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冰》是一部什么样的剧呢?
它是一部能让人凑付看下去的剧,边看边骂“这个剧太烂了”。
黄宗伟这条制毒贩毒线刻画得蛮精致的,但警察线却写得相当弱智。
这并不是猫与老鼠斗智斗勇的故事,而是开了挂的猫依然追不上老鼠的故事。
因为老鼠的故事精彩,所以观众有追剧的动力,但剧情中又不得不插入猫的烂故事,精致与劣质交相辉映,因此形成了如今这种“追烂剧”的奇观。
导演说初剧本是没有警察线的,这一点我是相信的。
因为从剧本构思就能看出,阿伟线是有完整细致的层层递进人设刻画的。
张颂文老师喜欢黄宗伟这个角色,我是完全理解的。
这部剧可以说是详细刻画了黄宗伟的发家史,有人性的一部分,有狠辣的一部分,有智慧的一部分,也有迷信的一部分,可以说人设是相当立体复杂的。
故事最开始选在了黄宗伟的家乡,他是村里的名人,小工厂的老板。
此时的黄宗伟并没有强大的野心,小规模的制毒贩毒足以让他们一家五口过上殷实的生活,也能给工厂员工大方地发工资,还能顺手奖励补贴村民。
黄宗伟是恋家的,如果不是招来了警察,他根本就不愿意背井离乡,相比于其他的毒枭,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相当知足,而且是不求大富大贵的知足。
单单小城三平市的剧情里,就已塑造出黄宗伟复杂立体的人设。
对老婆孩子,他是亲戚和蔼的;对同村的人,他是大方够意思的;对关闭自己的工厂,他是相当果断的;对待背叛,他是坚决斩草除根的;在贩毒事业上,他是绝对要求安全第一的。
黄宗伟学历不高,却对有机化学十分有天赋,然而这个有知识的人却相当迷信,在逃跑之前还要先祭拜父亲,但他为了躲避警察竟然也会钻棺材,可见他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但在生存面前也会果断冲破原则。
离开妻儿后,黄宗伟开始放飞自己的毒枭事业,但他对合作者是有谨慎筛选的,也与这些合作者们进行博弈。
黄宗伟的识人水平是相当厉害的,他知道该信任谁,该踩死谁,该跟谁貌合神离却又能捧场做戏。
他跟着阿昌,但他并不完全信任阿昌,他会利用知识炸掉威胁自己的人,也会对两个互掐不靠谱的合作者做二手准备。
因为黄宗伟过于谨慎,所以他的转移速度很快,也预判了警方的预判。
除了黄宗伟本人,剧情对他的马仔阿龙的刻画也是很精致的。
最初阿龙是个愣头青,满腔热情,只听伟哥。
后来他认识了冰冰,喜欢上了她,决定带着她一起闯天下。
在见到冰冰当天,黄宗伟很明确地暗示阿龙不能跟冰冰玩真的,此时的阿龙明显是不同意的,只不过此时也没遇到重大情况,所以兄弟俩之间的这点矛盾就暂时放在一边了。
直到快艇逃亡的时候,阿龙从阿昌手里夺了枪,但在面临黄宗伟准备跳江的时候,阿龙大吼一声“我最没用”,却一把抱起冰冰扔进了水里。
可见,阿龙是重感情的,但在感情之上,还有对伟哥的敬重,而黄宗伟恰恰是抓住了阿龙对他的信任之情,在关键的时候直接逼阿龙做出了决定。
再来看看另一条稀烂的警察线。
编剧把所有追捕毒贩的成就都按到了赵友男(姚安娜 饰)身上,真不知道是刻意讨好演员,还是在刻意诱导观众的愤怒。
领导嫌弃男警察只抽烟不吸毒会被毒贩识破,所以非要找个女的去执行任务???
喵喵喵,难道不吸毒的女警察就会让毒贩觉得像吸毒者吗?!
但凡剧中补充一句“女性可能让毒贩放松警惕”的解释,至少也能粗糙地过渡这个逻辑尴尬。
我很不能理解编剧为什么非要把赵友男这个角色往“不愿意启用的问题警员”的身份上靠,无论是绕过海宁去广宁,还是报纸,还是内线,都是赵友男一个人紧紧抓住了毒贩的轨迹,不仅展示出整个警队其他人的无能,而且在不支持赵友男追查报纸这条线索的事件上,还显示出警队的刚愎自用、目光短浅、主次不分。
其实只要稍微调整一下警队的互动方向。
展示出警队对赵友男独特判断的信任,但同时也担忧她冲得太猛会有生命危险。
取消剧里那些赵友男对上级安排的反驳,改成组会上赵友男抢先发言表达观点即可。
这样完全不影响塑造女主神捕的光辉形象,又能塑造出警队同步共进,万众一心的奋斗景象。
剧版这个抓捕逻辑拍的粗糙不说,还要把警队其他人都刻画成捣乱的傻子,我也是深深地无语中。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猎冰》剧照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看人要看他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
”电视剧《猎冰》中,黄宗伟是一个化学天才,研制出一种高纯度的冰毒。
由于在老家东窗事发,黄宗伟转战到广宁。
黄宗伟的制毒技术高超,受到了广宁毒品大佬阿昌的欣赏,双方达成了合作。
但是,黄宗伟知道自己和阿昌对未来的规划不同,阿昌只想在国内依靠原有销售网络赚钱,而黄宗伟是想要到国外发展,并掌控整个东南亚市场。
《猎冰》剧照黄宗伟初到广宁,势单力薄,所以他假意和阿昌友好合作,他只负责制毒,而阿昌负责销售。
没过多久,黄宗伟制作的第一批冰毒,就带来了巨大收益。
但是,黄宗伟却没有感受到阿昌有布局海外市场的行动,果然不出他所料,阿昌当时答应黄宗伟会用尽自己的资源来打通海外通路是哄他的。
与此同时,阿昌带来了阿龙,阿龙之前失踪,黄宗伟拜托阿昌帮忙寻找。
早没找到,晚没找到,偏偏在黄宗伟制作的第一批冰毒交易闭环时找到了阿龙,而且阿龙身边还带着冰冰,这就更蹊跷了。
《猎冰》剧照冰冰以前是阿昌手下小弟阿胜的女朋友,冰冰之前一直在替阿昌他们办事,而且冰冰对阿胜是言听计从的,所以冰冰和阿龙好上了,肯定是受到指使的。
黄宗伟不露声色,表面上还是非常感谢阿昌帮忙找到了阿龙,但其实内心更忌惮阿昌了,他推测冰冰接近头脑简单的阿龙的目的就是为了制毒配方,阿昌一旦拿到制毒配方,那他就会被阿昌毫不留情地除掉。
黄宗伟知道自己的制毒技术是双刃剑,拿在自己手里,他就可以掌控局面,牵制对手;如果被别人抢走了,那就会成为害他性命的利剑,因为不管是哪伙毒贩,都不希望其他人还有制毒秘方来抢生意。
《猎冰》剧照黄宗伟明面上还是对阿昌非常友好,每天笑脸迎人,但他暗中已经把摆脱阿昌的事提前提上了日程。
黄宗伟在夜深人静时,连续几天把冰毒扔进了附近的河里,导致附近的河水污染,大量鱼苗死亡。
黄宗伟知道,大量鱼苗突然死亡,不是小事,肯定会引起各部门领导的关注。
经过调查,相关部门就会查出是毒品引起的,从而就会派出大量警力来清剿广宁毒品大佬阿昌的团伙。
黄宗伟心里很清楚,阿昌能作威作福的原因就是他拥有强大的毒品销售网络,一旦阿昌的销售网络被瓦解,阿昌就一文不值了,而且阿昌还会面临不得不抛下眼前所有跑路的局面,到时阿昌就会动用手上所有资源向海外跑路,而黄宗伟就能把阿昌当踏板走向海外。
《猎冰》剧照阿昌虽然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但是并不聪明,他根本不可能想到这一切是黄宗伟设计的,他只会把黄宗伟当成自己的难兄难弟。
而且,为了能东山再起,阿昌在跑路时,一定会带上黄宗伟这棵摇钱树。
而当阿昌调动所有资源,找到其他地盘的人帮自己跑路到东南亚时,其他地盘的大佬也不是傻子,他们根本不会看中落魄的阿昌,因为阿昌的销售网络被警方打击了,阿昌已经是完全没有价值的人了,他们更看中黄宗伟这个制毒高手。
《猎冰》剧照到了新底盘,黄宗伟就不会再顾及阿昌了,就会露出真面目,他会毅然决然地抛弃阿昌,投靠新的大佬,一步步推进自己往海外发展的道路。
在人际交往,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比他的言辞更能反映其真实的品质,口头上恭敬顺从,未必是真的。
对于一个人,不要急于下定论,时间是检验人心最好的工具。
短时间内的表现可能具有伪装性,长期相处才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END-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果不是张颂文出演,也许这部小成本的网剧都没有人关注。
张颂文在电视剧中出演的是制毒大师黄宗伟。
人称是「伟哥」。
这个人物根据“世纪毒枭”刘招华改编的,算是有迹可循。
在电视剧中,张颂文问手下的喽啰,化学是什么。
他说,化学可以「改变世界的东西」。
前一秒,他还和妻子一起推着三个可爱的儿子出门,后一秒他手起刀落,马上就处死了身边一个做了错事的兄弟。
前后的转变,还有点高启强的狠劲。
张颂文很适合出演「静水流深」般的大人物,现在的大反派和以往嚣张跋扈的反派不同,他们更善于运筹帷幄,善于驭人之术。
穿着洁白的实验服装,伟哥的斯文败类样子,足以让人印象深刻。
张颂文的演技,或许是唯一能够让观众们看下去的动力了。
导演高群书,曾经执导过很多的经典作品。
比如童年噩梦《命案十三宗》,就曾经深入到了监狱拍摄,很纪实很血腥。
比如获大奖无数的谍战剧《风声》,比如让孙红雷红遍了大江南北的《征服》等等。
然而,这一部从目前播出的三集来看,有失水准。
首先是漏洞百出的剧本。
根据剧情的介绍,女主是侦察能力很强的部队转业女警赵友男。
警队为了侦查仁美村这个贩毒窝点,派遣她进入村子。
这里地形复杂,女主角打扮时髦,穿着粉色衬衫,渔网袜子。
超短裤,很像一个摩登女郎。
开始和坏人开始周旋,还没有几分钟,就反手将坏蛋制服,还成功逃窜。
脚上流血了,那为啥光腿神器还没有破呢?
血哪里来的?
这一段很「高群书」,有十几年前荧幕的夜店风情。
不过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大家一定记得《破冰行动》中的塔寨吧。
就像是黄景瑜那样的身手,几个大小伙子警察去了塔寨,都拿到证据了,也没有机会逃走,何况是一个乔装打扮的年轻女警。
逃掉了,还抓了坏人。
从航拍图也能看出来村子的复杂地形。
仁美村就这么弱吗,前后没有放哨巡逻的?
女主的能力真的通天了。
到了后来,警方锁定了黄宗伟,没有布置暗网,没有放长线钓大鱼,而是直接把黄宗伟叫了过来盘问。
这不是打草惊蛇了吗?
果不其然,以伟哥的敏锐度,那么就查明了哪里出了问题,再度前身而退了。
感觉导演为了呈现制毒大师的敏锐和机智,给正面人物强行降智,做了一部很不走心很糟糕的剧本了。
02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该剧的最大争议点,还是停留在女主角身上。
华为公主姚安娜是一个新人,没有演绎经验,但是却依靠强大的资本,拿下了相当不错的资源。
前几年,她挤进了《中餐厅》,搭档宁静,龚俊等人气明星。
去年,她还参演了刘亦菲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
戏份虽少,但也算正式杀入到了演艺圈。
如今还没有过一年,就搭档上了张颂文高群书,这是很多女演员都能羡慕不来的。
但很显然,她的演技和形象气质,大失所望。
看看剧照吧。
这一身时髦女郎的打扮,你敢想象这是出现在刑侦剧中的吗?
有一条弹幕,倒是引起了老编的注意。
「女装大佬既视感。
」
作为一个警察,先不说身手怎样,专业能力怎样,至少在表面上,不要让人觉得违和吧。
而姚安娜穿上这一身衣服,显得膀大腰粗,再搭配上她魁梧的身材,外八字的步伐,真的很出戏。
同时,在演对手戏说台词的时候,她整个状态都是不在线的。
尤其是和张颂文的一场对弈戏,很明显接不上张老师的戏。
有这样的女主,我很相信,能够让正面角色胜出的唯一原因也就只有女主光环了。
女演员想要脱颖而出,也可以理解。
然而,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经验也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如果想要进圈,有资本捧固然是好,但是可以从小配角小人物开始演起,至少不影响整个剧情。
等到台词功底,演技能够看过眼了,再出演一些大一点的角色,大家也愿意接受。
不然,给你个主角,你也拿不下啊。
最后,用章子怡姐姐的那一句话送给她。
演员这一晚饭,真的不是谁都能吃的。
按理说缉毒题材、高群书导演,加上张颂文坐镇男一号,品质应该不错,但看完前三集大失所望,剧情漏洞百出、演技浮夸尴尬、剪辑生硬凌乱,细节经不起推敲,前三集基本上已经打好了烂剧的底子。
剧本是一剧之本,《猎冰》的剧本实在糟糕,剧情推进和细节设定bug太多,频频让人出戏,这样的烂剧,就算给10个张颂文这样的好演员也撑不起来。
问题从第一集的进村抓捕开始出现。
编剧就算自己不知道咋写,连抄作业都不会,剧中贩毒的村子显然性质和《破冰行动》里的村寨差不多,全村人都和毒品沾边,而且相当抱团和团结,姚安娜饰演的赵友男进村随便找个便利店,就能打听到“肉”在哪。
警察事先已经大概了解了村里的情况,那么要进村摸排抓人,肯定要尽量低调,怎么可能开着警车过去?
说是距离村子三公里,这个细节的设定本身就前后矛盾,因为后面交代他们是以考察的形式进村,如果徒步进入反倒蹊跷,就应该乘坐普通车辆直接进村,这个设定画蛇添足,实属多余。
赵友男找到贩毒点未免太容易,正常来说就算有人介绍,肯定也是和介绍人一起过去才会接待吧!
随便提了一个人的名字就开始交易?
儿戏。
这也就算了,负责和买家接头的人,竟然见色起意,还有没有点规矩了?
这么不谨慎、惹是生非的人,怎么可能让他负责这么重要的岗位?
更无语的是整个抓捕过程。
这么大阵仗,去了这么多人,就为了抓一个小喽啰和收缴那一小袋毒品?
按照常理肯定要放长线钓大鱼才是,抓一个小喽啰有什么用?
而且,赵友男已经将具体地点告知接头干警,进村前大家都已经熟悉地图,为什么还要放信号弹?
能不能精准定位不好说,打草惊蛇是肯定的,意味着肯定抓不到第二个人了。
而且抓住毒贩之后,电视剧应该给出押回交易现场查找其他毒品、突击预审,努力搜捕背后大鱼的过程,遗憾的是这一部分完全被砍掉了,显得特别不专业。
张颂文的部分也相当遗憾,他在《狂飙》里用鱼缸洗手、骑单车那些揣摩出来的细节,在这部《猎冰》里完全没有不说,在台词和细节揣摩上也一点都没花心思。
张颂文饰演的黄宗伟是幕后毒枭,这样的人肯定做事谨小慎微,但第一场在工厂里的戏份就有问题,他拿出一袋钱和一个红包给中叔,红包是给中叔考上大学的孩子,钱是给工人们的加班费,这些没问题,但“让他们拿着去城里潇洒潇洒”这句台词就很有问题了。
从他的立场来说肯定时刻提醒工人们要谨慎低调,怎么可能鼓励制毒工人去城里潇洒,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后面缉毒队开会也很突兀,还是那个问题,这期间是有戏份缺失的,既然给了观众上帝视角,毒贩阿彪被捕,审讯过程和审讯结果应该有,而不是通过领导口中一句“什么都是未知”就一笔带过,拍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第一集的最后,是黄宗伟约他的“经销商”贺鸿章吃饭,既然饭桌上要谈的是卖货和销售地的问题,怎么可能约在人多眼杂的小饭馆?
这不是行事谨慎的黄宗伟能做出来的事情,同样是吃面,回想一下,《狂飙》里每一次吃面可不是谈违法犯罪的事情啊!
不完全统计,第一集就有8处BUG,要不是因为张颂文和好奇姚安娜的表现,看完第一集可能就弃剧了。
篇幅关系,后面两集就不详细叙述,总的来说,每到警察摸排、勘察的段落基本都是漏洞百出,作为一部缉毒题材电视剧,最重要的部分,反倒成了这部剧的短板。
比如被何鸿章开枪打死的女孩,赵友男和同事去家里问询,正常来说应该告诉孩子自己是她妈妈的好姐妹,结果却直接告知孩子自己是警察,这不是徒增对方戒心?
去往KTV命案现场,二话不说就往里冲,哪有一点干警的样子?
电影《三大队》这部分就呈现的很好,第一件事就是穿鞋套。
找黄宗伟问话那场戏也很奇怪,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不是打草惊蛇么?
问话没问明白反倒被对方套话,跟小孩过家家似的。
顺藤摸瓜找到小旅馆,老板态度很恶劣,却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告诉他们会接收快递、收他给的钱等等,莫非是个傻子?
还有第三集追查土枪的部分也存在很大漏洞。
店里老板帮贺鸿章制枪,见到警察怎么可能是那么强硬的态度?
后面枪管被发现都已经逃跑了,抓回来还嘴硬个什么劲?
警察让他套话问贺鸿章在哪也很奇怪,贺鸿章接到传呼回电话,电话号码查不到是哪里打出来的吗?
这么重要的细节完全被电视剧忽略掉了,以至于所有后面去火车站、调查卧铺票等等,都是不合逻辑的废戏。
毫不用心的剧本、漏洞百出的细节,以及缺失的内容和生硬的剪辑、转场,已经将这部剧打到及格线下。
再来说演员表现。
能感觉到张颂文尽力了,他每场戏都在认真拿捏,希望能演出亮点,和两个正常客户洽谈时的唯唯诺诺、在制度工厂里和中叔交流时的那股狠劲儿,反差很大。
但是对手戏表现太烂,仅靠张颂文一己之力实在带不动。
比如第一集开场他在境外和韩庚饰演的阿东那场对手戏,因为缺乏人物关系铺垫,同时又缺少剧情推动,感觉两个人都在很努力的演,但是又怎么都不对,而且韩庚的演技差的有点多,导致两个人都尴尬。
过完字幕第一集开场,姚安娜的女主光环很严重了,其实第一场对镜换衣服那场戏没有任何意义,就是为了彰显她的女主身份吧!
乔装打扮去村里买肉、后面的抓捕,以及排查案子的所有戏份,姚安娜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是空洞、无效的,好在她和张颂文的对手戏不多,不然简直就是灾难。
但即便这样,深夜问话的那场戏还是让人看到了她的演技短板。
而目前三集出场的小配角已经不是表现不好的问题,而是演技太烂了,餐厅的老板、小旅馆的老板、制枪的老板……几乎每一个人都没找对自己应有的状态,看了他们的戏份,甚至疑惑导演在拍摄的时候,对表演到底有没有要求?
姚安娜表现不好在意料之内,但张颂文实在让我失望。
失望的不是他的表演不好,而是他为什么要接这部戏?
难道真的是向资本低头、给华为二公主抬轿吗?
电视剧拍成这样,剧本肯定好不到哪去,张颂文不可能意识不到那么多的问题。
退一步说,就算他看到的不是完整剧本,但黄宗伟这个人物的细节也是很有问题的,除了前面提到去老板认识他的小饭馆吃饭谈违反犯罪之外(因为这个他才被警察盯上),一个电信公司的小职员,跟警察说养三胞胎压力大,然而却在外面如此招摇,除了在那个年代有自己的小汽车外,回老家还给所有人派礼物,人物的突兀和矛盾,他真的没有在现场质疑过吗?
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演员搭配,注定会招致大量质疑的声音,电视剧上线后,豆瓣热评有网友直指“委屈张老师给公主抬轿子”、“张颂文站在了与强大资本登高的位置”等等。
也有大量其他针对剧情、演员造型的批评声音,比如有网友写的是“强行制造矛盾引出女主抓捕毒贩,抓捕镜头里格格不入的黑丝让人生理不适”、“剪辑稀碎、节奏硬推,警察搜证像喝水一样简单。
”看到有人说这部剧是在《狂飙》之前拍的,那就合理了,当时的张颂文肯定赚钱更要紧,搭档二公主也不算辱没身份。
如果放在今天,这样的剧本,他还会不会接?
警方追踪嫌疑犯的脚印到大路,正巧遇到一位大排档老板,只见这位老板大白天独自一人吃着花生就着小酒,正巧目击过逃离现场的嫌疑犯,衣着装扮甚至连目击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面对前来询问的两位陌生人,知无不言......警方又追查凶手到旅馆,正巧遇到旅馆老板,只见这位老板大半夜独自一人,吃着夜宵就着小酒,面对前来问话的两位陌生人,知无不言......拜托,你们一没穿制服二没开警车三不出示证件,连一句我是警察都不说,路上随便逮着一个人就对你们有问必答,这是什么游戏的NPC吗,点击开始对话获取信息是吧......0302//14集哥!
你不是说墙上的小广告都是真的吗!
我顺着小广告找了个地儿按摩,啥都没干喝了瓶可乐就晕菜了,第二天醒来告诉我消费九万八啊哥!
怎么回事?!
😭
张颂文一直演的就很自然,毫无表演痕迹,的确担起了整部戏的演技担当,即使不是一部大制作,也使人如临其境,仿佛置身彼时时空,在见证这个犯罪的过程。
戏中正面人物没几个有表演张力的,倒是反派这边,几个大佬乃至小弟都演的有模有样。
情节表达上,对主角黄宗伟反复脱离追捕的过程方法展现的不够深入,容易视觉疲劳,导致剧情呈现出黄宗伟一个又一个换大佬合作的模式,照这个思路,这个剧就像西游记了,可以拍一千集。
几位大佬当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当属那位陈建昌,把一个只有小聪明的混混头子演的很像,这个人在此片中的形象与《龙虾刑警》中的演的差不多,感觉他的戏路可能会有点窄。
饰演“赵友男”的姚安娜我真的是,浑身槽点满满。
其实说白了,众人不是真鄙视她的演技差,因为影视圈演技差的演技平平的大有人在,什么赵奕欢、吴亦凡、宝贝儿、赵又廷……基本可以罗列一个长名单。
演技差不要紧,这部戏里有的是演技一般的配角,大家恨的是,凭什么她的负分演技可以来当女主角,很明显角色挑选的时候就走后门了呀!
你说你演的要只是演技平平也就算了,关键是姚安娜在这部戏里展现的纯是负分演技,连及格都没有,剧情设定基本属于强行给她加戏,众人强行配合她演而已。
“赵友男”一角在前期与自己的搭档兼队长“段队”共同追捕时,基本毫无交流,那个感觉就是当段队是空气,一个人在那演绎少年包青天专注找线索,完全不拿身边的人当人,人家少年包青天与旁边的人有对白和眼神交流的好吧!
有人说她的设定是愣头青,我看演的不像,前期追捕时她多次擅自未经请示就去做,完全像个不听指挥毫无纪律性的自以为是的二货,像霸道总裁不搭理身旁的男秘书,姚安娜大概无意中暴露了她在生活中的作风。
没有眼神交流就算了,她目视前方的时候还总阴着眼睛,可能是想表达专注有神,但看起来像是近视眼没戴眼镜,且刚睡醒一脸不高兴,你戴个隐形眼镜也可以啊,不至于那样。
真的,烂片烂演技的我看过不少,没有哪次像这次一样这么恶心这个所谓的演员,可以说她就像全剧唯一的一粒老鼠屎一样,太讨厌了,每次她出场都希望她赶紧讲完话,我还等着看张颂文和其余诸位!
真的,片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比她演得好,演的地道,演的像那么回事,即使是片中警察偶遇的路人甲大妈,在指路的时候那个样子都比姚安娜演技在线,开车运货的马仔都比她珍惜角色,都比她用心在演。
别跟我说什么给青年演员机会,青年演员的演技是一般还是恶劣的差,观众还是能分出来的。
因此这个戏的评分低,有90%是二公主造成的,我本人给的这三颗星,两星给张颂文老师,一星给演技可圈可点的诸位配角。
不好意思,二公主在我这里已经宣判了死刑,今后一定会避开她的戏,哪怕她又跟演技派实力派一起演我也不看了,我心脏受不了。
2024年竟然能看到这玩意???
有人说是北电的学生拍的,我感觉像北电的保安拍的吧,韩庚和老张就不提了,这帮低于群演水平的配角是哪来的??
横店都找的不到吧,是怕横店的群演都比老二的演技好,过意不去吗!
任正非是一个影视圈的朋友都没有吗??
孩子的演技提高不了是孩子没悟性,这调色,这剪辑,这剧本,这片头,这些是什么意思??
都是你家老二弄的?
全方位发展了???
华为是给逐梦演艺圈洗白来了吗???
正常人能让这玩意上映??
大姐不知道这事吗??
是要整死老二吗???
跑个步吹个头发拍了一分多钟也就忍了,毕竟人家掏了钱的,毕竟还有个旁白,后面缉毒队的对白简直是降智无脑…“我乔装改扮混进去”“你吸毒吗?
”“我吸烟,不吸毒”“吸不吸毒他们一眼能看出来,最好是个女的”为啥要是个女的?
哦哦好吧,因为她爸是任正非!
所以编剧想表达的其实是:“我也想演主角”“你有钱吗?
”“我有能力,但没钱”“有没有钱我们一眼能看出来,最好是华为小公主”
紧接着狂飙拍的,那时候狂飙还没播,张颂文对大众来说还没有名气,属于剧本还行就接的阶段。
也不用好奇他为什么接了,因为那时候他的资源就这样。
🙃别再说什么“实在给的太多了”。。。。
这剧穷的高群书天天发愁,哪有钱给那时候还不火的张颂文啊😂至于姚安娜,我没必要替她说话,觉得她演得不好,嗯。。。
实在不行就跳过呗。
另外这剧过审就挺难的,删改不少,能顺利播出其他不强求了。
很多硬件也受制于成本,没钱很多效果都没法实现,包括配角群演的演技。
剪辑可以辞职了,女主强行上镜头太尬,既然不敢把华为小公主只穿内衣的镜头拍出来,就不要把男警察闯进去看到女的穿着背心又尴尬退出去的画面剪进去好吗?
就说在那个年代,女的当过兵的穿背心有什么好尴尬的????
胳膊不让看?
笑死我
贩毒的不像贩毒的,没有一点警戒心,谈生意还去经常吃饭,能让老板记住长相的地方,给自己找不自在?
杀人不会找个人少的地方儿,非要在 KTV 这种人流量多的地方?
那个穿红内裤的跟地方上的头头谈生意的时候,编剧不觉得台词太儿戏了吗?
不尬吗?
警察不像警察,没有任何证据,就女主说了一句这个人很可疑,开个门就很可疑了??
进去也不敲门也不叫人,直接进去搜,这特么黑社会?
请问你怎么觉得很可疑的?
电器店老板套话的时候,不能查查电话地址是哪?
那是固定电话啊,我勒个去,看的人很无语,一堆人搁屋里吃盒饭等人,用的着吗?
咋的,要是隔十天半个月才有电话,就搁那等着?
请问,为什么看见馄炖人不吃要提醒?
请问喝没喝啤酒叫个民警来不就清楚了?
那个时候几块钱很值钱的啊
前三集已经注定这是一部烂戏了,边玩游戏边看的必要都没了
那个长相一般,身材又差,走路还八字的女的居然是华为二公主
烂是很烂,到就凭高启强的部分,必须五星!!!不要相信纯爱!
绝了,好看呢,但是感觉正坏对调了一下,张颂文太好了
中国版绝命毒师?
可以抨击演技,但能不能不要抨击外表!这个角色就是从部队出来的警察,五大三粗的愣头青不是很合适吗?难道让一些所谓的“美神”来演就合适了?内娱的审美能不能变得多元一点,这点真的得向欧美学学,影视剧里、演唱会的dancer那高矮胖瘦的都有,外表根本不会影响散发个人魅力。谷爱凌说她的同学们从来不会p图,p图说明对自己不够自信,大众相貌的姚安娜就是不白不瘦不幼、脸不尖眼不大的你我她,女性什么时候能不再被外貌裹挟?希望富二代富三代多多把自己家的“丑孩子”送到娱乐圈,整顿一下内娱单一的审美文化吧!
剧方能拿一部华为手机来弥补我受到的伤害吗?
这次吃鱼改发红包了 张老师演技可以 就是呢 这个华为公主演技真的可以和手机一样 方方正正的
从第三集开始越来越好看!节奏很快,张颂文演技牛逼
怎么说呢,其实不难看,甚至有一种诡异的愉悦感。。。另外,张颂文的厉害之处不在于演技,而在于他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把握~
仿佛是毒贩拍出来侮辱缉毒警察的剧
很多人在吐槽剧组的穷酸,用的一大波演员也很素,演技超尬。但我倒是很惊喜,惊喜高群书找到了当年自己拍罪案剧的初心,那股子纪录片的粗粝感,真实感,加上草莽江湖的波谲云诡,反而很有一种独有的气质,这比他迷失在装逼又做作的诸如《刀尖》这样的电影里,反而要自然的多。看完了,故事真得很流畅的,机场抓捕戏又有戏剧性,又很有现场感。当然了,姚公主是很煞风景,毕竟用真的警务人员拍戏没有演技,但他们有工作体验;姚公主还是演家族宫斗剧会更有经验一些。
我为他花过钱,我有罪
我非常喜欢连夜看的明天还上班呢
不得不说咋们二公主真的很逗,在菊厂的不开心由二公主扫除👍
阿龙全场最佳,杀人不墨迹加一星
警察里只有姚安娜有破案能力🫢
现在能体会到在《狂飙》爆火前张颂文过得有多苦了,啥戏都得忍着接啊…
没看完 姚安娜加油
不是,她凭什么演女主,就因为资本吗,华为不接受35岁的员工,那我希望她35岁可以宣布退出娱乐圈,请做好表率
我滴妈,开头一句“预判了我的预判”被笑到了,整部剧像极了抖音短视频