps令人费解的是80年是冷战高潮,德州这个保守的传统共和党票仓 12个陪审员居然判了她无罪!?

41刀啊男人要经得住诱惑,看似简单,其实很不简单 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是挑战自己的战场女主老公要学的或许是爱在心头口也要更要开,要让老婆感知到爱呀说来说去还是这句话:vow-我爱你到不爱为止还是我爱你到死…

 7 ) 一点点小感想

奥妹真的好好看 颜和身材都没得挑派特的演技也很棒 还有艾伦虽然一开始让我想不明白为什么candy会看上这样一个男人,而且也有很多人因为他的颜值就看不下去这部剧,但是想起他在冰血暴里的表现又觉得其实有点道理在看到第三集派特发现婚外情的时候,他的做法其实让我觉得双商在线,先去找知情人确定了事实和已经结束的真相,然后默默的在信中写下了自己的感觉,晚上送上了信和一捧花,又和candy说好来一次“第二次honeymoon”虽然蛮俗套和理想化,但是还是让我看的很舒服,而不是两个人互撕再撕破脸来个标准的离婚结局。

也可能因为人家派特个高学历人才吧,一个学理的再加上candy应该是个文学批。。。

毕竟谁也不想让家庭破碎 不想影响到自己的小孩 而且两人也依旧相爱 且婚外情已经结束了。

但是现在的人对不忠这件事好像都是零容忍的处理方式(其实也应该包括我自己,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像派特那样为家庭考虑,包括甚至会反省自身。

)想来想去也知道很多其实只是因为自身顽劣,管不住裤带。

但是真遇到像他们这对这样的情况。

如果只是单纯的歇斯底里,派特提着猎枪和棒球棍上艾伦家把他暴打一顿,再和candy离婚带着孩子走。

那结局可能就是两家的家庭都碎裂,艾伦老婆的抑郁症更深,还得一个人抚养刚出生孩子,candy也在因为自己追求冒险的行为下而失去孩子失去爱人的愧疚继续生活。。。

或许站在派特的角度这样是一手复仇好戏,奸夫淫夫都收到了该有的代价,但是站在我的角度看这样也好像也只能算上一个爽的了一时爽不了一世的半badending吧其实通过前面的讲述我有一点点能理解candy为什么会去追求这段婚外情,追求冒险 刺激 不甘心平凡也许是人之常情,只是方式方法并不相通。

更何况后面也发现candy的精神状态不正常() 但是我自己以后会扮演的丈夫这一角色再带入一下派特 我又觉得雀食想他们这样稳定的家庭 有稳定收入还算不错的家庭条件 车房 丰富的娱乐生活 每天回家有热菜热饭就已经很幸福满足了 也觉得出轨是一件让人难以原谅的事情。

而candy不甘心只一直做一个家庭主妇,有想追求梦想,想冒险想追求刺激的想法也并不是那么不合理。

这种两个单看很合理但是放在一起又会互相冲突的情况就很难不让我想到自己的家庭,虽然和剧中或者这件事情的原型那样不太一样,不会牵扯到什么追求刺激出轨啊或者那些血啊屠啊那些事情。

但是往现实了看,我的父亲就和派特一样,觉得这样的生活就很让人满足,我也一样。

但是我的母亲又和candy一样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只是一个普通合格的家庭主妇,一辈子就是厨房客厅连轴转,搁我我也不愿意其实。

虽然如果能一直这么稳定的活下去好像也不错但是。。

人都各自有梦,她想追求自己的梦想满足自己的愿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过好自己的人生,站在我一个儿子的角度,我一直看着她的想法不断完善看着她的进度不断前进。

我其实是抱着一个理解甚至非常支持的态度去看待她的想法。

但是同时我也能理解到我爸的想法,这就让人非常的矛盾。

而我到现在也没能想出一个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让所有人都不痛快的问题。

不管是在看这部剧还是看自己的父母两人的问题上,我其实都属于一个上帝视角,一个旁观者,一部分的参与者。

也许就像那个谁所说,你不能顾两头,也许也是因为我还不够成器,想不出这种“世纪难题”的解决办法吧。。

(前面这些是截止到前三集,第二天已经忍不住把七集都看完了,也准备有空再看看另一部拍这个事情的剧 坎迪)分割线————————最后的法庭对峙真的看的很爽,don的桥段真是帅的不谈,一直很喜欢这种在法庭上你来我往的桥段,而且看着看着也在觉得或许我也该找个什么咨询师心理医生什么的聊聊,也不是怀疑自己有病,只是想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最后判决无罪释放其实还蛮意外的,毕竟这种案件就是你也有道理我也有道理,就看陪审团是怎么判断得了。

只是单论剧中pet和candy的家庭形象,最后离婚还是挺可惜的(不谈现实)但是么,世事难料咯。

ps:做人到底是该更理性呢还是更感性呢。。

不过代价就是代价,出轨有出轨的代价,诚实的有诚实的代价,事后隐瞒有代价,追问到底也有代价(省略)如果顾不全大局,讨不好两边,那就争取别当圣母咯[调皮][调皮][调皮]做人mean一点保护一下自己才好

 8 ) 奥妹飙车!HBO限制级来了

奥妹床戏!

凭借这个元素,奥妹的新剧《爱与死亡》得到了众多瞩目。

《爱与死亡》Love and Death

共7集

《爱与死亡》,HBO Max新剧。

我们的奥妹伊丽莎白·奥尔森饰演本剧主角,在剧中贡献了大量床戏,观众朋友们显然对此津津乐道,不过,也同时是为奥妹的贡献表示十万个惋惜。

奥妹在剧中扮演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坎迪。

她生活在德州,拥有热爱工作的丈夫,一双快乐的儿女,漂亮的房子,悠闲的生活,旁观者角度看,她的生活很完美。

但是,坎迪却对自己的生活倍感失望。

他的丈夫总是窝在沙发里看一些无聊的晚间节目,然后独自哈哈大笑;当她故意歪倒在丈夫怀里时,丈夫却始终无动于衷。

她喜欢写诗歌,但丈夫并不真的在意她的诗歌,只会一边撒谎说自己读过,却说不出个具体内容,一边会表示自己的喜爱,却从未有过去读一读的想法。

坎迪的生活看似平静完美,而这之下,却是无法言喻的挫败感和未得到满足的欲望。

灰心丧气的坎迪,在一次排球比赛中,被另一个男人吸引。

这个男人仅仅是不小心的推倒了她,并小心的将她扶了起来。

这个男人也不怎么好看,甚至可以用丑来形容,但是,坎迪心动了。

她的脑子里不断不断的回想着那个瞬间,两人之间炙热的空气让呼吸都变得更加紧凑了,然后,她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第二天晚上,从教堂里出来,坎迪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等到了那个让她心动的男人艾伦,并且和他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我深深的被你吸引着。

艾伦并没有给出什么具体回应,然后两人便分开了。

但是,当他回到家后,他那控制狂妻子,似乎变得更加不可理喻了。

坎迪与艾伦,原本就是同属一个教会的朋友兼邻居,他们两家很熟悉,孩子也经常在对方家中过夜,坎迪对艾伦坦白自己的心声后,艾伦也开始渐渐的注意起这个美丽的女人了。

有一个夜晚,排球比赛结束后,艾伦提出和坎迪聊聊,“你到底是什么想法?

”坎迪也毫不掩饰自己,直接问道,“你有兴趣出轨吗?

艾伦极力的表示自己很爱自己的妻子,但在临走时,却给了坎迪一个吻。

然后,两人便继续拥有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谈话。

两人从表明观点到讨论出轨的风险,再到出轨的利弊,再到出轨应秉持的原则,出轨费用分配,最后到出轨行动日期拟定。

定下一个好日子后,两人便行动了。

接下里便是一场尝鲜与刺激的冒险之旅,两人的感情逐渐升级,坎迪在艾伦这里感受到了被重视,被认真对待。

艾伦在坎迪这里得到了被理解与情绪放松。

经历了三集的纠缠后,两人又重新回归到了自己的家庭。

重新感受到了自己妻子(丈夫)的爱,并且回归到了他们的身边。

这场婚外情也被艾伦和坎迪暂时遗忘了。

但是,不会遗忘的是他们的妻子(丈夫)。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坎迪杀死了艾伦妻子的原因。

足足砍了41刀,整个洗衣间都鲜血淋漓,尸体惨不忍睹。

没有人应该被伤害。

这是坎迪与艾伦开启婚外情时的首要准则,当然,这场后来发生的悲剧也狠狠的嘲讽了他们的天真。

这个故事也是真实事件改编。

1980年的德州斧头杀人案,一位美丽温柔的家庭主妇,谋杀情人妻子,用斧头砍下41道,最后被判无罪,当庭释放,但却激起了社会激愤。

这个离奇的事件也曾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1990年的电视电影《小镇谋杀案》,就是根据此案改编。

去年,Hulu也就此案为主题上线了一部新剧《坎迪》。

今年,HBO也紧跟其后,上线这部新剧《爱与死亡》。

和Hulu的《坎迪》相比,HBO《爱与死亡》的最大亮点就是奥妹了。

颜值直接拉高了好几个等级,冲着奥妹来的观众不在少数。

而最大槽点,就是奥妹睡的男人太丑了。

观众们纷纷为奥妹的贡献感到惋惜,而且这么香艳的戏份被如此毁掉了。

不过,其实艾伦的扮演者杰西·普莱蒙,也是配角演员中的顶级了,他出演过《绝命毒师》、《奥丽芙·基特里奇》、《冰血暴》、《黑镜》等作品,都是清一色的好评。

目前,《爱与死亡》还有三集等待上线,也许HBO这回想要探讨的更多。

对于婚姻、对于女人、对于宗教、对于爱,对于死亡,从剧名就可以看到HBO的野心了,我们瞧好吧。

公众号【天天美剧吧】,40w美剧迷已集结,带你get追剧新技能

 9 ) 慢热型且后劲强

看前两集的时候,我完全没有被这部剧吸引住(内心:这么家里长家里短的婚外恋有什么好讲头的,还各自一副明明在做对不起家人的事情却把“我真的不想伤害ta”挂嘴边)且气鼓鼓。

但转念一想也不过7集,为了不弃剧就看完了。

直到最后两集,我才体会到这部剧的好,并相信这一定是个true story,因为太真实了。

一个打理家里上上下下却面对一个无法沟通并只会看drama傻笑的老公, 找到只剩下槽点的Allen无非也只是为自己留个树洞(Allen的存在感到最后两集几乎为0更能看出演员Jesse的牛)。

而童年里所挤压的强烈情感,停留在潜意识里,我相信多少成年人的崩溃就在那一瞬间或多或少也会跟停留在潜意识里自己却毫无察觉的童年攒的情绪有关。

正是因为演员的足够好,才能体会这种真实存在的压迫感,或许我们更应该多关心家人,留意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出口,减少无意识崩溃的可能性。

 10 ) 一番唏嘘

其实,我觉得这部片子最让我震撼的是,一场出轨,虽然已经控制得完美无缺了,但是最终结果还是一地鸡毛。

这就是这部片子的悬念,刚开始总是想candy是如何走到杀人这一地步的。

刚开始一直觉得candy处理的特别小心,以为对方是个混蛋。

结果对方比candy更加小心。

后来以为分手一定撕破脸,结果分手分得波澜不惊,甚至小孩都可以互相串门。

就在一切尘埃落地的时候,突然故事反转。

庭审的过程我不在意,我以为candy丈夫一定会在家大哭大闹,结果人家贴心的,字幕都是“他好懂,他好好”, 我在意最后的结局,实际上两家最后都破裂了。

candy一家搬家后,丈夫还是跟她离婚了。

甚至律师,也是离婚的。

怎么说呢这就是一堆中产阶级小心翼翼维护的婚姻的真相。

只要轻轻一推,他们就碎成一地残渣。

7集的体量很完美,没有过分狗血。

也没有轻描淡写。

《爱与死亡》短评

两星半,跟fixer比差太多,本来家族问题是条很好的线,但没有好好用反而全篇毫无重点

7分钟前
  • 木木
  • 较差

D+ 三段式日程腹泻释出 努力的安安 最后一集见证田中泯老师老当益壮 给你们一点点小小的震撼(说实话真是蚌埠住了 第一次看到有人被吊起来这样解脱的 虽然留了伏笔 但是不要再拍了 太枯燥了

8分钟前
  • 林有夏
  • 还行

幼稚的像四十年前高中生写的意淫故事,用一群整容丑逼脸来演绎……

13分钟前
  • OIIIIIIIO®
  • 很差

一上来十几号人然后又编的很无趣的这种文体始终是欣赏不来

14分钟前
  • 紫君啊紫君
  • 很差

第一集看来剪辑好碎,虽然能感觉出来想把氛围和画面都整成美剧内味,但是只感觉眼累。而且这种类型的黑帮悬疑剧其实没什么心意,从小道消息知道的现实新田更是和此角色割裂感十足。

16分钟前
  • 大时代
  • 较差

家族里每条成员线都有点浮于表面,还非常能水时长。结尾老爷子惊人的信念和意志力死里逃生还挺猛。

17分钟前
  • Mokk.
  • 还行

分数低了,节奏不错的剧,可看。 另外这片子画面黑色主调,考验播放和显示设备的素质,不好的设备就会没有暗部细节了。

20分钟前
  • Jason Chiu
  • 推荐

这把父子局,但是儿子很游离。像是AI自主学习了十部日本政治剧后写出来的剧本😢大神龙太郎这样的“黑幕”,一把年纪了打打电话就算了,凡事还要亲力亲为,没有跑腿的亲信,出门也没有保镖跟着以防万一,帮政客们擦屁股,还要收拾子女们的烂摊子,作为观众看着就心累😓小女儿其实算比较乖有点追求的了🤣安排外国人角色该不会主要目的是让新田真剑佑秀英语吧?希望下一季原田美枝子的总理大臣能有点亮眼的戏份。

24分钟前
  • 颜落寒
  • 较差

大神龙太郎是操控日本政坛的幕后大佬(有如《纸牌屋》里的Raymond),不能扳倒他,就搞他的子女:大儿子眼高手低,精虫上脑,跌入围猎者的骗局;小儿子留美归来,在非盈利机构工作,阴差阳错与美国驻日记者恋爱;大女儿的丈夫挪用公款炒比特币,败露后,被辞退;小女儿25岁了,要做歌手,介入了过气女歌手与制作人的感情纠纷中。龙太郎(猫头鹰)多年前处理掉的一个官员(逼自杀以封口)。他的儿女幼年吃尽苦头,下任首相候选人竹内打算让他做下一代黑幕。他和妹妹做局坑龙太郎的儿女,并杀死龙太郎,给他准备了遗书有如多年前龙太郎给他父亲准备的一般。结果,龙太郎没死,逼出了幕后黑手是竹内和川端。有点高开低走,戛然而止。

27分钟前
  • SOB Killer
  • 推荐

是还没出完吗

32分钟前
  • -M-
  • 还行

套路化的政治斗争剧,多人物叙事发展,虽俗但确实抓人,能看下去。槽点还是很多,比如小女儿线完全脱离主体,反派和老头结局也很逆天。还是得观望下下一季,希望把坑都填上

36分钟前
  • 揭予
  • 推荐

微博已出5集了,好快啊

41分钟前
  • 不好化贝
  • 还行

简直是全方位的烂但看起来好像还是用了点心的于是更无法原谅了

42分钟前
  • 潮汐青
  • 较差

搞的场面很大,结果还是大家庭伦理剧。看看第二季能不能来个大反转。

47分钟前
  • 尼诺尼米
  • 还行

做为一部美剧来看还凑合,做为日剧来看就一般了

48分钟前
  • 代号9527
  • 还行

21世纪了,日本人是怎么能写出来这部还不如山崎丰子上个世纪作品的垃圾的?另外,这人物一个个的那个跟华丽一族对不上啊,抄都抄了,能不能写好点

49分钟前
  • lacrimosa以泪洗
  • 很差

没有结局的故事,大概率要出第二季吧?一个号称造王者的男人,没有谋略,没有霸气,只是凭着运气逃脱了对手的暗害,毫无说服力。

51分钟前
  • 江山英雄
  • 较差

被隔壁命运衬托的没那么难看了,全靠同行

53分钟前
  • 安妮的城堡

主题曲有几个调好听。

58分钟前
  • momo
  • 很差

结局有点仓促 感觉故事还没说完

1小时前
  • 米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